怎样做好家长的陪伴工作呢?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陪孩子是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与从小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所以,如果你打算去陪孩子了,那就做好必要的准备,主要是孩子从小的教育问题,重视能力培养,比如自立自强,勤奋向上,积极思考问题等等,不仅重视孩子身体上的健康,更要注意孩子心理上的健康。
有的孩子生性懒惰,不懂进取。父母要制定详细的陪伴计划:
1、回家时间安排表。包括游戏,学习,娱乐各方面。
2、约法三章。如:玩游戏的时间多长;超过了将如何处理。
3、正确的语言导向。如:每天一条励志名言。
通过这些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强化孩子的生活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时“心软”让孩子做作业或生活的坏习惯钻了空子。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别是在孩子刚刚认知的初始化阶段,一定要严格执行。
展开全部
孩子做得不够好,家长是吼叫?还是引导?第一教育推出“班主任”系列,邀请沪上班主任工作室多所学校的班主任为家长们的“带娃工作”支招。
本期的话题围绕“陪伴”展开:那些高质量的陪伴,究竟是怎么做的?
作者 |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 李莹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用心陪伴。
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感到失望、沮丧、自我否定的时候,用最有质量的陪伴给予他们尊重理解,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让他们在陪伴中获取力量,调整好自身状态。
“陪伴”>“说教”
给孩子留足自己成长的空间
我的教学生活中,所面对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一个快速成长和变化的时期,学生们都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很在意他人的评价。
遇到困难、挫折,他们有的会很沮丧、否定自我;有的会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则会很敏感、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像只小刺猬一样不允许别人提及。
但不管外在表现如何,我所感受到的是孩子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其内心深处的受伤与求助。
这时候,我觉得无论是所谓的安慰、教育和指导都是苍白无力,也不是当下孩子们所需要的。我最先做的是走近他们,拍拍肩、摸摸头,微笑着给予一个拥抱说:“你现在会不会有些难过呀,这样的你,我很心疼哟,没事,我来陪你啊……”
如果孩子不想说话,就陪着他们静静的坐一下,让他们感受我的存在与陪伴;当他们想说的时候,就默默做个倾听者,等他们把情绪宣泄了,心情平复下来时,我会再陪着他们一起探讨困难、发现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解决的办法,还可以给他们一些调整情绪、培养良好心态和学习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我觉得当孩子遇到困难脆弱的那刻,他们不需要说教。
在情绪上头的那刻也不需要所谓的帮助,我们要相信孩子们有能力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而作为老师,我能给予的是时间和空间、理解和陪伴以及对他们的信任,这个过程不是技巧的施展,而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真诚以待和换位思考。
同时,我也会请孩子尝试主动与父母沟通,让家长也有机会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通过孩子和父母的有效交流相互了解,看见彼此,也可以让孩子正面了解家长对自己的具体期待,在寻求父母的帮助与支持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得到的勇气和力量更多一些,从中获得成长。
对父母而言,我也希望父母能成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给孩子恰当、有原则的爱。
遇见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孩子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只是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支持的方式不同。很多家长在那刻会感到无助和紧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什么,所以我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成为孩子关键期的最好陪伴者。
尤其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最常见的就是学习方面的挫败感,这时家长最该关注不该是学习成绩,而应该关注孩子阳光心态的养成,这才是孩子们愿意鼓起勇气,直面困难与调整的动力,是他们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高质量陪伴的“三步口诀”要记牢
那么万一孩子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先hold住情绪!不要用情绪干扰孩子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阳光,积极向上,很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家长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是不是也会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
最让孩子失望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怀疑、指责和否定。如果家长自己处在抱怨、情绪化的状态下,又怎么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正面的影响?
如果家长本身患得患失,失了平常心,孩子将直接从家长那里感受到这种不稳定、不甘落后的心态,内心会对自身的挫败特别在意,因看重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在的需求和感受。
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自己首先要hold住,要全面客观的了解孩子,直面现实,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以及自身的心态,这样才能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只有父母自身能淡定地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及挫败,才能给给与有质量的陪伴与引导。
2
不要“我觉得”和“你应该”,听听孩子怎么说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好,可困难挫折不可避免,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常会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但这时家长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站在成人角度来批评指责孩子,总觉得将孩子应该怎样,例如应该考好、应该都会、应该……但孩子恰恰很讨厌家长自以为是的应该。
如果遇见双方情绪都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争吵指责或者冷漠回避。
这时候建议家长千万不要不问原因,劈头盖脸就是责骂,而是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关注到孩子本身,少说多听,给孩子倾诉表达的机会,用真诚、实事求是的态度尝试倾听,安抚当下孩子可能沮丧、焦虑的情绪、宣泄倾诉内心的不安与自责,让孩子在平和的情境中敢于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袒露,再帮助孩子及时疏导排解、稳定情绪。
3
沟通过程很重要!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家长要用乐观、正面、温情的态度去支持鼓励孩子,当孩子的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后,再耐心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困难和挫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此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教,也不要把自身的观点强加给孩子,避免主观臆断,不轻易下结论。
家长要针对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难挫折背后的根源:是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抗压能力弱、没有情绪宣泄的出口,还是缺乏目标动力、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方法,又或者父母外界的要求高,造成努力后达不到造成的自信下降。
当了解具体原因后再有的放矢的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方法,例如可以怎样帮助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不攀比,降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把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适度放手不怕失败,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尝试的空间;
还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自我的体验历练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引导孩子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本身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有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
孩子面对的挫折和困难可能五花八门,也未必会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如果老师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有质量的陪伴,用尊重与倾听、良好的沟通、适度的放手、合理的建议,给他们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相信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愿家长都能做最好的陪伴者,给孩子支持与勇气,使他们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坦然面对、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可以从容于琐碎中,在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中不断成长,笑看风景!
本期的话题围绕“陪伴”展开:那些高质量的陪伴,究竟是怎么做的?
作者 | 上海市虹口实验学校 李莹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用心陪伴。
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感到失望、沮丧、自我否定的时候,用最有质量的陪伴给予他们尊重理解,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让他们在陪伴中获取力量,调整好自身状态。
“陪伴”>“说教”
给孩子留足自己成长的空间
我的教学生活中,所面对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青春期是一个快速成长和变化的时期,学生们都是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很在意他人的评价。
遇到困难、挫折,他们有的会很沮丧、否定自我;有的会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态度;还有的则会很敏感、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像只小刺猬一样不允许别人提及。
但不管外在表现如何,我所感受到的是孩子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其内心深处的受伤与求助。
这时候,我觉得无论是所谓的安慰、教育和指导都是苍白无力,也不是当下孩子们所需要的。我最先做的是走近他们,拍拍肩、摸摸头,微笑着给予一个拥抱说:“你现在会不会有些难过呀,这样的你,我很心疼哟,没事,我来陪你啊……”
如果孩子不想说话,就陪着他们静静的坐一下,让他们感受我的存在与陪伴;当他们想说的时候,就默默做个倾听者,等他们把情绪宣泄了,心情平复下来时,我会再陪着他们一起探讨困难、发现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解决的办法,还可以给他们一些调整情绪、培养良好心态和学习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我觉得当孩子遇到困难脆弱的那刻,他们不需要说教。
在情绪上头的那刻也不需要所谓的帮助,我们要相信孩子们有能力可以自己帮助自己。而作为老师,我能给予的是时间和空间、理解和陪伴以及对他们的信任,这个过程不是技巧的施展,而应是充满了人情味的真诚以待和换位思考。
同时,我也会请孩子尝试主动与父母沟通,让家长也有机会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难与挫折,通过孩子和父母的有效交流相互了解,看见彼此,也可以让孩子正面了解家长对自己的具体期待,在寻求父母的帮助与支持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得到的勇气和力量更多一些,从中获得成长。
对父母而言,我也希望父母能成为孩子所需要的陪伴者,给孩子恰当、有原则的爱。
遇见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孩子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只是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支持的方式不同。很多家长在那刻会感到无助和紧张,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什么,所以我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孩子,成为孩子关键期的最好陪伴者。
尤其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最常见的就是学习方面的挫败感,这时家长最该关注不该是学习成绩,而应该关注孩子阳光心态的养成,这才是孩子们愿意鼓起勇气,直面困难与调整的动力,是他们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高质量陪伴的“三步口诀”要记牢
那么万一孩子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先hold住情绪!不要用情绪干扰孩子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阳光,积极向上,很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家长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是不是也会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方式?
最让孩子失望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首先让孩子感受到的是怀疑、指责和否定。如果家长自己处在抱怨、情绪化的状态下,又怎么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正面的影响?
如果家长本身患得患失,失了平常心,孩子将直接从家长那里感受到这种不稳定、不甘落后的心态,内心会对自身的挫败特别在意,因看重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在的需求和感受。
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家长自己首先要hold住,要全面客观的了解孩子,直面现实,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以及自身的心态,这样才能避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只有父母自身能淡定地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及挫败,才能给给与有质量的陪伴与引导。
2
不要“我觉得”和“你应该”,听听孩子怎么说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好,可困难挫折不可避免,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他们常会陷入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但这时家长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站在成人角度来批评指责孩子,总觉得将孩子应该怎样,例如应该考好、应该都会、应该……但孩子恰恰很讨厌家长自以为是的应该。
如果遇见双方情绪都不好的时候,就会出现争吵指责或者冷漠回避。
这时候建议家长千万不要不问原因,劈头盖脸就是责骂,而是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关注到孩子本身,少说多听,给孩子倾诉表达的机会,用真诚、实事求是的态度尝试倾听,安抚当下孩子可能沮丧、焦虑的情绪、宣泄倾诉内心的不安与自责,让孩子在平和的情境中敢于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袒露,再帮助孩子及时疏导排解、稳定情绪。
3
沟通过程很重要!当好孩子的引路人
家长要用乐观、正面、温情的态度去支持鼓励孩子,当孩子的负面情绪有所缓解后,再耐心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困难和挫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此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说教,也不要把自身的观点强加给孩子,避免主观臆断,不轻易下结论。
家长要针对具体情况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难挫折背后的根源:是青春期情绪波动大、抗压能力弱、没有情绪宣泄的出口,还是缺乏目标动力、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方法,又或者父母外界的要求高,造成努力后达不到造成的自信下降。
当了解具体原因后再有的放矢的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方法,例如可以怎样帮助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不攀比,降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
把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适度放手不怕失败,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尝试的空间;
还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自我的体验历练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引导孩子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本身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有敢于面对挫折的勇气。
孩子面对的挫折和困难可能五花八门,也未必会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着积极向上的种子,如果老师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有质量的陪伴,用尊重与倾听、良好的沟通、适度的放手、合理的建议,给他们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相信一定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愿家长都能做最好的陪伴者,给孩子支持与勇气,使他们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坦然面对、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可以从容于琐碎中,在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中不断成长,笑看风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