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朋友会渐渐疏远呢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一直是个很戳心的问题。
从很懵懂的年纪,我结识了几位朋友,把“友谊使快乐倍增 使痛苦减半”当座右铭,到后来大家都四处散去,“各自奔前程的身影 匆匆渐行渐远”,只能把“孤独使人成长”刻在记忆里。
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来,可能很多事情我都很主动,唯独在朋友这块,一直都是很被动的。他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才慢慢察觉。或许我在这方面成熟得有点晚。
我不停地安慰自己,不停地在思考,好朋友为什么会渐渐走散呢?
可能是如下几个原因吧。分享给你,希望你生命里能多留下几个珍重的朋友,也能释怀一些错过的朋友。
(一)道不同 不相为友
小时候,成为朋友的原因很简单。可能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吧,君住村西,我住村东,想打乒乓球时,能老远地约在学校。也可能是因为家离得近,能无所不谈,干农活都能常搞在一起。因为够了解,所以够安心。
长大后,发现要成为朋友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岁月变迁,人心在变,曾经的“拖家带口来相见”只是一句后话。你的生活与他的,大不相同;你想聊的跟他想听的,已不在同一频道。
鲁迅《故乡》里记录的儿时玩伴闰土,从年纪相仿、彼此无话不说的朋友,到三十年后,两人再度相逢,鲁迅很高兴,小时候那些经历又重新涌动,可是闰土的态度却是分明的恭敬,张口叫了一声:“老爷”。那一层身份的障壁,在年纪大后反而是始终打不破的伤感。
无论我们如何不承认,不同经历造就的人生感受,已天差地别了。即使你再不愿意,也由不得自己选择了,对方悄悄地做了选择。再相见时,便是友情的终点,过去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
(二)三观不同,难以硬融
朋友之所以为朋友,是因为彼此理解,相互主动。他对你的消息保持着关注,当你有事时,也愿意耐心倾听你,看有什么能为你做的。而你,也时刻记挂着对方,常保持联系。
知乎上有位网友聊到这个问题时,表示很伤感。没有了相互主动,感觉总是自己主动在拉扯着另一方,充满了侵犯感。
还有人深入分析了这个问题。
长大了才渐渐明白,保持一生的友谊,不仅需要始终都要记挂着对方,还需要彼此的三观保持一致。
别的不说,起码朋友观要一致吧。
(三)利益驱使下,难有真朋友
《广绝交论》中有一句话:“谋而后动,毫芒寡忒,是曰量交。”意思是一个人在和你交朋友前,会先考虑权势得失,再伺机而动,这就是量交。
你有利用价值时候,他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一旦失去价值,你就是他交易的筹码。
苏轼早年间就成名京城,多次受朝廷重用,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本不重名利的苏轼,在后来朝廷的多次变故中,没有抓住机会一直处于高位,逐渐落下风。曾经的好朋友们便纷纷改换了门庭,以至于后来为了投名状,疯狂诬陷苏轼。
比如,曾经给苏轼制造“乌台诗案”的张璪,原是苏轼密友,同年进士,一起在凤翔任职过,一直对他颇为照顾。后来苏轼因反对新法,阻碍了已是权贵的张璪的仕途之路,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要置苏轼于死地。
其实,很多关系走到最后,看的都是利益,看的都是彼此的价值,相比当初,可能少了一份喜欢和真诚,多了一份理智和思考。
到了今天,道理依旧。利益之下,难有真朋友,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成熟,对方可能早就成熟了。逐渐地消失,只是一种征兆。
(四)缘散缘聚,难免是过客
相聚是缘,离散是命,能留住最好,留不住也随缘。
宫崎骏说,人生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上会途经很多站,有的人来,有的人走,即便再不舍也要学会挥手告别。
慢慢的旅程里,我们终究会成为别人的过客,拥有的都是幸运,走散才是人生常态。
庄子曾写过两条被困在干涸水塘里的鱼,只能互相依偎,吐着唾沫来保持湿润。最后,它们感悟到,不如各自回到江湖里,忘了才好。
如果你固执地追随某个朋友,反而会让朋友厌恶。毕竟,你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谁都不是谁的寄生虫,人都是靠自己的。
可能那些主动离去的朋友,估计只是想为彼此的友谊画个体面的句号吧。
(五)友谊也像零存整取的银行
把这句写在末尾,也是在告诫那些只取不存的友谊,遗憾那些在误解中失去的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友谊的真谛在于,我们知道有一天终将会失去,但还是会用尽心力去维护。
把友谊比作零存整取的银行,若我们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渡过难关时,就会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
当你任性的时候,赞同你的不一定是朋友,但反对你的人绝对是真正关心你的人。
只有死党才会毫无顾虑地教育你,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你过得好,不受任何伤害。
尽管友谊的小船可能随时会翻,但我还是祝愿你,能够一直有稳固的小船撑着。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任更重要了。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的话,麻烦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从很懵懂的年纪,我结识了几位朋友,把“友谊使快乐倍增 使痛苦减半”当座右铭,到后来大家都四处散去,“各自奔前程的身影 匆匆渐行渐远”,只能把“孤独使人成长”刻在记忆里。
说句心里话,这么多年来,可能很多事情我都很主动,唯独在朋友这块,一直都是很被动的。他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才慢慢察觉。或许我在这方面成熟得有点晚。
我不停地安慰自己,不停地在思考,好朋友为什么会渐渐走散呢?
可能是如下几个原因吧。分享给你,希望你生命里能多留下几个珍重的朋友,也能释怀一些错过的朋友。
(一)道不同 不相为友
小时候,成为朋友的原因很简单。可能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吧,君住村西,我住村东,想打乒乓球时,能老远地约在学校。也可能是因为家离得近,能无所不谈,干农活都能常搞在一起。因为够了解,所以够安心。
长大后,发现要成为朋友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岁月变迁,人心在变,曾经的“拖家带口来相见”只是一句后话。你的生活与他的,大不相同;你想聊的跟他想听的,已不在同一频道。
鲁迅《故乡》里记录的儿时玩伴闰土,从年纪相仿、彼此无话不说的朋友,到三十年后,两人再度相逢,鲁迅很高兴,小时候那些经历又重新涌动,可是闰土的态度却是分明的恭敬,张口叫了一声:“老爷”。那一层身份的障壁,在年纪大后反而是始终打不破的伤感。
无论我们如何不承认,不同经历造就的人生感受,已天差地别了。即使你再不愿意,也由不得自己选择了,对方悄悄地做了选择。再相见时,便是友情的终点,过去的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
(二)三观不同,难以硬融
朋友之所以为朋友,是因为彼此理解,相互主动。他对你的消息保持着关注,当你有事时,也愿意耐心倾听你,看有什么能为你做的。而你,也时刻记挂着对方,常保持联系。
知乎上有位网友聊到这个问题时,表示很伤感。没有了相互主动,感觉总是自己主动在拉扯着另一方,充满了侵犯感。
还有人深入分析了这个问题。
长大了才渐渐明白,保持一生的友谊,不仅需要始终都要记挂着对方,还需要彼此的三观保持一致。
别的不说,起码朋友观要一致吧。
(三)利益驱使下,难有真朋友
《广绝交论》中有一句话:“谋而后动,毫芒寡忒,是曰量交。”意思是一个人在和你交朋友前,会先考虑权势得失,再伺机而动,这就是量交。
你有利用价值时候,他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一旦失去价值,你就是他交易的筹码。
苏轼早年间就成名京城,多次受朝廷重用,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本不重名利的苏轼,在后来朝廷的多次变故中,没有抓住机会一直处于高位,逐渐落下风。曾经的好朋友们便纷纷改换了门庭,以至于后来为了投名状,疯狂诬陷苏轼。
比如,曾经给苏轼制造“乌台诗案”的张璪,原是苏轼密友,同年进士,一起在凤翔任职过,一直对他颇为照顾。后来苏轼因反对新法,阻碍了已是权贵的张璪的仕途之路,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要置苏轼于死地。
其实,很多关系走到最后,看的都是利益,看的都是彼此的价值,相比当初,可能少了一份喜欢和真诚,多了一份理智和思考。
到了今天,道理依旧。利益之下,难有真朋友,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成熟,对方可能早就成熟了。逐渐地消失,只是一种征兆。
(四)缘散缘聚,难免是过客
相聚是缘,离散是命,能留住最好,留不住也随缘。
宫崎骏说,人生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上会途经很多站,有的人来,有的人走,即便再不舍也要学会挥手告别。
慢慢的旅程里,我们终究会成为别人的过客,拥有的都是幸运,走散才是人生常态。
庄子曾写过两条被困在干涸水塘里的鱼,只能互相依偎,吐着唾沫来保持湿润。最后,它们感悟到,不如各自回到江湖里,忘了才好。
如果你固执地追随某个朋友,反而会让朋友厌恶。毕竟,你只是一厢情愿而已。谁都不是谁的寄生虫,人都是靠自己的。
可能那些主动离去的朋友,估计只是想为彼此的友谊画个体面的句号吧。
(五)友谊也像零存整取的银行
把这句写在末尾,也是在告诫那些只取不存的友谊,遗憾那些在误解中失去的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友谊的真谛在于,我们知道有一天终将会失去,但还是会用尽心力去维护。
把友谊比作零存整取的银行,若我们平时不补充情感进去,一旦需要朋友的支援渡过难关时,就会发现存单上一片空白。
当你任性的时候,赞同你的不一定是朋友,但反对你的人绝对是真正关心你的人。
只有死党才会毫无顾虑地教育你,因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你过得好,不受任何伤害。
尽管友谊的小船可能随时会翻,但我还是祝愿你,能够一直有稳固的小船撑着。没有什么东西比信任更重要了。
全文完,如果觉得不错的话,麻烦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