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炮膛的古代大炮
方形炮膛的古代大炮
有一个问题或许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那就是大炮为什么采用圆形截面的炮膛,似乎大炮就应该如此设计,历史上曾出现过多边形截面的炮膛,但那只是膛线技术发展历史上的权宜之计。事实上古代的设计师确实想过改革火炮,欧洲曾小范围的流行过方形炮膛。
方形炮膛的火炮多作为要塞武器,主要任务是进行人员杀伤,例如图中的火炮就是16世纪铸造的,炮膛口径182毫米×188毫米,虽然火炮短促,但是炮膛内可以塞进更多的铅弹和石粒,就像一把大号的霰弹枪,提高人员杀伤面积。
图中则是一款实验性的牵引式野战炮,它的炮管口径更小,为80毫米×230毫米,它被安装在轮式炮架上,可以牵引行军,不过它并非发射很多小型的散弹,而是发射3颗并排装填的3磅炮弹,设计师希望炮弹呈扇形面飞出去。
这种火炮谈不上精度,并排装填的3发炮弹受力不同,且在出膛的时候会相互干扰,没有办法预料到炮弹会往哪儿飞,除非对面呼啦啦的来一大片人,怎么打都能中。
这样的方管火炮还有很多,有些没有铭文缺少记载,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年制造的,下图这个是圣彼得堡炮兵博物馆的展品,看起来制作挺精良的。
“独角兽”是方管火炮的延伸,这种牵引火炮被证明更加成功,在俄国军队中服役了很长时间,可能从18世纪后期服役到19世纪前期。
“独角兽”也是一款牵引式铜炮,不同的是它拥有更合理的内膛设计,它的炮膛仍然是圆形,但在炮口位置则成了扁平的喇叭口,和今天霰弹枪使用的喉缩是一样的原理。
这款火炮最大的优点就是它既能发射霰弹,通过喉缩来增强水平面杀伤力,也能装填单独的铅弹,发挥常规火炮的打击能力,这种多功能火炮自然得到军方的喜爱。
方形炮膛火炮曾影响了欧洲很多国家,图中是一门位于哥本哈根博物馆的火炮,铸造于18世纪。总的来看方形炮膛火炮就是一种技术妥协,在火炮无法兼顾独立弹丸和散弹打击的情况下,将功能进行细分,于是便有了这种独特的设计,随着后来工业化的发展,冶金、金属加工技术不断提升,人们已经能够只用一种结构满足两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