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指的是
“成吉思汗”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占领全世界的汗国,也指他后来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的丰功伟绩。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着名军事统帅。成吉思汗是他的称号,他的真名叫铁木真,意为“钢铁”,姓孛儿只斤,蒙古乞颜氏。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个在国内外史学界、政治界乃至平民百姓中很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以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这位伟大人物,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言与论着。
蒙古骑兵向来所向披靡,百战百胜,攻城略地,少有败绩。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征服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
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
成吉思汗为何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区,并且攻必取,战必胜呢?西方史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别人更精良而且更适合于实战使用;成吉思汗兵制比较完善,军纪严明;将领多巧于计谋,擅长兵法和战略。”
《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34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所以,蒙古骑兵打起仗来非常勇猛,快速灵活,当然所向披靡,无可匹敌。
蒙古骑兵都是当时训练得最好的士兵。他们从小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严厉的学校,进行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他们成为具有坚忍的耐力和毅力的老兵,具有驾驭马匹和使用武器的惊人本领。
他们很能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他们体格强壮,只要一点点或者根本不需要医疗条件,就能保持健康,适应战斗的需要。
各单位的指挥官都是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在战场上英勇的表现选出的。他们对自己的部队拥有绝对的权威,同时受其上级同样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随时服从命令是他们的天职,人人都能严守不怠,纪律已形成制度,这在中世纪时期的其他军事组织是不可能有的。
在作战原则和战法上,成吉思汗部队的机动性从没有其他的地面军队能与之匹敌。13世纪,欧亚等国的军队多以步兵和重骑兵为主,而蒙古军队却是清一色的轻骑兵。
轻骑兵具有突击力强、灵活多变的特点,适合远程奔袭。重骑兵防护性能好,机动性差,适合阵前对抗。所以,蒙古军的轻骑兵,恰如“二战”中机械化部队,它常以绝对的军事优势,迫敌解除武装。
这就使成吉思汗时代所营造的战场,完全是一种飓风式战场。如果把它与“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作对比,就会发现在成吉思汗指挥的战争中有与德国“闪击战”相似的内容。
当时欧洲人对成吉思汗子孙的惧怕,从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并不清楚蒙古人为什么不可阻挡,有人甚至把蒙古军后来因窝阔台去世而退兵之举,归结于他们教皇和皇帝的英明。
后来法国的拿破仑对此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蒙古军西征,不是亚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动,而是有严密军事组织和深思熟虑的指挥。由于他们比对手更快因而才能所向无敌。
成吉思汗指蒙古帝国建立者孛儿只斤·铁木真。
成吉思汗的介绍如下: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为其尊号,意思是“拥有海洋四方”,他是世界史上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
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
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
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
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
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