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面结构一般分为三层
路面结构层次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层。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他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2.基层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把由面层传下来的应力扩散到垫层或土基,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应具有足够的水稳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增大,从而导致面层损坏,基层表面还应具有较高的平整度,以保证面层的平整度及层间结合。
基层有时选用两层,其下面一层称作底基层。对底基层材料的要求可低于上基层。设置的目的在于分担承重作用以减薄上基层厚度并充分利用当地材料。
3.垫层
垫层是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的层次,通常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和土基水温状况不良时设置。其主要作用是:为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消除由于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冰冻、湿软等不利影响;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