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近百年自由竞争的历史。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封建道德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束缚相对松弛,各路诸侯凭借自己实力争相称霸,那些出身比较低微、和平时期难有出头之日的人物凭借自己的才智武勇纷纷显露头角。战乱给人民造成灾难,战乱也给智能之士提供了大展宏才的机会。三国时期的人物除了黄巾军首领外,都属统治集团营垒,这些封建军阀在一些具体事件上有仁暴善恶之分,在总体上却无根本区别,很难公正准确地对他们的道德进行优劣评价,或从政治上作进步与反动的判定。但从社会竞争的角度分析他们各自的生活历程以及他们如何成为竞争中的强者,则是符合作品客观描写的,也是符合作品主题的。
《三国演义》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作者从社会竞争的角度写了400多个人物,但重点写了三个人物: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是三国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三国演义》中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之前,曹操兴兵剿黄巾、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是他的全盛期。56回大宴铜雀台时他表白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败则国家倾危”,这些话并非全是自我吹嘘,他在削平群雄中不愧强者的称号。
汉末皇帝虽多腐朽无能,但却是封建正统的代表,谁要想推翻他,难免成为众矢之的;但谁要真心维护他,就可能变成历史的罪人。曹操对东汉王朝的态度,大体经历了尊天子、保天子、挟天子这样几个阶段。曹操没有废掉汉献帝,而是威令自专,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如果曹操像诸葛亮、姜维对待阿斗那样对待献帝,他就不可能统一北方。
曹操具有主动进攻性格和卓尔不群的强者风范。他在与群雄周旋中主动出击,虽吃了不少败仗,但因他败而不馁,终于削平群雄。他杀吕伯奢,编造梦中杀人的神话,借王�头以安军心,削发代首等作为,也是他身处乱世,为防不测,不应该如此,但又不能不如此的举动,是他以攻为守的主动进攻性格使然。他不但喜爱武将,也珍惜文才;不但喜爱本营垒的人才,也喜爱敌对营垒的人才;不但喜爱可以为我所用的人才,也喜爱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他讨厌徒有虚名的弥衡,反感只有小聪明的杨修,不容有才无德的吕布等等。他敢作非常之事以建非常之功,也能审时度势,不为不可为之事,该放弃的就放弃。赤壁之败后他不再主动夺取江南,汉中失利后不再进攻刘备,做皇帝时机不成熟决不当皇帝等等,正是这些确立了他竞争中的强者的地位。
正当曹操平定北方,所向无敌,欲图刘备时,他的竞争对手诸葛亮出场了。火烧博望、新野,对诸葛亮来说还是小试锋芒,而对曹操来说,也没有造成大的损伤,但孙刘联合共拒曹操的赤壁之战,却大大地挫伤了曹操的锐气。赤壁之战虽然是周瑜指挥的,但却是诸葛亮促成的。后来曹操在与孔明争夺汉中时,被诸葛亮折腾得昼夜不宁,不是中埋伏,就是被围追,连吃败仗,狼狈而归,这才彻底领教了“诸葛匹夫”的厉害。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继曹操之后的又一位竞争中的强者。诸葛亮在与曹操交战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心理战,抓住曹操多疑心理设谋定计,“以疑兵胜之”。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决不对曹主动进攻,以打防御战为主,进攻也只是防御中的进攻。这使以打主动进攻战见长的曹操大吃其苦。
刘备集团几次危机关头,都是诸葛亮转危为安。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紧追不舍,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处境垂危;第二次是曹操平定汉中(东川)之后,西川百姓为之震惊,以为曹操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第三次是刘备死后,刘禅即位,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其势甚危;第四次是五路兵退后,南蛮骚扰;第五次是南征之后,表面上看蜀汉政权暂时没有什么危机了,但当时的形势不是汉亡,就是魏灭,不可能长期并存,蜀汉在刘备彝陵之败后元气大伤,加之战将频亡,“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第六次是孔明早逝,使蜀汉又一次处于危机之时。这六次危机都是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谨慎和智谋转危为安。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政权,就没有三国,诸葛亮是三国鼎立中的强者。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一生的转折点,他遇到了另一位强者——司马懿。
诸葛亮初次北伐,因为司马懿被曹睿罢归田里,夺三郡,败曹真,折羌兵,投祁山,加之孟达暗中通蜀,欲献金城、新城、上庸三城反魏,形势一派大好。一旦司马懿重新被起用,形势逆转,孔明弃三城,失街亭,退汉中,由胜转败,由攻转守。后来几次北伐双方均有胜负,但诸葛亮以最终失败而告终。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秘密只是“坚守不出,不战而胜”八个字而已。
司马懿是个能屈能伸,伸中有屈,屈中求伸的人,是个能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对策的人。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时,出谋划策,主动巧妙地制造和利用吴蜀矛盾,使吴蜀两败俱伤,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相形之下,曹操那种动辄诉诸武力的先发制人的办法,不如司马懿巧妙。但司马懿深知曹操是个多谋善断的人,不因自己的意见一次未被采纳就斤斤计较,而是一有机会就积极献计献策,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临死以后事相托。
曹丕时期的司马懿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机变才能。曹丕急于称帝:称帝之后不顾主客观条件,又急于当大中国皇帝。司马懿知道此人急于事功,反对不如迎合,他为曹丕出了一些主意,均无实效,但因迎合了曹丕的心思而受到重用。曹丕死时也亦如其父,以子曹睿重托司马懿。
司马懿在曹睿手中经过了被封、遭贬、复用、提拔几部曲。曹睿多疑;大都督曹真喜欢争功,又是曹家枝叶,两人都不好应付。重新被用后,司马懿注意两头讨好,对曹睿尽量不离其左右,既去其疑,又防人谗;对在抗蜀一线的曹真,只出主意不出兵,给了曹真面子,也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还赢得曹睿对其智谋的赞赏。在曹真病危时;司马懿终于拿到了总兵将印,曹睿也只有靠他抗蜀。曹睿死前希望司马懿像孔明辅佐刘禅一样辅佐其子曹芳,但又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揽朝政,这就为懿、爽争权埋下祸根。但爽毕竟不是懿的对手,司马懿趁曹芳年幼,用欲擒故纵之法除掉曹爽,被曹芳封为丞相,加九锡,父子三人同领国事。为子孙代魏称帝扫清了道路。
《三国演义》中,曹操、诸葛亮、司马懿三人像接力队员跑完了三国的大部分路程,此后的天下归一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国演义》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作者从社会竞争的角度写了400多个人物,但重点写了三个人物: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是三国这段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的强者。《三国演义》中39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之前,曹操兴兵剿黄巾、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是他的全盛期。56回大宴铜雀台时他表白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孤败则国家倾危”,这些话并非全是自我吹嘘,他在削平群雄中不愧强者的称号。
汉末皇帝虽多腐朽无能,但却是封建正统的代表,谁要想推翻他,难免成为众矢之的;但谁要真心维护他,就可能变成历史的罪人。曹操对东汉王朝的态度,大体经历了尊天子、保天子、挟天子这样几个阶段。曹操没有废掉汉献帝,而是威令自专,不失为一种高明之举。如果曹操像诸葛亮、姜维对待阿斗那样对待献帝,他就不可能统一北方。
曹操具有主动进攻性格和卓尔不群的强者风范。他在与群雄周旋中主动出击,虽吃了不少败仗,但因他败而不馁,终于削平群雄。他杀吕伯奢,编造梦中杀人的神话,借王�头以安军心,削发代首等作为,也是他身处乱世,为防不测,不应该如此,但又不能不如此的举动,是他以攻为守的主动进攻性格使然。他不但喜爱武将,也珍惜文才;不但喜爱本营垒的人才,也喜爱敌对营垒的人才;不但喜爱可以为我所用的人才,也喜爱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他讨厌徒有虚名的弥衡,反感只有小聪明的杨修,不容有才无德的吕布等等。他敢作非常之事以建非常之功,也能审时度势,不为不可为之事,该放弃的就放弃。赤壁之败后他不再主动夺取江南,汉中失利后不再进攻刘备,做皇帝时机不成熟决不当皇帝等等,正是这些确立了他竞争中的强者的地位。
正当曹操平定北方,所向无敌,欲图刘备时,他的竞争对手诸葛亮出场了。火烧博望、新野,对诸葛亮来说还是小试锋芒,而对曹操来说,也没有造成大的损伤,但孙刘联合共拒曹操的赤壁之战,却大大地挫伤了曹操的锐气。赤壁之战虽然是周瑜指挥的,但却是诸葛亮促成的。后来曹操在与孔明争夺汉中时,被诸葛亮折腾得昼夜不宁,不是中埋伏,就是被围追,连吃败仗,狼狈而归,这才彻底领教了“诸葛匹夫”的厉害。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继曹操之后的又一位竞争中的强者。诸葛亮在与曹操交战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心理战,抓住曹操多疑心理设谋定计,“以疑兵胜之”。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决不对曹主动进攻,以打防御战为主,进攻也只是防御中的进攻。这使以打主动进攻战见长的曹操大吃其苦。
刘备集团几次危机关头,都是诸葛亮转危为安。第一次是赤壁之战前夕,曹操紧追不舍,刘备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处境垂危;第二次是曹操平定汉中(东川)之后,西川百姓为之震惊,以为曹操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第三次是刘备死后,刘禅即位,魏调五路大军来取西川,其势甚危;第四次是五路兵退后,南蛮骚扰;第五次是南征之后,表面上看蜀汉政权暂时没有什么危机了,但当时的形势不是汉亡,就是魏灭,不可能长期并存,蜀汉在刘备彝陵之败后元气大伤,加之战将频亡,“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第六次是孔明早逝,使蜀汉又一次处于危机之时。这六次危机都是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谨慎和智谋转危为安。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政权,就没有三国,诸葛亮是三国鼎立中的强者。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一生的转折点,他遇到了另一位强者——司马懿。
诸葛亮初次北伐,因为司马懿被曹睿罢归田里,夺三郡,败曹真,折羌兵,投祁山,加之孟达暗中通蜀,欲献金城、新城、上庸三城反魏,形势一派大好。一旦司马懿重新被起用,形势逆转,孔明弃三城,失街亭,退汉中,由胜转败,由攻转守。后来几次北伐双方均有胜负,但诸葛亮以最终失败而告终。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秘密只是“坚守不出,不战而胜”八个字而已。
司马懿是个能屈能伸,伸中有屈,屈中求伸的人,是个能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对策的人。在曹操手下任主簿时,出谋划策,主动巧妙地制造和利用吴蜀矛盾,使吴蜀两败俱伤,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相形之下,曹操那种动辄诉诸武力的先发制人的办法,不如司马懿巧妙。但司马懿深知曹操是个多谋善断的人,不因自己的意见一次未被采纳就斤斤计较,而是一有机会就积极献计献策,赢得了曹操的信任,临死以后事相托。
曹丕时期的司马懿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机变才能。曹丕急于称帝:称帝之后不顾主客观条件,又急于当大中国皇帝。司马懿知道此人急于事功,反对不如迎合,他为曹丕出了一些主意,均无实效,但因迎合了曹丕的心思而受到重用。曹丕死时也亦如其父,以子曹睿重托司马懿。
司马懿在曹睿手中经过了被封、遭贬、复用、提拔几部曲。曹睿多疑;大都督曹真喜欢争功,又是曹家枝叶,两人都不好应付。重新被用后,司马懿注意两头讨好,对曹睿尽量不离其左右,既去其疑,又防人谗;对在抗蜀一线的曹真,只出主意不出兵,给了曹真面子,也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还赢得曹睿对其智谋的赞赏。在曹真病危时;司马懿终于拿到了总兵将印,曹睿也只有靠他抗蜀。曹睿死前希望司马懿像孔明辅佐刘禅一样辅佐其子曹芳,但又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揽朝政,这就为懿、爽争权埋下祸根。但爽毕竟不是懿的对手,司马懿趁曹芳年幼,用欲擒故纵之法除掉曹爽,被曹芳封为丞相,加九锡,父子三人同领国事。为子孙代魏称帝扫清了道路。
《三国演义》中,曹操、诸葛亮、司马懿三人像接力队员跑完了三国的大部分路程,此后的天下归一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2006-08-16
展开全部
回顾历史,感叹乱世出英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打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