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作者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宾逊完全是个新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孙”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一部具有讽刺意义,而另一部则是游记。
《鲁宾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赛尔科克的苏格兰水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岛上,四年后当他被救回英国时已成了一个野人。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宾逊完全是个新人。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赛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宾孙”成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形象。他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本书成书于1719年左右,在作者快年届60时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传记体小说,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一部具有讽刺意义,而另一部则是游记。
展开全部
3)《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它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的道理确是:现在的我们就象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受过人生真正的挫折,只有经历过磨难,才能成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2)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只要我们像鲁滨孙一样,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缩,有他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么事情我们不会成功呢?
2)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只要我们像鲁滨孙一样,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缩,有他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在绝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么事情我们不会成功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鲁滨逊的是写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后 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 制造出基本的生活用品 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制造出美味的食品和舒适的衣服 用具 又是如何 脱离孤独的 这是为了体现现代文明 的优点
而格列佛游记是写作者游历了小人国 大人国 飞岛国 慧骃国 的经历
文中大部分是影射当时的英国政府 如小人国中用绳技来决定官员的任职,是讽刺当时英国政府的腐败 大人国的国君对格列夫嘴中所谓的英国文明 很不认同 是从另一方面更加严厉的讽刺 所以说 这是一部否定了所谓的英国文明的作品 是引起人们深思的伟大作品
而格列佛游记是写作者游历了小人国 大人国 飞岛国 慧骃国 的经历
文中大部分是影射当时的英国政府 如小人国中用绳技来决定官员的任职,是讽刺当时英国政府的腐败 大人国的国君对格列夫嘴中所谓的英国文明 很不认同 是从另一方面更加严厉的讽刺 所以说 这是一部否定了所谓的英国文明的作品 是引起人们深思的伟大作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遭遇不同 出身不同 表达方式不同 《鲁宾逊漂流记》是现实生活的 , 而《格列佛游记》是虚幻的,是富有童话色彩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09-08-24
展开全部
一部具有讽刺意义,而另一部则是游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