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文及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文及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原文及赏析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1ad44f7c5ab
2009-08-21 · TA获得超过10.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20%
帮助的人:8203万
展开全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题本身就很有趣。茅屋为秋风所破,为什么还要“歌诗一首”?是什么牵动了诗人的诗情呢?
诗以描述开篇,完全是写实的手法。先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战绩”;再写自己无可奈何的情状,面对这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高飞的挂在了树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诗人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时,理想战胜了现实,意志战胜了叹息。虽然他现在缺少“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现这样的房屋,能够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呢?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避却今日萧萧8830
2012-03-18 · TA获得超过6.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8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07万
展开全部
赏析:“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 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lj0808
推荐于2017-10-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赏析:“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 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再看看赏析,文章自然就来了.

【诗文赏析】

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成都的八月并不冷,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又旧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词约义丰,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而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又回到 “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现实,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 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 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激情和希望,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ufu1212
高粉答主

2009-08-2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万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1亿
展开全部
赏析:“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去,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有人为杜甫草堂写了一副楹联,(板书)“十年幕府悲秦日,一卷唐诗补蜀风”。道出了诗人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个人际遇和目的。“十年幕府悲秦日”概括了诗人747年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安史之乱的暴发,致使他不愿再作一筹莫展的华州司功参军的官儿,因而于759年,弃官西行,带着家小,离开了饥民遍野的关中,经陕西、甘肃逃到四川成都。“十年幕府悲秦日”正是诗人对十年幕府生活中看到朝廷昏庸,国家混乱,民生疾苦而疾首痛心,哀惋叹息的总结;“一卷唐诗补蜀风”指出诗人希冀用一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胸臆,企求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来实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自我牺牲的精神,实现当初赴长安“再使风俗淳”的抱负。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 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再看看赏析,文章自然就来了.

【诗文赏析】

肃宗上元元年 (760),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总算有了栖身之所。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全诗分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 “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 响宏大,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卷我屋上三重茅” 富有动作性和感情色彩。“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一个接一个的动态组成一幅幅图画,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诗人眼巴巴地望着狂风把屋上的茅草一层 又一层地“卷”走,有的“挂罥长林梢”,有的“飘转沉塘坳”,已无法收回。 而能够收回的,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极深刻,也极 沉痛。“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归来”,补写初闻风声,诗人即拄杖出门, 直至大风破屋,茅草丢失,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屋内。“自叹息”的“自”字尤 沉痛。如此不幸,却无人同情和帮助,只有“自”叹“自”嗟。世风之浇薄,意在言外。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宛然在目,而又今中含昔、小中见 大。成都的八月并不冷,然而“床头屋漏无干处”,布衾又旧又破,就感到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词约义丰,概括了长期以来的贫 困生活。而这贫困,又与国家的丧乱有关。“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 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 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 残破不堪的国家; 一收,又回到 “长夜沾湿”,布衾似铁的现实,水到渠成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第四节以表现理想和希望的“安得”二字领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 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欢 颜”、“安如山”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 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温何由彻”的痛苦 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激情和希望,咏歌之不足, 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 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