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水,地球会是什么形状的?

最好能有模拟图片.... 最好能有模拟图片. 展开
 我来答
横眉冷竖大拇指
推荐于2017-09-07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横眉冷竖大拇指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采纳数:16 获赞数:1552
就读于安阳师范学院至今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地球如果没有水还是椭圆形,梨型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在下面第五段有论述
思路分析:
1、物体在宇宙中的移动始终会受到各种引力的影响,所以他们既公转又自转,而自转的离心力将他们塑造成球形
2、似乎和物体的张力有关系,就好像一滴水在真空状态下会呈现出球形一样……
地球是很早以前在太阳系中的岩石相互碰撞、形成各个行星时诞生的.地球从形成之初直至现在,主要是由液态岩石构成的.在引力极小的太空,液态物质将自动形成球形.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用水、果汁和液态金属等物质做的实验已证明了这一点.地球是与太阳有相当遥远距离的巨大的液态球体,它在太空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圆形.小行星以及诸如火星的卫星等小型星体由于自身的引力非常弱,一旦在它们形成固态星体以后无法使自己形成圆形.地球由于体积大,它的引力足以使自己形成圆形.如果没有地震板块运动使山峰增高,引力作用会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圆.
当宇宙形成之初.许多重金属类聚集.而形成了地核.进而吸引灰尘等非重金属物质 但地球位什么是`椭`圆形就跟圆的特性及自转有关. 当地球的核心达一定的重量时.引力便会对外表造成雕硕力.因为凹陷处.接近质量较重的金属地心. 而凸起处的引力.因为有地壳的厚度.而引力较弱.(较凹陷处的引力之下.吸引不了岩浆) 而且因为地心的金属物质在初期几乎都会放射出核能.巨大热量使地球变为液态.此种作用力更强烈.使得岩浆由凸起处填向凹处.也使得各处地壳距地心的距离大致相同.(圆表面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同) 而当地球有质心时.便已经会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地球的赤道略粗于经圈.也就是使地球非完整的圆形.而是椭圆
近来,许多网站(包括科技网站)乃至网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案以及电视媒体都说地球是“梨形”.其影响之广泛,不仅已在科技文化界造成误解,还会贻误青少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郗钦文呼吁——莫将地球化“地梨”.
“梨形地球”,一个美丽的误会
今年4月,郗钦文发现“梨形地球”的说法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大有弄假成真的趋势.地球形状是指地球的外形轮廓.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从事了几十年固体潮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研究的郗钦文再清楚不过了——接近地球真实形状的大地水准面(Geoid)是一个不规则、有起伏的物理曲面,因此,人们选用最接近于大地水准面的规则数学曲面——旋转椭球体来表示地球形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郗钦文认为不能让“梨形地球”的美丽误会以讹传讹、广为流传,必须阐明科学事实.
近年来,重力测量技术取得飞速进展,主要标志是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特别是卫星跟踪卫星(SST)技术的发展.欧美CHAMP、GRACE卫星已经发射.从卫星重力探测所测定的大地位系数可以得到计算重力异常以及大地水准面起伏的数学表达式,它们构成了地球模型的一部分.
在GRACE卫星重力资料中,有一张似乎是“梨形地球”的彩图,但该图的下方标有一段文字,明确指出“这是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剔除地球扁率并放大1000倍的三维透视图”.很明显,是有意夸大了大地水准面起伏的结果.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自转,其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个21千米与赤道半径的比值就是上述标注中提到的“地球扁率”(约为1/298.256),它决定了地球这个旋转椭球体的扁平程度.卫星重力学研究中,可以用大地位系数来表示影响地球形状的因素,大地位系数分很多阶和级,各阶影响因素全部叠加在一起共同确定了地球的形状.在大地位系数中,三阶系数的影响确实呈现出类似“梨形”的样子,然而,该阶系数在数值上大约只是二阶系数的1/500——这里的二阶系数就是属于扁率部分,是对地球形状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各阶扰动的影响,毕竟不能改变地球形状近似于旋转椭球体的科学事实.所以,不能理解为地球是“梨形”或“越来越接近梨形”;所以,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主次颠倒.
东莞市润德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9-10-26 广告
因为地球上有空气,关于地球上水的形成, 有30多种说法, 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类: 一类是原生说, 另一类是外来说。原生说认为, 宇宙的尘埃云凝聚成地球, 随着地球快速的自转, 含在熔融状态的原始物质里的水分便向地表移动, 最终逐渐释放出来; ...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东莞市润德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HAPPY皇子
2006-08-23 · TA获得超过6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地球还应该是:地球像一个倒放着的大鸭梨。其实地球确切地说,是个三轴椭球体。

太阳是球体,月亮是球体,没有人怀疑,因为大家都确确实实地遥望到了。可是人们生活在大地上,在宇宙航行以前,不能像观察太阳和月亮那样去眺望地球。地球比起人类的视野又是如此地广大,人们伫立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眼界所能达到的一小部分,就是四周被地平线所限制约以4.6公里为半径范围内的一块平地——视地平,因而对地球的形状产生过种种从直觉出发的推测。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就是把地球看作扁平状,把天空看作罩在地面上的圆罩子。古俄罗斯人想象大地是驮在三条鲸鱼背上的盘子,这三条鲸鱼又是浮游在海洋上的。再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是一个隆起的圆盾,由三条大象扛着,这三条大象站在龟背上,而这个龟又是浮游在广阔海洋之中的。这些都是人类对地球的最原始的认识。

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毕达哥拉斯从哲学观点出发,认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状,因而提出地球为球状的臆测。公元前三百年,亚里斯多德看到月食时地球投到月亮上的影子是弧形等现象,提出了地球为球状的科学证据。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但这一见解当时却很少人接受。直到公元1522年麦哲伦及其伙伴完成绕地球一周之后,人们才确立了地球为球体的概念。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地球看作是正球形体,通过科学实践,对这一看法才获得进一步的修订、提高。1672年,天文学家里奇比从巴黎(49°N )带了一只钟到南美洲的圭亚那(5°N),发现这只钟每天慢了二分二十八秒,带回巴黎后又恢复正常。以后在其它地方作类似的观察,也有类似的结果。这表明从极地向赤道移动,钟摆的摆动速度变慢,或者说是摆的振动周期变长了。经过物理学的推测,地球不是一个正圆球体,而是两极略扁赤道凸出的旋转球体。

所谓旋转椭球体,是由经线圈绕地轴回转而成的。所有经线圈都是相等的椭圆,而赤道和所有纬线圈都是正圆。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的旋转椭球体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称为参考椭球体。十九世纪,经过精密的重力测量和大地测量,进一步发现赤道也并非正圆,而是一个椭圆,直径的长短也有差异。这样,从地心到地表就有三根不等长的轴,所以测量学上又用三轴椭球体来表示地球的形状。

此后,又发现地球的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南极较北极离地心要近一些,在北极凸出18.9米,在南极凹进25.8米;又在北纬45˚地区凹陷,在南纬45˚隆起。这一形状和参考椭球体对比,地球又有点像梨子的样子,于是测量学中又出现“梨形地球”这一名称。总之地球的形状很不规则,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示。更确切地说,地球具有独特的地球形体。从宇宙空间观看地球,它既不像梨,也不象橘子或鸡蛋,倒像一个滚圆的球。人们利用宇宙飞船和同步卫星在36,000公里高空的实际观测,已把地球的真面貌拍摄下来了。可以看到,在这个小行星上,辽阔的海洋呈蔚蓝色,突出在水体上呈褐色的是陆地,青葱翠绿的是地面上的植被,还有萦绕在上空不断变化着的白云。

从上面可以看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正圆球体、旋转椭球体、三轴椭球体以及地球形体等,对于地球的真实形状而言,可以说都是近似的。反过来,人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加以不同程度的简化。例如在制造地球仪或绘制全球性地图时,就必须把地球当作正圆球体来看待;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有必须把地球作为有规则的参考椭球体来处理;而在发射人造天体及其轨道计算时,则需要把赤道的扁率以及各地对参考椭球体的偏离更精确地计算进去。

因此,地球的形状不能用某种几何形状来表示,严格地说应称它为地球形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接过雷锋的AK
2006-08-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整体看上去还是圆的,跟现在看到的差不多,因为海的深度一般是几千米吧,在庞大的地球上看来,应该只是个浅浅的大坑.
但没有了水地球会是一片死灰枯黄的样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飞飞告诉你
2006-08-19 · TA获得超过3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核桃形的 小时侯的脑筋急转弯的答案
觉得还是有道理的 因为没水了 就是凹凸不平的形状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ngxing14
2006-08-18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5万
展开全部
本人认为地球已经不是圆的了 因为没了水 地球上的江河湖已经变成了一个个大坑的了 没水了嘛 上面不会再有生命的了 水是万物生存的首要条件.

----憩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