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乐山师范学院怎么样?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乐山师范学院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地处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所在地——乐山市,与四川省会成都有高速公路相连,仅百余公里。学校位于乐山市城区大渡河畔,东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西与峨眉山遥遥相接,校园依山傍水,树木葱郁,环境优美,是求学与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48人,客座和兼职教授34人,博士、硕士20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学院汉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化学、数学、马克思主义(含哲学)、工商管理等六个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有10名教授与四川大学、中科院、西南师大、川师大、成都理工大、西华师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常年聘有外籍教师近10名,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学校系科设置较全,设有中文系、外语系、政法系、数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环境与生命科学系、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美术系、音乐系、教育系等教学系(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学校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现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等29个师范专业,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对外汉语、日语等22个非师范专业。我校共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0门,其中,《旅游资源与规划开发》、《物理化学实验》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学校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584人; 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6000人。200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校现有土地995亩,二期规划建设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近277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75万元,图书馆藏书近63万册。教学实验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建有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各类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4间,师生自由上网点21个,有教学用计算机近3000台,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众多领域。
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上规模、上质量、创特色”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已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100余项;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旅游研究、世界遗产保护、贝类形态解剖学研究、水稻分子生物研究、胶束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研究特色;在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等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学校建立了世界遗产保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还建立了四川省高校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拥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与《基础教育论坛》等刊物。
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四项。2001年,学校教学成果《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项, 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2004年,我校学生获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光荣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1-2003年,学校连续三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光荣称号。2003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还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再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05年,在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校取得了优秀组织奖和3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纪念奖的好成绩。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公布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在全国487所一般大学中,我校排在284位,其中教学水平位居161名,在四川省排名第10位。在全国90师范院校中名列第41位,在西部1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二。
学校以教师教育为本、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四川,面向西部,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区域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抓住三大建设即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全面、有教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高数素质人才。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6500余名合格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先后有百余名学生考上研究生。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0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全日制学生万人以上、本专科并存本科为主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研究生教育、教育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显著的教学型大学;到2020年把学校发展成为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等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办学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和相当影响的地方综合性院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148人,客座和兼职教授34人,博士、硕士20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学院汉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化学、数学、马克思主义(含哲学)、工商管理等六个学科已取得了副教授评议权。有10名教授与四川大学、中科院、西南师大、川师大、成都理工大、西华师大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常年聘有外籍教师近10名,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学校系科设置较全,设有中文系、外语系、政法系、数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环境与生命科学系、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美术系、音乐系、教育系等教学系(院)和成人教育学院。学校已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专业设置齐全,现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等29个师范专业,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对外汉语、日语等22个非师范专业。我校共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0门,其中,《旅游资源与规划开发》、《物理化学实验》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学校面向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584人; 各类成人教育学生近6000人。2001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正式招收外国留学生。
学校现有土地995亩,二期规划建设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近27700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75万元,图书馆藏书近63万册。教学实验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建有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千兆校园计算机网络,各类多媒体计算机教室34间,师生自由上网点21个,有教学用计算机近3000台,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众多领域。
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上规模、上质量、创特色”的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和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已获省、部、市级科研奖励100余项;在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旅游研究、世界遗产保护、贝类形态解剖学研究、水稻分子生物研究、胶束催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研究特色;在中药材种植新技术等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学校建立了世界遗产保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还建立了四川省高校第一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拥有《乐山师范学院学报》、《郭沫若学刊》与《基础教育论坛》等刊物。
学校连续四届荣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共四项。2001年,学校教学成果《普及现代教育技术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4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项, 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2004年,我校学生获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光荣称号,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1-2003年,学校连续三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光荣称号。2003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还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先进单位”。2005年我校再次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05年,在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校取得了优秀组织奖和3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纪念奖的好成绩。中国青年报2004年9月公布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在全国487所一般大学中,我校排在284位,其中教学水平位居161名,在四川省排名第10位。在全国90师范院校中名列第41位,在西部17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位列第二。
学校以教师教育为本、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非教师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立足四川,面向西部,培养基础宽厚、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教育师资和区域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抓住三大建设即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全面、有教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高数素质人才。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6500余名合格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02年以来,先后有百余名学生考上研究生。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00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教师教育为主、全日制学生万人以上、本专科并存本科为主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到201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研究生教育、教育学科特色和地方特色显著的教学型大学;到2020年把学校发展成为涵盖文、理、工、教、经、管、法等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办学实力较强、办学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和相当影响的地方综合性院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