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较短的讲一下每一个三国演义中的大事体现出什么人物的人物的什么精神跪求偶是新手积分都给了各位帮帮忙!!!!!!!!!!!!!!!!!!!!!!!!!!!!!!!!!!!!!...
较短的讲一下 每一个三国演义中的大事
体现出什么 人物的
人物的什么精神
跪求 偶是新手 积分都给了
各位 帮帮忙 !!!!!!!!!!!!!!!!!!!!!!!!!!!!!!!!!!!!!!!!!!!!!!!!!!!!!!!!!!!!!!!!!!!!!!!!!!!!!!!!!急 展开
体现出什么 人物的
人物的什么精神
跪求 偶是新手 积分都给了
各位 帮帮忙 !!!!!!!!!!!!!!!!!!!!!!!!!!!!!!!!!!!!!!!!!!!!!!!!!!!!!!!!!!!!!!!!!!!!!!!!!!!!!!!!!急 展开
展开全部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揭示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的特殊关系,请简述“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怀有一腔报国安邦的热血,他们在涿郡相遇,意气相投,三人决定结为异姓兄弟,于是他们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拜,自此之后三人便如亲兄弟一般。
2.“怒鞭督邮”第一次表现了张飞的个性特点,张飞为何鞭打督邮,请简述之。
督邮奉上面的命令来到安喜县,向刘备索要贿赂,刘备不给,督邮逼迫县吏诬陷刘备,张飞闻知大怒,冲进县衙,将督邮拖出,缚于马桩之上,鞭打督邮。
3.诸侯争霸战中,“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开篇一次精彩的战斗,请简述这一故事。
吕布是董卓部下的一员猛将,骁勇无敌,十八路诸侯部下的众将相继败阵,这时张飞冲出阵来,和吕布交锋,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关羽便前往助阵,两人夹攻吕布,却还是无法击败吕布,于是刘备出阵,三人围攻吕布,在三人的围攻之下,吕布终于败北。
4.董卓之乱中,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终使董卓,吕布反目,请简述“连环计”的具体内容。
王允先答应将美女貂蝉献给吕布,又将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手刃了董卓。
5.“陶恭祖三让徐州”使《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智谋故事,陶谦为何让徐州,结局如何,请简述之。
陶谦因见刘备是仁德之人,决定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执意不要,于是陶谦让刘备暂时在小沛屯兵。后来陶谦病危,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陶谦病死以后,刘备终于接管了徐州。
但事实上似乎不像演义那么简单:因为曹操当时对于徐州志在必得,这对于陶谦必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执意要把徐州让给刘备,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刘备的推让,自然也是不愿使自己立于险境之中。<<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怀有一腔报国安邦的热血,他们在涿郡相遇,意气相投,三人决定结为异姓兄弟,于是他们在张飞庄后的桃园里结拜,自此之后三人便如亲兄弟一般。
2.“怒鞭督邮”第一次表现了张飞的个性特点,张飞为何鞭打督邮,请简述之。
督邮奉上面的命令来到安喜县,向刘备索要贿赂,刘备不给,督邮逼迫县吏诬陷刘备,张飞闻知大怒,冲进县衙,将督邮拖出,缚于马桩之上,鞭打督邮。
3.诸侯争霸战中,“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开篇一次精彩的战斗,请简述这一故事。
吕布是董卓部下的一员猛将,骁勇无敌,十八路诸侯部下的众将相继败阵,这时张飞冲出阵来,和吕布交锋,大战百余合不分胜负,关羽便前往助阵,两人夹攻吕布,却还是无法击败吕布,于是刘备出阵,三人围攻吕布,在三人的围攻之下,吕布终于败北。
4.董卓之乱中,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终使董卓,吕布反目,请简述“连环计”的具体内容。
王允先答应将美女貂蝉献给吕布,又将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手刃了董卓。
5.“陶恭祖三让徐州”使《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智谋故事,陶谦为何让徐州,结局如何,请简述之。
陶谦因见刘备是仁德之人,决定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执意不要,于是陶谦让刘备暂时在小沛屯兵。后来陶谦病危,又要把徐州让给刘备。陶谦病死以后,刘备终于接管了徐州。
但事实上似乎不像演义那么简单:因为曹操当时对于徐州志在必得,这对于陶谦必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执意要把徐州让给刘备,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而刘备的推让,自然也是不愿使自己立于险境之中。<<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展开全部
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
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既然成为解决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那么战争的胜负对于交战双方的得失存亡就有着决定的意义;研究和总结战争规律,以便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它去指导战争,取得斗争胜利,是军事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阶级社会矛盾和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战争迫切要求发展军事理论,同时也为军事理论提供丰富的原料。《三国演义》写作的时代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离三国时期已一千多年,其间又经历了许多战争的实践,使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著作和描写战争的史传文学有了新的内容,作者吸取了这些方面的成果,并根据元末明初的战争的体会,特别擅长关于战争的描写。《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成就是值得注意的,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大体上符合军事科学的原则,而且还写了具有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的事例,描写战争的艺术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
例如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很大。袁绍起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上也不利。但由于曹军这一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火烧粮草辎重,一战而胜,乘胜再下,各个击破,取得击溃和全歼主力的胜利。相反,袁绍主观指导错误,完全丧失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遭受失败。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官渡之战强弱双方的转化,体现了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写吴蜀彝陵之战,吴军连败十馀阵之后,陆逊下令不许迎战,即使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也坚守不出,采用战略退却的方针,促使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惫、松懈、轻敌方面转化,以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馀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造成吴军战略反攻的极好条件,结果刘备全军覆没。“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退让一步,不是懦弱,目的是调动敌人,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方面转化。战争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研究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得失等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促成事物转化,可以胜利地指挥战争。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还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战术解决不同的战役。《三国演义》写战争,不是千篇一律地写双方对阵,在作者笔下,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都千变万化、各有特色,反映了现实战争的矛盾特殊性,和解决矛盾的战略战术的多样性。 “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采取两种不同战术,都是根据天时、地形和特定的具体的战争条件决定的。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就是一个例子。曹丕发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攻打蜀汉,引起全国震惊。由于诸葛亮善于具体地分析实际情况,了解每一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地形的险要,以及他们内部的矛盾关系等等,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和措施,终于化险为夷。相反,如果不去研究矛盾各方面的特点,不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其结果总是要把事情弄坏。《三国演义》曾塑造了一个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的形象。马谡奉命去守街亭,他不是具体分析街亭的攻守形势、敌我情况,作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战斗部署。却不用脑筋地背诵古兵法上的公式:“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照书本上的公式画瓢,作出违反实际情况的错误决定,结果街亭失守,破坏了全局的战略部署。
《三国演义》写战争运用的战略战术是丰富多样的,例如:从多种矛盾中找主要矛盾、战役的持久与速决、判断战况的假象与真象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战争,它不同于农民战争。战争从来就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有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律;某些战争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但是不同阶级应用这些规律,却有着鲜明的阶级内容。《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方面是有成就的,但是应该看到作者的鲜明倾向是:“将帅”决定战争的一切,“兵士”几乎是虚设的,人民更是毫无地位。这种颠倒历史的现象,是“英雄”史观的一种表现;有些情节,则反映出作者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观点。另外,《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某些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战争事例,但作者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规律,没有也不可能有自觉的认识;只有用毛泽东思想进行分析,这些事例内在的唯物辩证法原则才能被人们所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已经指出过,它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鲁迅曾经指出创作《三国演义》处理题材的问题:“据正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词复易滋混淆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却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艺术创作的长期过程中,作者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但也没有全部摒弃它,而是依据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实,对历史题材有选择地加以取舍;吸取前人创作成果,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再创造,塑造出具有一定认识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人物。正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书简》第六○五页)以曹操的形象来说,这个人物的真实性问题,一向是争论最多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历史上曹操的翻版。曹操性格如此复杂、深刻,是在各个时代艺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研究、分析,加深对封建社会“英雄”性格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经过再创造的人物,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所能包容,在这个形象中,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上其他“乱臣贼子”的某些特征。《三国演义》的这一特点,为明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所不及。《小说枝谈》记述《列国志》创作情况,指出它是把“《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一一取而充塞其篇幅”。明代这种依据史书记载,装点成小说的形象,是十分普遍的,其成就和影响都远远不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它塑造人物的艺术特点是:
在现实矛盾的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分立的决定性事件,曹、孙、刘三个集团,为发展自己的力量进行了拚死的斗争。出现在这次历史性舞台上的人物有:诸葛亮、孙权、周瑜、鲁肃、黄盖、曹操、蒋干等十几个人物。诸葛亮出使东吴,揭开了多种矛盾冲突的序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在两派各自陈述“战”“降”的利弊中,孙权动摇于两者之间,既害怕曹操的强大兵力,不敢应战;又不愿向曹操称臣投降。作者通过孙权一再“沉吟不语”、“低头不语”,以及数次反覆,来写他内心矛盾。作者从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矛盾冲突中,通过孙权自己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刻划出他患得患失的性格特征。不仅孙权如此,诸葛亮机警、雄辩、多谋略,周瑜气量狭窄,鲁肃小心拘谨,黄盖、阚泽勇敢沉着等,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人物各自不同的言行显现出来,达到性格和言行的和谐一致,人物性格个性化得到异常生动的表现。即便如两次短暂出场的蒋干,虽然着墨不多,却由他自己的言谈举动,活现出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物。这种直接描写人物言行的白描手法,其艺术表现力,超过作者的侧面叙述。刘禅是一个处在重要地位的人物,作者并不缺少对他性格的侧面叙述,但形象不鲜明。第一百十九回,写他做了俘虏后的“乐不思蜀 ”,从刘禅的言语、体态、神情中,描写他的昏庸、低能,却成为一段表现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精心选择了细节描写,如第十七回“借头压军心”一节,写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将尽,接济不及,命令仓官王垕“以小斛分散”,不料士兵怨声四起。“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 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曹操的狠毒,暴露了封建统治者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把细节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细节不是使用那些偶然的、一般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如第二十四回,写刘备要袁绍出兵,乘虚进攻许昌,这是一次极好的出击时机,袁绍却为了小儿子生疥疮而拒绝出兵。小说描写他愁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灰心丧气地叹息:“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反映袁绍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懦夫性格。第一百三回,司马懿在渭北打了败仗,拒绝再出战,诸葛亮送了妇女衣服,并在信中给以极大侮辱,以为挑战。“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表现司马懿隐而不露的阴险是很深刻的。某些细节的反覆着重描写,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化。“许攸问粮”写曹操一再说谎,通过曹操装模作样的细节描写,使一般的虚伪深化为奸诈,丰富和突出曹操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
渲染环境气氛,以加深人物性格的刻划。“三顾草庐”一节,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他非凡的才能,用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前二次刘备去隆中都没有遇见,而卧龙岗静谧秀丽的景色、踪迹不定的“逸人隐士”、吟诗唱句的歌声,以及刘备迫切求见的心情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使气氛更加神秘,引起人们渴望一见诸葛亮。“三顾草庐”气氛的渲染,是作者为了美化刘备“求贤若渴”的封建政治家风度和神化诸葛亮的希世之才,为理想化的人物涂抹色彩。《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几次败仗,写得很生动,这就是在第六十回提到的:“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几次战役,曹操败得相当惨,作者极力描写他狼狈不堪的处境,气氛也很悲凉,但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曹操,有时会意想不到地连连大笑,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顽强”“狡谲”的一面。环境描写不是孤立的,只有和刻划性格交融在一起,才能丰富艺术表现力。像“温酒斩华雄”、 “大战长坂桥”,都是小说渲染环境、烘托气氛极为生动的篇章。由于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的气氛,并在典型环境中刻划性格,使关羽、赵云、张飞等的“勇武”气概得到有力的表现。
在艺术结构方面,《三国演义》叙述了上百年的历史,组织了众多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正如明高儒所说:“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书志》)。小说前八十回,叙述汉末大小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小说后四十回,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直至晋统一全国。全文有头有尾,前后呼应。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以描写战争为主要情节,围绕这条主线,串联着数以百计的大小故事,参差错落,然而前因后果都很清晰。在用笔上,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有时还运用插叙、倒叙,说明情节的来龙去脉;显示了《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成就。
间杂文言和白话是《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它改变正史的全部文言,这种“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文词,使具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懂;跟平话相比,选词用字较为精炼,抒情写景也较细致。作者还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张飞;个别地方也有生动的口语,如第五十四回,写吴国太和孙权的对话。不过,类似这种较为成功的语言是不多的。《三国演义》保留了大量书面语,有些章节照抄史书原文,因此,这种间杂文言、白话的语言,比起《红楼梦》、《水浒》等接近口语的语言来,就显得逊色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后,我国历史小说的创作才逐渐兴盛。明清以来,上自写盘古的《开辟演绎》,下迄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演义》,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小说大量涌现;或以史事为主线,或以人物为中心,创作十分繁荣。另外,戏剧、曲艺等,也以《三国演义》的内容为题材,进行大量的创作和改编。《三国演义》以它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维妙维肖的人物刻划,影响着后代文学艺术。不仅如此,即使在今天,它杰出的艺术成就,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鉴,也应该是肯定的。
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
《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善于描写战争,提供封建社会战争的某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意义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战争既然成为解决矛盾的最高的斗争形式,那么战争的胜负对于交战双方的得失存亡就有着决定的意义;研究和总结战争规律,以便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运用它去指导战争,取得斗争胜利,是军事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阶级社会矛盾和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战争迫切要求发展军事理论,同时也为军事理论提供丰富的原料。《三国演义》写作的时代是在封建社会后期,离三国时期已一千多年,其间又经历了许多战争的实践,使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著作和描写战争的史传文学有了新的内容,作者吸取了这些方面的成果,并根据元末明初的战争的体会,特别擅长关于战争的描写。《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成就是值得注意的,许多战略战术的运用,大体上符合军事科学的原则,而且还写了具有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的事例,描写战争的艺术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
例如袁曹官渡之战,战争一开始,双方的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很大。袁绍起人马七十万,粮食充足,且具有地理上的有利形势;曹军只有七万,粮食将尽,地理上也不利。但由于曹军这一方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利用和扩大袁军决策错误、军心涣散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火烧粮草辎重,一战而胜,乘胜再下,各个击破,取得击溃和全歼主力的胜利。相反,袁绍主观指导错误,完全丧失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遭受失败。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官渡之战强弱双方的转化,体现了在客观物质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写吴蜀彝陵之战,吴军连败十馀阵之后,陆逊下令不许迎战,即使蜀军在阵前“辱骂百端”,“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也坚守不出,采用战略退却的方针,促使蜀军向骄傲、焦躁、疲惫、松懈、轻敌方面转化,以至刘备“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馀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第八十四回),造成吴军战略反攻的极好条件,结果刘备全军覆没。“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退让一步,不是懦弱,目的是调动敌人,促使事物向有利于自己方面转化。战争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的对立面,要研究攻守、进退、动静、劳逸、利害、得失等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促成事物转化,可以胜利地指挥战争。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还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战术解决不同的战役。《三国演义》写战争,不是千篇一律地写双方对阵,在作者笔下,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都千变万化、各有特色,反映了现实战争的矛盾特殊性,和解决矛盾的战略战术的多样性。 “火烧赤壁”、“水淹七军”,一是火攻,一是水攻,采取两种不同战术,都是根据天时、地形和特定的具体的战争条件决定的。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判断,解决不同的具体问题。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就是一个例子。曹丕发大兵五十万,五路并进,攻打蜀汉,引起全国震惊。由于诸葛亮善于具体地分析实际情况,了解每一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地形的险要,以及他们内部的矛盾关系等等,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和措施,终于化险为夷。相反,如果不去研究矛盾各方面的特点,不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其结果总是要把事情弄坏。《三国演义》曾塑造了一个军事教条主义者马谡的形象。马谡奉命去守街亭,他不是具体分析街亭的攻守形势、敌我情况,作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战斗部署。却不用脑筋地背诵古兵法上的公式:“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照书本上的公式画瓢,作出违反实际情况的错误决定,结果街亭失守,破坏了全局的战略部署。
《三国演义》写战争运用的战略战术是丰富多样的,例如:从多种矛盾中找主要矛盾、战役的持久与速决、判断战况的假象与真象等等,都具有一定的认识作用。《三国演义》描写的战争是封建统治集团的战争,它不同于农民战争。战争从来就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有着两种不同的发展规律;某些战争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但是不同阶级应用这些规律,却有着鲜明的阶级内容。《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方面是有成就的,但是应该看到作者的鲜明倾向是:“将帅”决定战争的一切,“兵士”几乎是虚设的,人民更是毫无地位。这种颠倒历史的现象,是“英雄”史观的一种表现;有些情节,则反映出作者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观点。另外,《三国演义》虽然描写了某些具有辩证法因素的战争事例,但作者对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规律,没有也不可能有自觉的认识;只有用毛泽东思想进行分析,这些事例内在的唯物辩证法原则才能被人们所取材于历史,又不为历史事实所限制,是《三国演义》创作方法的一个特点。小说取材的来源已经指出过,它包含两方面:一类是历史书,像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等;一类是民间和文人关于三国故事的创作。鲁迅曾经指出创作《三国演义》处理题材的问题:“据正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词复易滋混淆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却比较妥善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艺术创作的长期过程中,作者没有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但也没有全部摒弃它,而是依据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现实,对历史题材有选择地加以取舍;吸取前人创作成果,通过艺术构思进行再创造,塑造出具有一定认识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人物。正如鲁迅所说:“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我们是听到过的,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可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实有其事也。”(《鲁迅书简》第六○五页)以曹操的形象来说,这个人物的真实性问题,一向是争论最多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不是历史上曹操的翻版。曹操性格如此复杂、深刻,是在各个时代艺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作者通过对现实的观察、研究、分析,加深对封建社会“英雄”性格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样经过再创造的人物,已经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所能包容,在这个形象中,同时也体现了历史上其他“乱臣贼子”的某些特征。《三国演义》的这一特点,为明代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所不及。《小说枝谈》记述《列国志》创作情况,指出它是把“《左传》、《国语》、《战国策》诸书……一一取而充塞其篇幅”。明代这种依据史书记载,装点成小说的形象,是十分普遍的,其成就和影响都远远不及《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它塑造人物的艺术特点是:
在现实矛盾的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分立的决定性事件,曹、孙、刘三个集团,为发展自己的力量进行了拚死的斗争。出现在这次历史性舞台上的人物有:诸葛亮、孙权、周瑜、鲁肃、黄盖、曹操、蒋干等十几个人物。诸葛亮出使东吴,揭开了多种矛盾冲突的序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在两派各自陈述“战”“降”的利弊中,孙权动摇于两者之间,既害怕曹操的强大兵力,不敢应战;又不愿向曹操称臣投降。作者通过孙权一再“沉吟不语”、“低头不语”,以及数次反覆,来写他内心矛盾。作者从东吴“主战”“主降”两派矛盾冲突中,通过孙权自己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具体描写刻划出他患得患失的性格特征。不仅孙权如此,诸葛亮机警、雄辩、多谋略,周瑜气量狭窄,鲁肃小心拘谨,黄盖、阚泽勇敢沉着等,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以人物各自不同的言行显现出来,达到性格和言行的和谐一致,人物性格个性化得到异常生动的表现。即便如两次短暂出场的蒋干,虽然着墨不多,却由他自己的言谈举动,活现出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人物。这种直接描写人物言行的白描手法,其艺术表现力,超过作者的侧面叙述。刘禅是一个处在重要地位的人物,作者并不缺少对他性格的侧面叙述,但形象不鲜明。第一百十九回,写他做了俘虏后的“乐不思蜀 ”,从刘禅的言语、体态、神情中,描写他的昏庸、低能,却成为一段表现人物性格非常出色的文字。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精心选择了细节描写,如第十七回“借头压军心”一节,写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将尽,接济不及,命令仓官王垕“以小斛分散”,不料士兵怨声四起。“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问汝借一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 操曰:‘欲借汝头以示众耳。’垕大惊……。”作者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有力地揭露了曹操的狠毒,暴露了封建统治者损人利己的恶劣品质,把细节描写和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细节不是使用那些偶然的、一般的、可有可无的细节,如第二十四回,写刘备要袁绍出兵,乘虚进攻许昌,这是一次极好的出击时机,袁绍却为了小儿子生疥疮而拒绝出兵。小说描写他愁得“形容憔悴,衣冠不整”,灰心丧气地叹息:“吾有何心更论他事乎?”反映袁绍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懦夫性格。第一百三回,司马懿在渭北打了败仗,拒绝再出战,诸葛亮送了妇女衣服,并在信中给以极大侮辱,以为挑战。“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表现司马懿隐而不露的阴险是很深刻的。某些细节的反覆着重描写,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化。“许攸问粮”写曹操一再说谎,通过曹操装模作样的细节描写,使一般的虚伪深化为奸诈,丰富和突出曹操典型形象的性格特征。
渲染环境气氛,以加深人物性格的刻划。“三顾草庐”一节,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虚写他非凡的才能,用气氛来烘托人物形象。前二次刘备去隆中都没有遇见,而卧龙岗静谧秀丽的景色、踪迹不定的“逸人隐士”、吟诗唱句的歌声,以及刘备迫切求见的心情的描绘,达到情景交融,使气氛更加神秘,引起人们渴望一见诸葛亮。“三顾草庐”气氛的渲染,是作者为了美化刘备“求贤若渴”的封建政治家风度和神化诸葛亮的希世之才,为理想化的人物涂抹色彩。《三国演义》对曹操的几次败仗,写得很生动,这就是在第六十回提到的:“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几次战役,曹操败得相当惨,作者极力描写他狼狈不堪的处境,气氛也很悲凉,但是,处于穷途末路的曹操,有时会意想不到地连连大笑,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顽强”“狡谲”的一面。环境描写不是孤立的,只有和刻划性格交融在一起,才能丰富艺术表现力。像“温酒斩华雄”、 “大战长坂桥”,都是小说渲染环境、烘托气氛极为生动的篇章。由于作者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的气氛,并在典型环境中刻划性格,使关羽、赵云、张飞等的“勇武”气概得到有力的表现。
在艺术结构方面,《三国演义》叙述了上百年的历史,组织了众多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正如明高儒所说:“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书志》)。小说前八十回,叙述汉末大小军阀之间的兼并战争;小说后四十回,写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斗争,直至晋统一全国。全文有头有尾,前后呼应。小说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以描写战争为主要情节,围绕这条主线,串联着数以百计的大小故事,参差错落,然而前因后果都很清晰。在用笔上,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有时还运用插叙、倒叙,说明情节的来龙去脉;显示了《三国演义》在结构上的成就。
间杂文言和白话是《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它改变正史的全部文言,这种“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的文词,使具有一般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看懂;跟平话相比,选词用字较为精炼,抒情写景也较细致。作者还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张飞;个别地方也有生动的口语,如第五十四回,写吴国太和孙权的对话。不过,类似这种较为成功的语言是不多的。《三国演义》保留了大量书面语,有些章节照抄史书原文,因此,这种间杂文言、白话的语言,比起《红楼梦》、《水浒》等接近口语的语言来,就显得逊色了。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自它问世以后,我国历史小说的创作才逐渐兴盛。明清以来,上自写盘古的《开辟演绎》,下迄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演义》,包括各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小说大量涌现;或以史事为主线,或以人物为中心,创作十分繁荣。另外,戏剧、曲艺等,也以《三国演义》的内容为题材,进行大量的创作和改编。《三国演义》以它取舍精当的选材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维妙维肖的人物刻划,影响着后代文学艺术。不仅如此,即使在今天,它杰出的艺术成就,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借鉴,也应该是肯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最佳答案<三国演义>看了某本书后,有不少感触。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与秦穆公争霸的故事吧,但在此置一千年后的“五胡入华”时代还有另一次更有名的秦晋“淝水之战”。
秦王苻坚,它是各有眼光有气度的君王。可惜他不幸输了,加上其又是个胡人,所以被那些正统汉人史学家忽略、抹黑得十分难堪。若比较当时的前秦与东晋,就可以发现其实在苻坚统治的秦国,可以说是朝气蓬勃,与唐太宗的气度和架势有得比。只不过在“淝水之战”离奇失败,就被人说胡人是败类。
类似的是曹操,他被人称为“*雄”,似乎略带贬义,的确,它是诡计多了点。而它南征失败,又被人说成很不堪的样子,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观点。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坏人,我认为,曹操不会如小说中所说的没用,只不过书中的英雄差不多都在蜀国,且次书以刘备开头,读者很自然的就把他当成主人翁,加上现在对刘备的仁慈之类的赞美太多,当然就把曹操发动的战争说成不仁不义的侵略。
仔细想想,武侯诸葛孔明几次出征攻打魏国,不也是在侵略吗?他以先帝遗命为由,讨伐曹操收复中原,就成了爱国爱民的英雄了。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不是人?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人人得以诛之?他可能并不想发动战争,但1.不出祁山,发展困难。2.先帝遗命,怎敢不从?书中虽把诸葛亮神化了,却不能改变历史: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却安不了天下。
希望大家不要太过相信权威,不要被那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所蒙骗,有时该好好重思一下某些问题。
2-------------------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就像冰心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一
远略高瞻属武侯,奈何寿尽命天收。 烦将三顾茅庐义,便起独灭汉室忧。
赤壁败操引明策,成都扶备献良谋。 至今提念仍心泣,云雨翩翩空自流。
二
将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纷纷蹈乱狂。 生不逢时难享受,命徒随古怎忧伤。
池鱼驳跃搅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 事主两朝人赞誉,英雄从此姓名彰。
3----------------读三国的时候,觉得人物形象很生动鲜明,有很多让我觉得喜欢的人物,其中有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备.关羽……但是在这些人物中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和曹操.
被称为是儒家伦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学"."识"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内容,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尖绝"曹操是个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典型家,作为一个阴谋家,他具有无穷的权势和贪欲,与"仁义"的刘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权在握,则为所欲为 ,与诸葛等人的形象是鲜明的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虽不为人喜爱,但也深刻的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环境!
(此书中也有不少的战役,其中赤壁之战是最重要的战役,也是小说的最精彩的战役,战线长,场面大,也最为突现作者艺术功力的笔墨,你们看了我的读后感后可以将此书好好阅读一下哦,真的,会让人受益匪浅哦,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4-------------《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keyilebu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与秦穆公争霸的故事吧,但在此置一千年后的“五胡入华”时代还有另一次更有名的秦晋“淝水之战”。
秦王苻坚,它是各有眼光有气度的君王。可惜他不幸输了,加上其又是个胡人,所以被那些正统汉人史学家忽略、抹黑得十分难堪。若比较当时的前秦与东晋,就可以发现其实在苻坚统治的秦国,可以说是朝气蓬勃,与唐太宗的气度和架势有得比。只不过在“淝水之战”离奇失败,就被人说胡人是败类。
类似的是曹操,他被人称为“*雄”,似乎略带贬义,的确,它是诡计多了点。而它南征失败,又被人说成很不堪的样子,在《三国演义》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观点。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坏人,我认为,曹操不会如小说中所说的没用,只不过书中的英雄差不多都在蜀国,且次书以刘备开头,读者很自然的就把他当成主人翁,加上现在对刘备的仁慈之类的赞美太多,当然就把曹操发动的战争说成不仁不义的侵略。
仔细想想,武侯诸葛孔明几次出征攻打魏国,不也是在侵略吗?他以先帝遗命为由,讨伐曹操收复中原,就成了爱国爱民的英雄了。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不是人?难道魏国的人民都人人得以诛之?他可能并不想发动战争,但1.不出祁山,发展困难。2.先帝遗命,怎敢不从?书中虽把诸葛亮神化了,却不能改变历史: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却安不了天下。
希望大家不要太过相信权威,不要被那些落后的思想观念所蒙骗,有时该好好重思一下某些问题。
2-------------------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蝉,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笑逐言开)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就像冰心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一
远略高瞻属武侯,奈何寿尽命天收。 烦将三顾茅庐义,便起独灭汉室忧。
赤壁败操引明策,成都扶备献良谋。 至今提念仍心泣,云雨翩翩空自流。
二
将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纷纷蹈乱狂。 生不逢时难享受,命徒随古怎忧伤。
池鱼驳跃搅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 事主两朝人赞誉,英雄从此姓名彰。
3----------------读三国的时候,觉得人物形象很生动鲜明,有很多让我觉得喜欢的人物,其中有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备.关羽……但是在这些人物中最喜欢的还是诸葛亮和曹操.
被称为是儒家伦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才"."学"."识"都注入了"仁政"的道德内容,他有独特的人格,择梧而栖,择主而事,他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最后中献身于统一的大业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随着蜀汉的衰亡悲剧,他也成了悲剧人物!
"尖绝"曹操是个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艺术典型家,作为一个阴谋家,他具有无穷的权势和贪欲,与"仁义"的刘备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权在握,则为所欲为 ,与诸葛等人的形象是鲜明的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虽不为人喜爱,但也深刻的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环境!
(此书中也有不少的战役,其中赤壁之战是最重要的战役,也是小说的最精彩的战役,战线长,场面大,也最为突现作者艺术功力的笔墨,你们看了我的读后感后可以将此书好好阅读一下哦,真的,会让人受益匪浅哦,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
4-------------《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曹操在令中一开始就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绝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来,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受有关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经过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keyilebu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