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韦贵妃何许人?

 我来答
tita123
2009-08-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韦妃,在史书上(正史野史)除了记载她是皇十子纪王李慎(贞观2年出生)和皇12女临川公主(武德7年出生)母亲外,别无任何事迹。公元1990年,在陕西昭陵的陪葬墓群东侧挖掘了她的陵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韦妃讳珪,字泽。武德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永徽元年正月廿九日,册拜纪国太妃。麟德二年九月廿八日,薨於河南敦行里第,春秋六十九。因为她是先帝贵妃,又是纪国太妃的缘故,唐高宗李治按传统制度,把她安葬在距昭陵主峰最近的地方。
  另根据她大女婿墓志的记载,韦妃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公元613年,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李子雄父子均被杀,而韦氏因是罪官家属,被充入宫中为宫婢。所以其墓志上‘武德以良家入选秦王府’是为尊者讳,韦氏是以宫人或者是女官身份入侍秦王李世民,从贵妃第一女出生在武德7年可以得出贵妃入侍时间最早也是武德六年,所以网络上流传的‘洛阳城下风流王子对美丽寡妇一见钟情’的故事,纯属某些不学无术者在YY。而从韦氏第一子(武德七年)和第二子(贞观二年)相隔时间来说,韦氏在入侍以后并没有得到李世民什么特殊宠爱,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侍妾而已。有人要问,既然韦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姬妾,为什么可以在贞观元年被册封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呢?这里要说明一点,四夫人九嫔是制度,皇帝无论是只爱皇后不爱后宫,还是只爱后宫不爱皇后,都要给自己的姬妾相应名分,所以封号高不能天然代表得宠(大家都知道唐高宗永徽之治初最宠爱是萧淑妃,而他的贵妃同样默默无闻)。贞观时,长孙后专宠后宫,太宗对众姬妾都无特别感情和宠爱,在这样的现实下,四夫人九嫔的排位权就完全归于皇后了。墓志上多次强调贵妃性格作风异常恭谦,对于一个皇后来说,性格作风异常恭谦恭敬的后妃自然容易得到的青睐,并且韦氏有子嗣,年纪在众妾中也属年长,虽然是宫人出身,但其家族也是名门,所以选择她为贵妃也就顺理成章了。
  贞观时,长孙后专宠后宫,六宫粉黛虽因皇后仁慈并没有受到什么大迫害,但就精神生活而言,也不过是锦衣玉食的独守空房,心中凄凉苦闷可想而之。韦氏虽为贵妃,也不过按照俸禄多一些,宴会上排位靠前一些,其他就无什么区别了。这从贞观2年后,贵妃长达22年没有子嗣、贵妃之女临川公主直到贞观15年(18岁)才册封以及贞观10年长孙皇后病逝后,太宗却没有按照惯例委任贵妃代管六宫可以看出韦氏在太宗心中是毫无地位和分量可言的。(网络上长期流传贵妃在长孙后去世后,代掌后宫。但无论是贵妃的墓志还是史书都没有这种记载,所以网上这种说法纯属想当然,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贞观23年太宗病逝,永徽元年正月廿九日,韦氏按律册拜纪国太妃。麟德二年九月廿八日,薨於河南敦行里第,春秋六十九。由于她的女儿临川公主得到高宗李治夫妇的宠爱,也因为她毕竟是先帝后宫中名位最高者,所以高宗把她安葬在距昭陵主峰最近的地方,陵墓也修得很气派。
  综观贵妃的一生,她不过是一个空顶着高名位,却一直过着有名无实无宠无爱生活的可怜女子,虽然她是贵妃,她是太妃,她的陵墓很气派,但对一个女人来说,这些根本无关紧要。
匿名用户
2012-06-02
展开全部
韦贵妃,根据其出土墓志铭的记载,于武德年间以良家入选秦王府,贞观元年四月一日册拜贵妃。不过虽然墓志铭上称韦氏是以良家的身份入选秦王府,然而事实上韦氏并不是首嫁,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

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父子均被杀,而韦氏因是罪犯家属,被充入宫中为宫婢。李渊在长安即位后李世民进封秦王,韦氏作为宫婢进入秦王府侍奉是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墓志上说韦氏是以良家受选,很明显就是溢美之词了。至于野史小说里广为流传的,秦王在路边对韦氏一见钟情的这种毫无史实根据的说法,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更有一些不靠谱的小说信口开河,认为在长孙皇后过世后,唐太宗的后宫是由韦贵妃一手掌管的。然而事实上是,即使身为贵妃,若没有皇帝的授意同样没有权利掌管后宫。例如唐高祖的万贵妃,《旧唐书·李智云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母曰万贵妃,性恭顺,特蒙高祖亲礼。宫中之事,皆谘禀之,诸王妃主,莫不推敬。”表明万贵妃能够对后宫诸事有“谘禀”的资格,是“特蒙高祖亲礼”的,而且也只是“谘禀”而已,还不是“统摄”,也就是说没有决断权。再看唐宪宗的郭贵妃,“群臣三请立郭贵妃为皇后,唐宪宗以岁子午忌,又是时后廷多嬖艳,恐后得尊位,钳掣不得肆,故章报闻罢。”郭氏虽然只封了个贵妃,但却是唐宪宗未登基前娶的结发妻子,只因唐宪宗怕自己的风流猎艳被限制,从而不肯将其立为皇后。若身为贵妃便能理所应当地掌管后宫,那唐宪宗也大可不必多此一举。

何况能够执掌后宫对于宫妃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在墓志铭这种没事也要夸两句有事更要夸了再夸的东西上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番的。若是韦贵妃真的曾经代掌后宫,她的墓志上不可能对此只字未提。而且仔细浏览《旧唐书》里韦贵妃之子李慎的列传,对此事也是根本不曾提及过。可见韦贵妃代掌后宫一事,实属小说家言。

至于韦贵妃在唐太宗后宫中的地位如何,这点从她的三个子女的待遇上便能略知一二。

定襄县主,是韦贵妃与前夫李珉的女儿,墓志上称其是因为“椒庭藉宠”得封定襄县主的。然而这个“县主”却是好巧不巧的封在贞观四年突厥归降的时候,正好来了一批王孙贵族需要安抚和亲,于是李氏便被嫁给了阿史那忠。结果阿史那忠的墓志中是明明白白地写道:“夫人,渤海李氏。隋户部尚书雄之孙,齐王友珉之女。”可见人家根本没把定襄所谓的“县主”封号放在眼里,更不承认定襄是李唐的宗室女。

而且算来定襄县主出嫁的时候也快要有二十岁了,凭借其母韦贵妃的“椒庭藉宠”,居然还能拖成大龄剩女,嫁的还是堪称当时贵族婚配末等的胡人。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唐太宗对这个“继女”究竟是怎样一个“相当的疼爱”的法子。

临川公主,虽然其墓志铭上称,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太宗避暑甘泉宫,临川曾上表请安,唐太宗看了后颇为赞赏并为其取字“孟姜”,还“寻封临川郡公主”,然而临川真正受封公主却是在贞观十五年。“寻”是不久的意思,不过从贞观初年到贞观十五年,这“不久”的时间也太长了点吧。如果唐太宗对这个女儿真那么看重与关心的话,又怎么会事隔十五年才想到要给她一个封号呢?

说起来临川也真是唐太宗诸女中绝无仅有的一例了。不仅十八岁才受封,而且是众公主中唯一一个受封后立即出嫁的(和临川同年出生的清河,早在贞观二年便册封为公主了),更不用说唐太宗尚在人世的时候,临川便跟着驸马远离京城了,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临川才有机会从外地赶回京师。

再看看她的驸马周道务,且不论几位嫡出公主的驸马,单看与临川同样庶出的公主们:襄城下嫁萧瑀之子萧锐,南平下嫁王珪之子王敬直,遂安下嫁窦逵,豫章下嫁唐俭之子唐义识,巴陵降平阳公主之子柴令武,普安降史大奈之子史仁表,东阳降高士廉之子高履行,清河降程知节之子程怀亮,兰陵降窦怀悊,晋安降韦思安,安康降独孤谋,新兴降长孙曦,高阳降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同为庶出,这些公主嫁的不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子,便是太穆窦皇后、长孙皇后的族人,又或是京兆韦氏、独孤信的后人,唯独临川所嫁的周道务,论家世,堪称是众驸马中垫底的。

周道务的父亲周孝范在《旧唐书》中甚至未被提及一言,关于他的事迹只能在墓志上找。当然有人说了,人家周孝范可谓是唐太宗“心腹中的心腹”,深受信任,不然怎么可能镇守玄武门,宿卫皇宫一直到死呢?如此说来的话,临川身为贵妃之女却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子都没能摊上,真不知是唐太宗对周孝范的隆宠太盛了,还是这个所谓的贵妃之女其实并不值钱。

不过又有人说了,临川可是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实封350户,和人家太平公主的待遇一样。拜托,人家太平公主可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出嫁时就有了实封350户,临川这种出嫁了两年才有的能比吗?更何况从史书来看,贞观末年的时候诸位公主都是实封350户,临川会有350户根本不足为奇。

《资治通鉴》:“旧制,食邑,诸王不过千户,公主不过三百五十户;太平食邑独累加至三千户。”
《新唐书》:“永淳之前,亲王食实户八百,增至千辄止;公主不过三百,而主(太平公主)独加户五十。及圣历时,进及三千户。”
《唐会要》:“旧制,亲王食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三百户,长公主加三百户,有至六百户。”

《资治通鉴》记载,亲王的实封是1000户,公主是350户;《新唐书》记载,太平公主是第一个实封增加到350户的公主;《唐会要》则记载,亲王的实封可以由800户增加到1000户,公主也可以由300户增加到600户。根据贞观时候亲王的实封来看,亲王初封都是800户,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才将实封增加到了1000户。由此可以得知,公主开始时是300户,在贞观末也应当是增加了实封到350户。而且贞观末年的时候,唐太宗的诸位公主皆已出嫁,这样的加封自然不能与太平公主出嫁时便有实封350户相提并论了。

再说了,因为撰写墓志铭的人不同,行文风格自然也不尽相同,有的写名字有的不写,有的只管夸成天上有地下无有的跟流水账一样啥都记,有的只是提及了一下驸马是谁便全力描写公主了,有的却是大段大段地描写驸马的出身,以及公主跟着驸马在边疆过着守边生活最后客死异乡,还有的甚至只给了人家贵妃之女“食邑二千户”的封户数。所以但凡严谨一点的人,都是将墓志与史书结合起来一起看,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通观临川的墓志,特别是“驸马以克清边难,驿诏入京,公主随行,途中大渐,恩敕便令于幽州安置……薨于幽州公馆”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临川的一生虽然看似平稳,然而背后却是看不见的凄凉。

临川出嫁后就随丈夫到地方上任,直到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才有机会回京。临川甚至年近六十的时候,还伴着丈夫在距长安3589里的边关营州辛劳,且不能享有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等到临川好不容易等来丈夫奉诏返京随行的机会时,又病困在幽州半路,三年后最终客死在距京师东北2520里的异乡。
    
而唐高宗年间,临川曾花费心血奉献《孝德颂》,虽然得到了天帝天后嘉许,却未能让她从遥远的大唐边疆回到故土。

所以综合墓志上的记载以及史书上关于驸马周道务简略之至的事迹,临川最终给人留下的是这样一个印象:她是一位颇为善于逢迎的人物。虽然未享高龄,只活了五十九岁,却经历了太宗、高宗和武则天三个不同的统治时期。她对每一位君主,都能充分利用自己能文工书的特点,抓住有利的时机撰表上颂,歌功颂德.以博其欢心。她一生的行事,虽不能详知,但也可以由此想见其大略。 

而临川这种性格和为人处世态度的形成,和其母不得宠于唐太宗息息相关,一位备受冷遇的公主,自然不得不善于经营逢迎之道。

纪王李慎,可以说是唐太宗诸子中比较有才干的一个,而且与某些空有溢美之词的皇子不同,李慎的才干可是有实打实的史料做证明的。“纪王慎……十七年,迁襄州刺史,以善政闻,玺书劳勉,百姓为之立碑。”(《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

然而李慎虽然有才华,却并不得唐太宗的偏爱。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慎贞观十一年去封地的时候尚不足十岁,是唐太宗诸子中出阁年纪最小的一个。

所以韦氏虽然身为贵妃,但在唐太宗的后宫中究竟能算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从她三个子女所受到的待遇中便可见一斑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498
2009-08-30 · TA获得超过65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极有特点的皇帝,所谓人以群分,他的老婆们也都个个特点鲜明。就拿他后半生中最重要的女人韦贵妃来说,其身高之巨堪称一位小巨人,估计在中国历代的后妃中找不出第二个。

韦妃是将门“高女”

韦贵妃的名字叫韦珪,她的巨人身份在史书上是找不到记载的,确定她是巨人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考古人员发掘了唐太宗昭陵诸多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经过确认此墓就是韦贵妃韦珪的墓。据史料记载,韦珪去世时终年69岁,而最终的考古结果是她的身高是1.90米。根据人体衰老规律,人的骨骼在30岁时就开始萎缩,所以可以想象韦珪年轻的时候身体是多么高大,那真是投篮不用垫脚、跳远不用助跑,比姚明的妻子叶莉还高(叶莉1981年出生,身高1.90米)。根据各种资料推测,韦贵妃有如此身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注意锻炼以至于体质很好,二是家族基因不错。

先说第一个原因,考古人员发掘其陵墓时惊奇地发现韦贵妃竟然牙齿完好。试想在人均寿命短且护牙手段不发达的古代,以69岁高龄尚能有一口好牙的能有几人?即使放到今天,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样是很难得的。至于第二个原因,史书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韦珪爷爷的爷爷韦旭历任辅国将军、右将军等诸多高级军职,至于她的爷爷的父亲韦孝宽,是著名的军事家,71岁高龄时仍能驰骋沙场。而她的爷爷和父亲也是捡着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沈二州刺史等等的高官做了一通,称他们为将门世家一点也不为过。所以韦珪的巨人身姿决不是无源之水。

韦珪与唐太宗的

乱世姻缘

那么韦珪是如何和唐太宗走到一起的呢?这事得从她的第一任丈夫李珉说起。公元613年,李珉的父亲户部尚书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意图推翻隋朝。结果杨玄感是个驴脾气,被一个小城的守将人在城楼上骂了一通,就围住这块弹丸之地拼命强攻,而放弃了进攻长安的绝好机会,以至失败。李子雄父子跟着也遭了殃,都被杀死,史书记载“籍没其家”。韦珪因为老子底子硬,是世袭的郧国公,侥幸保了一命。后来她辗转到东都洛阳,开始了八年的寡妇生活。公元613年,李渊在关中站稳脚跟后,就派李世民带兵攻打洛阳的王世充。此时,李世民22岁,韦珪24岁。王世充老兄也是一代名将,李世民何等的英明,但他以洛阳一座孤城硬是死守了七八个月。结果白天围,晚上围,洛阳被围成了死人堆。《资治通鉴》记载:唐兵围洛阳,掘堑筑垒而守之。城中乏食,绢一匹直粟三升,布一匹直盐一升,服饰珍玩,贱如土芥。民食草根木叶皆尽,相与澄取浮泥,投米屑作饼食之,皆病,身肿脚弱,死者相枕倚于道。皇泰主之迁民入宫城也,凡三万家,至是无三千家。虽贵为公卿,糠核不充,尚书郎以下,亲自负戴,往往馁死。所以,韦珪能活下来简直是九死一生。

洛阳城被围的时候,南方的窦建德带了十五万大军杀奔虎牢关而来救援。李世民不但不退兵,反而一边让元吉继续围洛阳,自己只带了三千五百人马,把窦建德灭在了虎牢关。其中双方交战的第一仗非常精彩,堪称李世民的战争杰作。当时李世民带了五百票精锐骑兵,让几个大将分别埋伏在路边,最后才剩下四骑随着自己。跟尉迟敬德说:我用箭,你用槊,哪怕百万兵压过来!被发现后,窦建德派了五六千人黑压压地追过来。而李世民竟然毫无惧色,拉弓搭箭,射死前头者。追兵一看傻眼了,退回去又跑回来。最后李世民把这五六千兵引到埋伏圈里大战一场,斩首三百多个,抓了对方的猛将殷秋、石瓒等。李世民然后趁热打铁,一举打垮了窦建德,然后用囚车锁着他到洛阳城外,劝降了王世充。洛阳城破之后,李世民在城中整顿,并广结名门望族,安排自己亲信,把洛阳变成了自己在日后与太子李建成争夺时的一块坚实根据地。也就是在这时候,他娶到了韦珪,不过初衷应该是出于拉拢名门望族。试想一个寡妇有多大魅力去吸引堂堂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呢?韦珪本来就是家里的一块心病,能找到这么好个人家,自然是乐得其所。

接替皇后执掌后宫

几年后,李世民经过一番厮杀,终于登上皇位,开始了贞观之治。而在这之前,韦珪生了一个女儿,时间是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在东都洛阳城破后的三年。这个女儿在17岁时,才被加封为临川公主(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下降周道务。太宗死后的高宗李治初年,李治加封她为长公主(比李治大4岁)。再往后,她给李世民生了一个颇有才华的儿子——纪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10个儿子,在他之前是高宗李治。

后来,李世民的发妻长孙无垢病逝,此后13年里,韦珪虽然没有真正册立为皇后,但是由于贵妃在众妃中地位最尊,她完全是代行皇后之责,所谓无皇后之名,有皇后之实。李世民死后,韦贵妃被封纪国太妃,随儿子纪王李慎迁居藩地。唐高宗麟德年间,韦贵妃和燕太妃陪同高宗往泰山封禅。不幸于麟德二年(公元665)九月二十八日病逝于随高宗登泰山封禅的途中,卒于洛阳,这也是他遇到李世民的地方。享年69岁,次年十二月陪葬昭陵,她的陪葬墓是昭陵诸多陪葬墓中距昭陵最近、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墓碑内容极尽美言之能事——她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一个女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xingstarabc
2009-08-30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08万
展开全部
韦妃,名韦珪,字泽。在嫁给李世民之前,已经出嫁过一次。丈夫是隋代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的儿子李珉。公元613年,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李子雄父子都被杀了,史书记载“籍没其家”。
在李世民夺位当皇帝之前,韦贵妃生了一个女儿,时间是武德七年,也就是公元624年。这时候韦妃27岁,李世民25岁,两年后李世民夺位当了太子,然后禅位当了天子。这个女儿在17岁时,被加封为临川公主(贞观15年,公元641年)。
太宗死后的高宗李治初年,李治加封她为长公主(比李治大4岁)。再后来,韦贵妃给李世民生了一个颇有才华的儿子——纪王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个儿子,在他之前是高宗李治。纪王李慎聪明好学,为人老实。
武则天即位后,对李氏宗族大开杀戒,李世民的第八个儿子越王李贞劝他一起反对武则天,他没有同意,但也没去告发越王李贞。不过即使这样,后来武则天还是把他给杀了。
太宗死后,韦贵妃被李治按传统礼法,封为纪国太妃,随儿子纪王李慎迁居藩地。唐高宗麟德年间,韦贵妃和燕太妃陪同高宗同往泰山封禅。不幸于麟德二年(公元665)九月二十八日病逝于随高宗登泰山封禅的途中,卒于洛阳,享年69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eluochangan
2009-08-30 · TA获得超过19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既然他忽然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