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假谲>> 袁绍,曹操!

<<世说新语假谲>>有一故事:"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剑果至高."请翻译!还有从故事中能带出什麼样的信息来!... <<世说新语 假谲>>有一故事: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之,其后来必高,因贴卧床上,剑果至高."

请翻译! 还有从故事中能带出什麼样的信息来!
展开
 我来答
云遮世说的生活
2009-09-08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云遮世说的生活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5641 获赞数:75759
1992年毕业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愧于才疏学浅,遂于2000年再入陕西师范大学,进修教育硕士。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假谲第二十七之五
袁绍年少时,曾遣人夜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揍之,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①。剑至果高。
【注释】①揆:揣测。帖:通“贴”,紧挨。
【译文】袁绍年轻时候,曾经派人在夜里投剑刺曹操,稍微偏低了一些,没有刺中。曹操考虑一下,第二次投来的剑一定偏高,就紧贴床躺着。剑投来果然偏高了。
我的空间和博客http://007fqj.blog.sohu.com/专门写我读《世说新语》的体会,均为原创,而且没有一点任何其他内容,你可借用,但是用的时候希望留言说明。
玺洋洋Cl
推荐于2016-12-01 · TA获得超过29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0.4万
展开全部
  出自《魏武杀人》
  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云:“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心必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厚相报。”侍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果高。
  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左右莫敢近之
  杂谲智魏太祖魏武少时,尝为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心必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后相报。侍者信焉,遂斩之。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果高。】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莫敢近之。(出《小说》)
  翻译
  魏武帝年少时,和袁绍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他们为了看人家新婚,潜入人家的园中,晚上大叫“小偷来了!”屋里人都出来了,武帝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走,找不着路了,跌到荆棘中,袁绍爬不出来,武帝又大叫:“小偷在这!”袁绍急忙跑了出来,二人才没被抓住。武帝又曾经说,别人要危害你,你必然心动。他告诉身边的侍者说,你拿刀秘密而来,我心必动,便要杀你。你出去不要说,我以后会报答你。侍者相信了,便被杀了。想要谋杀他的人再不敢做了。又,【袁绍年少时,曾经叫人晚间用剑刺武帝,第一剑刺往下了,没中,武帝想他再来一剑必定要高,他便紧贴床上,剑果然高了,】武帝又说,我在睡觉时,你们不要轻易靠近我,你要走近,我便要杀人,这是不自觉的,左右侍者要小心谨慎。后来,他假装蹬掉了被子,对他很好的一个侍者,慢慢地给他盖上被,武帝便把侍者杀了。自那以后,都没有敢靠近他的.
  文学常识
  魏武,即曹操(公元155~公元220),汉族,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雨飞TE
2009-09-15 · TA获得超过134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3万
展开全部
检举出自《魏武杀人》
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云:“汝怀刃密来我侧,我心必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厚相报。”侍者信焉,不以为惧,遂斩之。此人至死不知也。左右以为实,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魏武揆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果高。
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左右莫敢近之
杂谲智魏太祖魏武少时,尝为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魏武又尝云,人欲危己,己辄心动。因语所亲小人曰:汝怀刃密来,我心必动,便戮汝。汝但勿言,当后相报。侍者信焉,遂斩之。谋逆者挫气矣。【又袁绍年少时,曾夜遣人以剑掷魏武,少下不著。帝揆其后来必高,因帖卧床上,剑果高。】魏武又云:“我眠中不可妄近,近辄斫人,亦不自觉,左右宜慎之。”后乃佯冻,所幸小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自尔莫敢近之。(出《小说》)
翻译
魏武帝年少时,和袁绍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他们为了看人家新婚,潜入人家的园中,晚上大叫“小偷来了!”屋里人都出来了,武帝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绍往回走,找不着路了,跌到荆棘中,袁绍爬不出来,武帝又大叫:“小偷在这!”袁绍急忙跑了出来,二人才没被抓住。武帝又曾经说,别人要危害你,你必然心动。他告诉身边的侍者说,你拿刀秘密而来,我心必动,便要杀你。你出去不要说,我以后会报答你。侍者相信了,便被杀了。想要谋杀他的人再不敢做了。又,【袁绍年少时,曾经叫人晚间用剑刺武帝,第一剑刺往下了,没中,武帝想他再来一剑必定要高,他便紧贴床上,剑果然高了,】武帝又说,我在睡觉时,你们不要轻易靠近我,你要走近,我便要杀人,这是不自觉的,左右侍者要小心谨慎。后来,他假装蹬掉了被子,对他很好的一个侍者,慢慢地给他盖上被,武帝便把侍者杀了。自那以后,都没有敢靠近他的.
文学常识
魏武,即曹操(公元155~公元220),汉族,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