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分段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 内容中心: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
2、 特点: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设计:诗歌教学时应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抓重问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与快乐呢?
(1)细读第2节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
(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范读,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细读第3节,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抓住“鸣禽”、“野花”等词体会活泼鲜艳和对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4)指导朗读: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5)细读第4、5节。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6)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总结局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原因。
4、训练点:
(1) 字音:锦
(2) 字形:微
(3) 篇:背诵课文。为什么说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这一题教师要带领学生紧扣诗句从“绿色”和“课本”这两方面去说,“绿色”可结合诗中的美丽的景色来谈,“课本”可让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第二三问可以让学生将诗句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回答,最后总结是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4)拓展:选择一处景物或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 一个片段,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组织一次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读一读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1、 内容中心: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少年儿童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
2、 特点: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
设计:诗歌教学时应把指导朗读和启发想象贯穿于全过程。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时应围绕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感情。细读第二部分(第2—5节)抓重问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读了这“绿色的课本”,又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与快乐呢?
(1)细读第2节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
(2)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读? 教师范读,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细读第3节,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抓住“鸣禽”、“野花”等词体会活泼鲜艳和对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4)指导朗读: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5)细读第4、5节。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践体会“青山”、“绿水”、“天空”、“大地”的美好神奇。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6)细读第三部分(第6节)总结局作者将“大自然”比作“绿色课本”的原因。
4、训练点:
(1) 字音:锦
(2) 字形:微
(3) 篇:背诵课文。为什么说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这一题教师要带领学生紧扣诗句从“绿色”和“课本”这两方面去说,“绿色”可结合诗中的美丽的景色来谈,“课本”可让学生从诗句中去体会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第二三问可以让学生将诗句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回答,最后总结是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4)拓展:选择一处景物或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 一个片段,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收集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诗歌,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组织一次郊游活动,带领学生读一读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
2009-09-15
展开全部
分大段? 1是一段 2到5段是一段 6是一段
我也5年级的老师上课说的
我也5年级的老师上课说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自然段为一段,二到五为一段,六是一段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1段和最后一段各是一大段 2到5是一大段
希望采纳我也5年级
希望采纳我也5年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1段和最后一段各是一大段
2到5是一大段
希望采纳我也5年级
2到5是一大段
希望采纳我也5年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