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教育的含义
教育包含“教”和“育”两种含义。
“教”是指传授,既把前人归纳总结的文化知识传授出去,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掌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属于理性实在的可见世界;
“育”是指培育,既引导人们认识和合理利伏银用自然的热情,启发人们向善的心智,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属于灵性变化的可知世界。教中带育,育中含教知悄,教与育结合才能称之为教育。
扩展资料:
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传授知识;
第二层次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后培养能力;
第三层次是在知识和能力基础上提高素质,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些内在的品质,更多的是文化的积淀、知识的内化和转化的结果,也与个人的智商、缺猛宴情商等相关。
困难的解决要靠知识完成,深层次的美与丑需要知识判断,善与恶的区分需要知识甄别,幸福的人生要靠知识铺路,高尚的心灵需要知识启迪。能力培养是教育的过程,传授知识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传授知识的基本功能没做好,肯定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
《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读了十几年的书,有什么收获?那么,我的确不知作何回答,脑海里如雾缭绕,一片茫然。
以前的课本,几乎都作废纸卖了;以前的知识,也几乎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回首前路,雾霭消散后,仅可见一些熟悉的身影:其中,只有极少数,是目前还保持着联系的恩师和好友;余下的,则渐行渐远,慢慢地成为似曾相识的陌生卖族人。
——从“多读书,以后用得上”,到“读书多,如今记不起”,我也不知该作何感想。尤其是那些顶尖名校毕业,却不能养家糊口,而被大众视为笑柄的“聪明人”,常常引我反思:纯配轿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教育,顾名思义,即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方式;育人,是目的。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学习,来提升个人的道德与才能(道德为主,才能为次)。诚如古人所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图科第。”
而如今的“教育”,实是“教”而不“育”,可谓本末倒置——当然,这正是现代教育模式的通病。
古人云:“教子宜幼,教妇初来。”童年及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此时,为了应付考试而埋头苦学,甚至“两耳不闻人间事,一心只顾死读书”,实是莫大的悲哀。
曹雪芹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有许多学问,远比课本上的知识,重要且有用——譬如,实用的生活常识,防险保命的技能,为人处世的智慧。
无处不雨,安能不湿?我们能左右的事太少,而能左右我们的事太多:若事事圆满,人生便不会有种种无奈;与其在抗拒中绝望,不如在顺做肆从中改变。而改变自己,总比改变社会,要来得容易。
如今,我以过来人的身份,正告莘莘学子:
古典文籍之中,不乏金玉良言。譬如《论语》,其中有不少处世的基本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初学者而言,好书不必多读,良言不必多记;食而不化,愈多愈伤身——在学习课本的同时,能够牢记上述4条准则,并随时随事,注意省过修善,便已足够。
读书当循序渐进,宜先少后多,先低后高。从《论语》中获益匪浅之后,再广泛品阅其它儒家经典,并不为迟。
若“修己”到了“以敬”(受人尊敬)的地步,再去感悟道家经典(《菜根谭》《庄子》《道德经》),最为合宜。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必定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而道德的提升,比知识的积累,远为艰难;若定力和恒心不足,便终究难成大器。
此外,需特别注意的是:主动学习,更为受益。自然成熟的瓜果,远比人为催熟的,来得香甜。同理,主动成熟的人,远比被岁月和旁人催熟的,来得优秀。
境由心造,事在人为。须知韶华容易逝,莫教人生悔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