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小学四年级数学中读大数(上亿的)中的零有什么规律吗?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如:563210000、485600000000
(2)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如:20005830、60058402300
(3)其它数位有“0”,不管是有一个“0”还是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如:50064058、600442085009
2、亿级数的读法中的新情况——万级全是“0”
如:48500001768
在认识亿以内数时,不可能出现“万级都是0”的情况,这种情况的“0”不属于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也不属于每级中间的“0”,当万级都是“0”,只读一个“零”。
3、概括:读一个零的法则。
除“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这两种情况以外,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扩展资料:
一、十进制读数法
根据以上分级原则,十进制读数法的法则如下:
1、四位以内的数可以顺着位次,从最高位读起,例如 1987 读作一千九百八十七。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高级起,顺次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3、一个数末尾有0,不论有几个都可不读,分级后任一级末尾有零,也可不读,在需要读出时,不论有几个0,均只读一个零,中间有0的,也不论连续有几个0,需要读出时只读一个零。
国际上许多国家没有“万”这个名称,因此,他们读数的原则不是四位分级,而是三位分节,中国在写数时,也采用三位分节的方法,但在读数时,中国没有用三位分节的读法。
二、区别概念
1、数位
“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
“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
2、位数
“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例如:9063200读作九百零六万三千二百,万、千百就是计数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位
1、按照数的横列自左至右把各个数字依次读出来,如3045002读作三零四五零零二,这种读法在读纯小数或记录时用,称其为简读法,可用于十进数和非十进数的读数。
2、从右往左,分别是: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读数方法如下:
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例如:1203.4应读作:一千二百零三点四,就是从最高位千位1读起,按从高到低顺序读出,写的时候也是从最高位千位1写起,按从高到低顺序写出。
读数就是用文字把数字表达出来,如:1203.4读作:一千二百零三点四写数就是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某数。如:112.5
1233400000000,数后面是零,只要读出这个数的数位就行,不用读零
12340000.001100 小数点后,比零大的数前的零要读,如果是进位后的数,那么比零大的数后的零也要读
2009-09-16
问你妈咪~~
数都不会读~~~~~~~~
1、亿以内数的读法
(1)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如:563210000、485600000000
(2)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如:20005830、60058402300
(3)其它数位有“0”,不管是有一个“0”还是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如:50064058、600442085009
2、亿级数的读法中的新情况——万级全是“0”
如:48500001768
在认识亿以内数时,不可能出现“万级都是0”的情况,这种情况的“0”不属于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也不属于每级中间的“0”,这是亿级数读法中的唯一新知识,教材中没有要补充,告诉学生:万级都是“0”,只读一个“零”。
3、概括:读一个零的法则。
除“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这两种情况以外,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这种概括只要记住一个数的末尾或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那么其他数位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容易理解和记忆。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743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