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主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
希腊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国家群体。仅在希腊半岛上就有着200多个城邦式的国家,它们都是独立的城邦国家,城邦内部不间断的战争,使城邦体制严重削弱,摇摇欲坠,社会经济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由于战争,使土地和财产越来越集中,大量的战俘被卖为奴隶,自由民中下层贫民严重破产,许多城邦形成一支支无业游民的队伍,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导致城邦的衰落。
2.地理环境因素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指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这个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无数山脉和丘陵及海洋阻隔、交通异常困难,这也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联系松散、关系淡漠,时间一久,城邦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冲突,形成内耗,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3.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海洋文明既有利于文明中心的高度发达、也易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样,文明形成之时就会带上致命性的缺陷——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4.外族入侵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5.奴隶的反抗和自由民的斗争
随着城邦经济的发展,奴隶受到空前的剥削和压迫,加之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破产,奴隶的反抗和破产农民的斗争,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奴隶主对奴隶非常残酷,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从怠工、潜逃、杀死个别奴隶主,大规模逃亡,直至起义。在城邦内部,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反抗斗争的行列。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如果说罗马人对希腊文明冲击还有所保留和继承的话,那么,日耳曼人的入侵则是对希腊文明进行了更彻底的摧残。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
扩展资料
古希腊(Greece)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西方有记载的文学、科技、艺术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的。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位于欧洲东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和爱奥尼亚海上的群岛和岛屿、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东部和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达,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于爱琴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约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700年间,希腊的克里特岛产生了君主制国家,王宫的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其标志。
公元前1600年左右,克里特文明进入繁荣期,这时出现文字、青铜器、陶器、金银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国王的宫殿规模宏大。
约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文明销声匿迹。
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整个希腊,并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史称希腊化时代。此时的古希腊文学已经接近尾声,希腊文明的中心也逐渐由雅典迁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特点是脱离现实,讲求辞藻,追逐伤感情调。比较有成就的领域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所谓新喜剧,是相对于阿里斯托芬时代的“旧喜剧”而言的,其特征是不谈政治,回避严肃话题,而更多的表现社会风俗,用曲折的情节和雅致的风格取悦观众。米南德(公元前342~公元前292年)是古希腊新喜剧的先驱和代表人物,共写过105部喜剧。他的很多作品都完整流传下来,包括《恨世者》、《萨摩斯女子》等。米南德的喜剧往往有比较复杂的爱情背景,特别注重剧中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的影响了17世纪英国剧作家。
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公元前250年)是希腊化时代田园诗的首创者。他诗风活泼、优美,现存完整诗篇30首。古罗马的维吉尔就曾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著名的《牧歌》。这一时期著名的诗人还包括阿波罗尼俄斯等等。
一、地理环境因素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指爱琴海区域,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独特地区,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中的483个大小岛屿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希腊半岛地少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海洋主宰了它的气候。这个地区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不利于农业发展。连绵不断的山脉,把陆地分割成许多小块,使希腊人缺乏建立地区性帝国的地理基础,同时这种散裂的地理环境也使希腊人长期习惯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格局。无数山脉和丘陵及海洋阻隔、交通异常困难,这也使得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联系松散、关系淡漠,时间一久,城邦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冲突,形成内耗,为希腊文明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二、民主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 是造成希腊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希腊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而是一个政治上分散的国家群体。仅在希腊半岛上就有着200多个城邦式的国家,这些国家小者仅有100平方公里、几万人口,大者也不过800多平方公里、数十万人口,它们都是独立的城邦国家,一般建立在以地域关系划分的公民公社的基础上,实行的是城邦式民主政治制度。其中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雅典是民主政治体、城市的、文学艺术繁荣的富饶的国家,是民主的典型;斯巴达是贵族政治体、农村的、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是军事国家的榜样。”尽管诸城邦在种族上、宗教上基本上是统一的,但在政治上是分散的。正是这种政治上的分散性,使得这些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互相掠夺、厮杀、兼并,即使面对外来民族的侵略,也不能团结一致,缺乏必要的民族凝聚力。城邦内部不间断的战争,使城邦体制严重削弱,摇摇欲坠,社会经济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也由于战争,使土地和财产越来越集中,大量的战俘被卖为奴隶,自由民中下层贫民严重破产,许多城邦形成一支支无业游民的队伍,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社会矛盾,导致城邦的衰落。
三、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间断性和不稳定性是导致古希腊文明衰落的又一重要原因。
“希腊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这种独特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海洋文明既有利于文明中心的高度发达、也易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这样,文明形成之时就会带上致命性的缺陷——间断性和不稳定性。
四、奴隶的反抗和自由民的斗争(即城邦内部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是城邦制度和希腊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
随着城邦经济的发展,奴隶受到空前的剥削和压迫,加之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破产,奴隶的反抗和破产农民的斗争,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奴隶主对奴隶非常残酷,激起了奴隶的反抗,从怠工、潜逃、杀死个别奴隶主,大规模逃亡,直至起义。在城邦内部,破产农民、手工业者为了生存,也加入到了反抗斗争的行列。奴隶的反抗、自由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希腊社会的城邦体制,动摇了它们的统治基础,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城邦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希腊文明也随之衰落。
五、外族入侵直接导致希腊文明衰落。
希波战争是东西方文明冲突而演化成的一次大规模军事冲突。战争虽然以希腊胜利而告结束,而波斯却从此开始插手希腊内部事务,尤其是在处理科林斯问题上,玩弄希腊各城邦于股掌之上,也是由希波战争引起的城邦系列混战,使古希腊的发展停滞不前。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人打败希腊联军,此后希腊诸邦丧失主权,沦为马其顿人的附庸。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幕路斯,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日耳曼人的游牧文明摧毁了希腊文明。从此,西欧和北非进入了封建社会,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希腊文明彻底衰亡了。
综上所述,特殊的地理环境、城邦制度下政治的分散性、文明本身的缺陷、奴隶斗争与阶级矛盾,外族入侵,这些诸多的因素共同促使了希腊文明在盛极一时的辉煌之后,无可奈何地走向了衰落。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