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气体后得溶液M,因CO 2 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
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 2 气体后得溶液M,因CO 2 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 V (CO 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 V (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2﹕3, OA=AB, OA﹕AB=3﹕2,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忽略CO 2 的溶解)( ) A.M中只有一种溶质的有(1)和(3) B.M中有两种溶质的有(2)和(4) C.(2)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NaHCO 3 和Na 2 CO 3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4)图显示M中的溶质为NaOH和Na 2 CO 3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展开
CO 2 与NaOH反应为①CO 2 +NaOH=NaHCO 3 ,②CO 2 +2NaOH=Na 2 CO 3 +H 20 , 当n(CO 2 )/ n(NaOH)≥1,反应按①进行,等于1时,CO 2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 3 ;大于1时,生成生成NaHCO 3 ,CO 2 有剩余; 当1/2<n(CO 2 )/ n(NaOH)<1,反应按①②进行,CO 2 、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NaHCO 3 、Na 2 CO 3 ; 当n(CO 2 )/ n(NaOH)≤1/2,反应按②进行,等于1/2时,CO 2 、NaOH恰好反应生成Na 2 CO 3 ;小于1/2时,生成Na 2 CO 3 ,NaOH有剩余; 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根据溶液M中溶质不同,通过反应过程判断. ⑴当溶质为NaHCO 3 时,滴加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立即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体积V(CO 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 ⑵若为NaHCO 3 、Na 2 CO 3 ,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小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 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⑶当溶质为Na 2 CO 3 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等于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产生的气体体积V(CO 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 ⑷若溶质为Na 2 CO 3 、NaOH时,不能立即产生气体,滴加盐酸先中和氢氧化钠,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消耗盐酸体积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产生的气体体积V(CO 2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为 A、正确,如上分析⑴只有NHCO 3 ⑶只有Na 2 CO 3 ; B、正确;⑵为NaHCO 3 、Na 2 CO 3 ,⑷溶质为Na 2 CO 3 、NaOH;C、不正确,溶质为NaHCO 3 和Na 2 CO 3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横坐标的起点为1,产生CO 2 结束时为4;D、正确,溶质为NaOH和Na 2 CO 3 ,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图象补充完整为:  。 选C。 |
收起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