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译Linux内核
推荐于2016-09-02
展开全部
一、编译环境
ubuntu 5.10,要编译的内核源码版本2.6.12 二、下载并解压源代码 首先从linux内核的官网www.kernel.org把源代码下载下来。为了和后面实验要求符合,我们要下载使用O(1)调度器的源码。因此这里下载了2.6.12版本源码。下载 下linux-2.6.12.tar.bz2,将下载源码放入/usr/src/目录下。如下图所示: 解压该源码: 三、构建编译环境 现在我们得到的只是源代码,只是许许多多的文本文件,要想使这些文件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需要使用编译器进行编译以及链接。编译器有很多,但在里linux下一般都使用gnu的开源编译器套件,这里包括gcc等,现在我们安装基本的编译器套件,如图所示: 四、安装ncurses库 这里使用Ubuntu系统,因为系统自带的ncurses库在支持make menuconfig的时候会出错,所以,依然要安装ncurses库,这里我们从源码安装。首先去ncurses官网http://ftp.gnu.org/pub/gnu/ncurses/ 上下载源码。这里我们下载5.9版本,并通过简单的安装方式.configure 和make、make install方式安装。如下图所示: 五、配置内核 一切准备工作做完,现在我们就可以配置内核了,这里我们使用make menuconfig方式。如下图: 在使用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后,会出现如下的字符界面,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对内核进行配置。但是如果这不是你第一次配置这个内核,那么请先运行:make mrproper来清除以前的配置,回到默认配置,然后再运行:make menuconfig.
在这里,我们以对cpu支持的配置为例,其余的选项就不一一详述,首先查看本机的cpu类型,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电脑的cpu是AMD Athlon的,因此我们在cpu选项里面选用AMD,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A、 cpu的设置在linux内核编译过程中,不是必需的,即使保持默认的386选项(我们刚才把它改成了AMD),内核也能正常运行,只不过运行慢一些而已。
B、 一般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Device Driver的设置。我在一开始就遇到了在内核编译完,通过grub引导系统过程中报 “ALERT! /dev/sda1 does not exist . Dropping to a shell!”的错误。这是因为硬盘驱动没有配置好而造成的。运行lspci命令,查看到下面这行:
由此确定,需要配置SCSI、PCI-X、Fusion-MPT驱动,需要在响应的驱动选项里将[M]设置为[*],因为硬盘驱动是在系统开机的时候加载,所以不能以模块形式加载。
把这几个驱动内部的选项全部改为[*]:
六、编译内核
对内核的配置完成之后,现在就可以开始编译内核了,只需要一个简单的make命令即可,之后我们就只能慢慢等,直到编译完成,在我的电脑上,大概用了25分钟。下图是运行make后的部分输出。
七、安装内核
编译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安装内核,主要分为如下几步:
1)、安装模块
安装模块,对于内核来说,每一个内核版本有自己的模块目录,默认在/lib/modules/内核版本号这个目录下,make modules_install会创建对应的目录,并把对应的模块文件拷贝过去。注意,这一步必须要在编译过内核再做。
2)、拷贝bzImage文件
bzImage文件是内核映像文件,是启动内核所必需的,我们应当把它拷贝到/boot目录下。在这里,我为自己新建了一个目录,我们把它拷贝过去,并且按照一般内核映像文件的命名方式为它改名为vmlinuz-2.6.12。
3)、制作initrd文件
initrd文件命名为initrd.img-2.6.12
4)、修改grub启动项
要能引导起我们的新系统,需要更改grub配置,增加启动选项。ubuntu 5.10的grub版本比较低,配置文件为/boot/grub/menu.lst,高版本的grub可能在/boot/grub/grub.cfg里。在原有启动项基础上,添加我们自己的启动项,并把它设为默认启动项,配置如下:
5)重启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内核已经正常加载了,运行uname -a,会发现,内核版本已经是2.6.12了。
ubuntu 5.10,要编译的内核源码版本2.6.12 二、下载并解压源代码 首先从linux内核的官网www.kernel.org把源代码下载下来。为了和后面实验要求符合,我们要下载使用O(1)调度器的源码。因此这里下载了2.6.12版本源码。下载 下linux-2.6.12.tar.bz2,将下载源码放入/usr/src/目录下。如下图所示: 解压该源码: 三、构建编译环境 现在我们得到的只是源代码,只是许许多多的文本文件,要想使这些文件成为可以运行的程序,需要使用编译器进行编译以及链接。编译器有很多,但在里linux下一般都使用gnu的开源编译器套件,这里包括gcc等,现在我们安装基本的编译器套件,如图所示: 四、安装ncurses库 这里使用Ubuntu系统,因为系统自带的ncurses库在支持make menuconfig的时候会出错,所以,依然要安装ncurses库,这里我们从源码安装。首先去ncurses官网http://ftp.gnu.org/pub/gnu/ncurses/ 上下载源码。这里我们下载5.9版本,并通过简单的安装方式.configure 和make、make install方式安装。如下图所示: 五、配置内核 一切准备工作做完,现在我们就可以配置内核了,这里我们使用make menuconfig方式。如下图: 在使用make menuconfig这个命令后,会出现如下的字符界面,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界面上对内核进行配置。但是如果这不是你第一次配置这个内核,那么请先运行:make mrproper来清除以前的配置,回到默认配置,然后再运行:make menuconfig.
在这里,我们以对cpu支持的配置为例,其余的选项就不一一详述,首先查看本机的cpu类型,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的电脑的cpu是AMD Athlon的,因此我们在cpu选项里面选用AMD,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A、 cpu的设置在linux内核编译过程中,不是必需的,即使保持默认的386选项(我们刚才把它改成了AMD),内核也能正常运行,只不过运行慢一些而已。
B、 一般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于Device Driver的设置。我在一开始就遇到了在内核编译完,通过grub引导系统过程中报 “ALERT! /dev/sda1 does not exist . Dropping to a shell!”的错误。这是因为硬盘驱动没有配置好而造成的。运行lspci命令,查看到下面这行:
由此确定,需要配置SCSI、PCI-X、Fusion-MPT驱动,需要在响应的驱动选项里将[M]设置为[*],因为硬盘驱动是在系统开机的时候加载,所以不能以模块形式加载。
把这几个驱动内部的选项全部改为[*]:
六、编译内核
对内核的配置完成之后,现在就可以开始编译内核了,只需要一个简单的make命令即可,之后我们就只能慢慢等,直到编译完成,在我的电脑上,大概用了25分钟。下图是运行make后的部分输出。
七、安装内核
编译完成之后,我们需要安装内核,主要分为如下几步:
1)、安装模块
安装模块,对于内核来说,每一个内核版本有自己的模块目录,默认在/lib/modules/内核版本号这个目录下,make modules_install会创建对应的目录,并把对应的模块文件拷贝过去。注意,这一步必须要在编译过内核再做。
2)、拷贝bzImage文件
bzImage文件是内核映像文件,是启动内核所必需的,我们应当把它拷贝到/boot目录下。在这里,我为自己新建了一个目录,我们把它拷贝过去,并且按照一般内核映像文件的命名方式为它改名为vmlinuz-2.6.12。
3)、制作initrd文件
initrd文件命名为initrd.img-2.6.12
4)、修改grub启动项
要能引导起我们的新系统,需要更改grub配置,增加启动选项。ubuntu 5.10的grub版本比较低,配置文件为/boot/grub/menu.lst,高版本的grub可能在/boot/grub/grub.cfg里。在原有启动项基础上,添加我们自己的启动项,并把它设为默认启动项,配置如下:
5)重启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内核已经正常加载了,运行uname -a,会发现,内核版本已经是2.6.12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