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前后大地上会有哪些小动物会变化

 我来答
tangbo411
2020-04-02 · TA获得超过559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44
展开全部

惊蛰前后,熊从冬眠醒来,蚂蚱和蟋蟀等昆虫复苏。

“蛰”是指入冬之后藏在土壤中、不饮不食的小动物。古人认为的“惊蛰”是指,天上的春雷惊醒了这些冬眠的小动物,它们醒来后就钻出土壤开始活动。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真正叫醒这些小动物的并不是春雷,而是日渐升高的气温和地温。

一般来说,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储存食物、南迁等多种方式。例如,熊一般采取冬眠的方式过冬;大雁、燕子等候鸟则是选择结队飞往温暖的南方;而对于寿命期较短的昆虫来说,它们要么是回到温暖的土壤中冬眠,要么只能在秋天产卵,让下一代以卵的方式度过寒冬。

大多数昆虫,例如蚂蚱和蟋蟀会在冬天来临时停止抗争。它们会在秋天产卵然后死亡,过冬的则是下一代昆虫个体,它们以休眠卵或昆虫幼体的形式生存。

这些虫卵或幼体能够进入昆虫滞育期,并且从它们死去的父母那里得到帮助。比如螳螂,就能够制造泡沫状蛋白保护外壳来保护幼体。所以惊蛰,惊的便是这些冬眠的动物以及昆虫休眠卵和幼体。

那你呐女士
2019-02-19 · TA获得超过464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0
采纳率:43%
帮助的人:35.5万
展开全部

惊蛰

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昆虫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蛰是藏的意思,随着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开始出现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似被雷声惊醒,蛇、乌龟、田鸡和其他冬眠的动物 开始出土活动,故取名叫惊蛰。
24节气的惊蛰后,除了蛇和蟾蜍出来活动以外,其他的动物也开始有变化了!
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
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也开始苏醒和活动了!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此时黄莺鸣叫、燕飞来、冬眠的动物苏醒的时节(如蛇出洞),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1f9b0f1
2019-02-15 · TA获得超过12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02
展开全部

“惊蛰”每年公历3月4号-7号,这个时间段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代表气温已经开始从寒冬中回暖。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惊蛰就是指惊醒或提醒那些因为冬天进入休眠或者因为寒冷,身体代谢进入缓慢代谢过程,以度过寒冬的动物些。比如熊,蛇会从冬眠中苏醒,因为过冬迁徙的鸟类也要回来了。不止是包括动物,也包括植物也要因为天气回暖进去快速生长期,农民也开始进入春耕一年的劳作开始。惊蛰是气候又冷转暖的第一声钟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921d7d08
2016-01-21 · TA获得超过694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753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1341万
展开全部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惊蛰”节气日,地球已经达到太阳黄经345度,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
中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