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故事
在沈阳车站换车时,雷锋看到一个老大嫂在那里为难。他走上前去轻声问:
"大嫂,你有什么困难?"
老大嫂说:
"我从山东老家来,到吉林去探亲。在这换车吃饭,把车票丢了。想补票又没钱,心里着急……"
雷锋忙安慰说:
"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雷锋把她领到售票处,给她补了一张车票。
临别时老大嫂感激地问: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
雷锋笑了笑,心想这老大嫂真有意思,大概还想还钱呢,就说:
"别问了,快上车吧,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老大嫂走上车厢,还眼泪汪汪地向雷锋招手……
雷锋从丹东回来,又在沈阳换车回抚顺。早晨五点多钟,雷锋背着背包,剪了票,便走向月台。通过下道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还背着很大的包袱。雷锋赶上前去问道:
"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俺从关里老家来,到抚顺去看儿子。"
雷锋一听跟自己是同路,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说:
"大娘,我送你老到抚顺。"
1、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
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2、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
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3、雷锋把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小小的雷锋图书馆“。他帮助同志学习知识,同班战友乔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锋就手把手地教他认字,学算术。
同班战友小周父亲得了重病雷锋知道后以小周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战友小韩在夜里的出车中棉裤被硫酸水烧了几个洞,雷锋值班回来发现后,把自己的帽子拆下来一针一针地为小韩补好裤了,轻轻地盖在他身上。
知道这个情况的乔安山说:“为了给你补裤子,雷锋半宿都没睡!”
4、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203元)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
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买一瓶5分钱的汽水。
5、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在郑州火车站东西广场上,活跃着一支“老年雷锋团”。这支均由郑州火车站离退休职工组成的队伍,成立27年来,先后有160多位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帮助旅客320多万人次,曾获得“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如今,他们有55名成员,年龄最大的88岁,最年轻的也有61岁,每天能为旅客提供服务超过1000次。
“只要旅客需要我,我就不能休息。”1993年,为铁路服务了一辈子的郑州火车站职工左春秀离而不休,号召老同志成立了老年义务服务组织。这些老年志愿者们逐渐以“老年雷锋团”名义在车站广场上开展以公共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他们乘坐公交车到市内沿途查看,详细记录医院、学校、机关单位、旅游景点的停靠路线和时间,并手绘成“地图”。面对旅客的询问,老年雷锋团不仅能告诉旅客到哪里去怎么走,还能熟练提供是否需要转车、如何转等延伸服务。
27年的坚守,他们从义务提供开水、指路开始,手机充电、应急药品、兑换零钞、箱包修理、遗失物品寄存,提供轮椅、针线包以及调解矛盾纠纷等服务项目纷纷上线,他们紧贴旅客需求,平均年龄67岁的老人们拿起智能手机,下载微信、电子支付、电子地图、翻译工具等软件,为旅客进行小额免费转账、规划路线、智能查询等服务,为旅客出行增添暖意。
雷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党员。因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一代代中国人,被称为雷锋精神
2019-07-3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蜗牛的趣味名人
-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