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的水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本节引自文献 。
先回顾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背景和经过。2005年3月12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把“生态文明”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报告指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0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很多论述,从人、自然与社会的视角、文明形态的视角、生态学的视角等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在百度中对生态文明有一个较普通定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解读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理念和内涵。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指出应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是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纳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系中,是一种包容了人口优生优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容了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包容了优化生态、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包容了新型工业文明转型的绿色经济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水利部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2024-09-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