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的好有追加!找一些名家名篇的开头结尾的赏析
是开头和结尾一起赏析,五百字左右(不包括原文)原文三百左右,如果找不到名篇也最起码要满分作文,标明出处。晕…我要现代文…...
是开头和结尾一起赏析,五百字左右(不包括原文)原文三百左右,如果找不到名篇也最起码要满分作文,标明出处。
晕…我要现代文… 展开
晕…我要现代文… 展开
展开全部
开头和结尾
开头
开头是正文的第一步。好的开头,能使作文思路畅达,顺理成章,吸引读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开头的基本要求是:
入题要快,点题巧而新颖,言简意赅,照顾全局。
下面举出不同方式的开头范例,做为作文时的参考。
1、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主题。
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2、 开头说明写作原因。
例如: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
只因为两年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变,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种开头能使读者大致了解作品的写作动机及大体内容,可唤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3、 开头交代故事或与故事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环境。
例如:这是十几年已前的事了。 ——冰心《小桔灯》
(这种开头,简单明了,开头后,可直接引出故事。)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兰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4、 开头交代所要记叙或说明的事物。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近日,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
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5、 以环境描写开头。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例如: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葱葱,
重重叠叠,望不到头。从近处看,有的……
——《井冈翠竹》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这种开头也可以对社会环境做出描写。)
6、以人物描写开头。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例如:我们院来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
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一个茶壶盖。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这种开头会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急于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此外,好的人物描写开头还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7、 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8、 以抒情议论的语言开头。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
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的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开头直接抒情,扣住了读者心弦,可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9、以悬念或其它引人入胜的方式开头。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例如:著名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何为《第二次考试》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10、 以论点开头。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谈骨气》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
(这种开门见山,揭示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常常用到。)
11、 以修辞方法开头
●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
——《朋友》
●引用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 ——《琐忆》
12、 以文章写作方法开头
●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话题作文巧开头
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要做到漂亮、俊秀。可是,很多同学作文的开头,或离题万里,或空洞无味,或平淡无奇,不符合作文中“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要求。下面举例说明。
材料:商人说,快乐是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生意日益红火;老师说,快乐是看到自己“桃李满天下”时的那份欣慰;父母说,快乐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小妹妹说,快乐是穿上漂亮的裙子过“六一”儿童节;高三的学生说,快乐是看到成绩晴雨表中可爱的太阳的笑脸……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开头。
总体要求
1.如果不是写成小说,开头必须扣题�最好出现话题字眼 。扣题要灵活,避免复述话题。
2.开头应力求避免平淡的抽象议论,避免以叙述冗长的故事作为议论的开头。
3.开头要做到化大为小,从大的话题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层面,有利于具体的描写与抒情。
4.开头要体现文采和情感。
一、过程式
此种开头方式易于写“我”的经历与情感的记叙文与散文。
例:孩提时,我常常醉心于别人的故事,感动着别人的感动,悲伤着别人的悲伤,曾经的泪花被风化在记忆的深处……
当别人不再感动我时,我尝试着自己感动自己,于是,我提起笔——写作,是我的快乐。
点评:以简短的过程写出写作是“我的快乐”的缘由,引入话题自然。
二、类比式
此类一般由自然现象、风物引入人生话题,能明显地体现文采,并且能体现一定的匠心。
例:快乐,大海里跃起的一朵浪花,走过了千山万壑,它自由;快乐,钢琴上舞动的一个音符,经过了精心创作,它美妙;快乐,生活中不变的真谛,经过不懈的努力,它永恒;快乐,一份勤劳后的收获,收获汗水浇灌的果实。
点评:由自然到人生引入,前后呼应好,较好地体现文采。
三、对话式
将主旨以对话的方式引出,一般较为活泼自然,不容易跑题。
例: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问一位盲人:“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的心中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远处一位走路蹒跚的老人过来。我问:“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子孙满堂。”
我按着我的心问:“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拥有亲人的爱。”
是的,人生最大的快乐在珍惜拥有。
点评:用对话的方式开头,自然引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珍惜现在的拥有,就是快乐。
四、镜头式
选取能体现话题主旨的生活中的镜头入手,写来具体、形象。
例:鸟儿在晨雾中欢快地啼鸣;溪水在山涧中快乐地流淌;微风在春意中快乐地抚摸山林;细雨在清凉中欢快地滋润着大地。朋友,看着这些,你能不动心?
我们心动,因为我们渴望快乐的生活。何来快乐?快乐源于生活中小小的满足。
点评:从自然的美景入手,引出“快乐”的话题,行文自然流畅。结构清晰,思路开阔。
五、总结式
此种开头式弥补了开头泛泛而谈的缺陷,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点。
例:快乐,是年迈的老人看到儿孙满堂时的心情;快乐,是一对恋人静静偎依在一起时的心情;快乐,是得到一本喜爱的书,吃到一颗甜甜的草莓时的心情。
快乐,就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感动。
点评:把三个有内在关联的场景构成一组排比,用一个总结句点明文章主旨。
六、逆入式
从与话题材料相反的角度入手或从反面立意,容易出新。
例:当简·爱说“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时,我笑得像根苦瓜,我就是那台毫无感情的死了的机器,头上盖着考试题织成的白布。
太夸张了吗?不!我很严肃地说,我不快乐,因为试题,因为考试,快乐成了机器上锈成粉末的螺丝钉。
点评:从反面入手,写“我不快乐”立意引题,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熟练地掌握几种开头方式,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时,下笔就能得心应手。
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全文的总收缩。好的结尾,能收到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紧扣文题,自然地结束全文,能加深读者的印象和理解,做到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下面举一些范例,做为参考。
1、 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结尾。
例如: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
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
(这样的结尾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形成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 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的结尾。
例如: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发问的精神》
(这种结尾常常用在议论文中,能引起读者重视,从内心世界深深打动读者,起到相应的效果。)
3、 自然收束全文。
例如: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 ——《鞠躬尽瘁》
(文章记叙了焦裕禄禄同志的事迹,结尾只用一句话,就收缩了全文,戛然而止,能引起读者的无限感动和崇敬。)
4、 总结归纳的结尾。
例如:马克思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的勤奋学习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样的结尾能使全文变得更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明白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5、 抒情议论的结尾。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这样因事而论,用警句结尾,发人深思。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深化文章的中心;另一方面能突显文章的意韵。)
6、 以人物或景物描写结尾。
例如: “是我的——”她气汹汹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茹志鹃《百合花》
7、 结尾扣题与开头呼应的结尾。
例如:(开头是)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地一片…… 结尾如下: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夜走灵官峡》
(这种结尾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尾呼应,让文章变得浑然一体,自成格局。)
8、 悬念尾。把故事结局留给读者思索续补,故设悬念,激起读者阅后“思”不释手,非刨根问底不可的感情涟漪,如小小说《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的结尾:
“小王科长究竟能否当选?在不久将召开的人代会上,即可见分晓。”是一举中“选”?还是“退居二线”?读者真难断分晓!
9、 再现尾。结尾像电影镜头一样再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身份,肖像,语言、动作等,加深读者印象,如《背影》结尾: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再现父亲买桔背影,可谓声泪俱下,引起读者共鸣。
10、 引用尾。记叙文结尾引用名诗名句,歌词俗语等,顺水“引”舟,收到一石三鸟的功效。如 《驿路梨花》引用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使题文相映,首尾呼应,含蓄而有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升华主旨,又便于读者记诵。
11、 揭迷尾。即在浓墨重彩的文章主体部分设下“迷面”,扣读者之心,让人物“真面目”尾中展露,如《看戏》一文作者先对女主角轻盈矫捷的步伐,圆润的歌喉,珠子似的歌词,深远的回音尽情泼墨,撩拨读者追问:“台上演员何许人也?”而后笔锋一停,末尾道真相——“我们的这位艺术大师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令读者拍案叫绝,永记芳名。
12、 循环尾。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周而复始,循环演出,如何在记叙末尾作恰切安排而达到揭示中心的目的呢?试看《多收了三五斗》结尾:
“第二天,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故事一天天循环演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便愈演愈浓,主题突出。
13、 对话尾。言为心声,以声写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小小说《鞋》的结尾:
“军人用低沉的声音对补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托我把钱送给您,谢谢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答语中的“他”——补鞋匠日夜期盼来取鞋的“大个子”军人高大形象在读者的眼泪中跃然纸上。
除以上结尾方法外,还有《枣核》的“说理尾”,《羚羊木雕》的“反问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对照尾”,《普通劳动者》的“排比尾”,《连升三级》的“讽喻尾 ”,《这不是一颗流星》的“释题尾 ”,《草地晚餐》的“特写镜头尾”等等。
总之,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除了能做到上述几点之外,还应该和文章的主体形成一个整体,既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从而达到浑然一体的完美的表达效果。
练习讲解:
[片断示例]一
茫茫人海,广阔天地,漫步于这热闹的人间盛世,怡情于这文化知识的摇篮,穿梭于同道中人之间,你穿着一身朴素大方的运动服,回眸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个真诚的微笑,于是我知道,人群中我又多了一个朋友。
——选自《今生有你》(开头)
看电视的时候,如果一个片子的开头不能吸引人,很多观众就会“啪”的一声调换频道。怎么样,这是不是足以证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开头平淡、做作、生硬,人们就不愿意往下读,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会对全文的印象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文章开头来呢?我们说,好的文章开头,不仅要做到落笔扣题,也要形成一股气势,把后面的文章带动起来。具体说来,以下方法能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一、设置场景,让人物闪亮登场。一些以记人为主或以记述人物关系为主的文章,就存在着人物“亮相”的问题。如果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生活的某个场景,伴以人物的个性化动作或语言,这时人物就有了“登台唱大戏”的机会了。比如“片断示例”中的例子,在“茫茫人海,广阔天地”这个大舞台上,主人公的穿着及“回眸”、“微笑”等动作犹如特写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下面接着写“我俩”之间的交往、写对方的真诚为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描画景物,让感情渗进心田。“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寄托在景物描写(实景虚景均可)之中。通过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能够迅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我奔波在人生的海洋上》一文这么开头:“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上,不知何时漂来了一位小客人——一叶浮萍。在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阴云笼罩的大海上,小浮萍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她的身体无时不在承受着煎熬,她的心灵无时不在忍受着磨难。她天天盼,盼着有一天能漂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下面这个故事就真实记录着这样一叶浮萍的命运。”作者本来是要记叙自己的不幸遭遇,却先写浮萍漂在大海上的经历,借助想象中的景物渲染出飘摇不定的人生际遇,可谓创意独具,文笔生动,感人至深。
三、突出疑点,让开头爆出火花。或者针对大家公认的观点,特意提出与之相反相对的看法;或者特意提出某个问题,引发思考;或者形成矛盾冲突,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而欲寻其故。这样的文章开头,扣人心弦。比如《又一次考试》一文这么开头:“经过一番苦战,所有的课程终于全都考完了,同学们都大松一口气。可是,班主任突然宣布下午还要进行一场考试,还要求我们必须在下午两点钟以前到校。咳,老师到底是发了哪门子神经呢?”怎么样,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就急于想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吧?这样一来,文章的可读性就强了。
四、呈示感悟,让哲思一展其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比如排比句、比喻句、对比句、引用句等,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来,能够收到展现中心与突显文采的双重效果。当你在文章开头就读到“美与朝阳一同升起,也与月亮一同发光;美在遥远的北国与雪花齐舞,也在南方与轻风齐唱——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样的语句时,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为之一动呢?你是不是对“美”有了新的认识了呢?看来,用语含哲思的句子作开头,真是打动人心的好方法。
[片断示例]二
“你长大了,要多多锻炼自理能力!”妈妈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又在我耳边响起。我一下子明白了:过分的呵护,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孩子得不到锻炼,对孩子其实是一种伤害。妈妈“放手”与“放心”,让我学会了自理自立,使我远离了伤害。
——选自《远离伤害》(结尾)
我国古代将精彩的文章结尾比作“豹尾”、“撞钟”,就是表明结尾要做到简洁有力,余味无穷。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少不得一个亮丽的结尾。
一、亮出高见:以深取胜
经过文章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这个语句最好在作者动笔之前就已拟定,以统率全文的写作),以其意味厚重引人警策,发人深省。以《远离伤害》为例,文章略写了妈妈拒绝送“我”去考试,详写了“我”看到“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受到全家关心却狼狈不堪的情景,随后发出上述议论。这种结尾方式,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化主题、启人深思的良好效果。
二、敞开心扉:以情取胜
正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所以优秀作者总是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结尾处,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蓄,应该抓住最后的时机,外现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艺术的张力。满分佳作《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一文,叙写了“我”对父爱的误解之后,详写了“父亲为我费力搬来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得令人感动。随后,结尾写道: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这里直抒胸臆,尽释浓情,让人倍感理解父爱、热爱父亲的亲情的涌动与炽热,令人动容。
三、悬问求解:以疑取胜
文章结尾处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他们的阅读情绪,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这是一种美妙的结尾方式。习作《公鸡做官记》编述了公鸡做官的经历:对属下中专心生蛋的鸡看不惯,喜欢陪自己玩乐的鸡。年终考评,竟然颠倒黑白地上报。没想到主人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过了几天,我和小白(即陪同跳舞者,笔者注)都被请到主人的面前,心里美滋滋的。怎么,主人的手里捏着一把刀?为什么呀?我才当了一年官啊,我不想死!
你,聪明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文章结尾,作者没有置评,而是有意向读者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这样能启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陡转立止:以奇取胜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此时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转折、戛然而止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新奇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佳作《知子莫如父》,通篇以大款父亲独白式的叙述方式,赞扬儿子要当警察的理想,夸奖他天生是个当警察的料:身强力壮,动作敏捷,善于交际。结尾两处写道:
哟,有人敲门,我失陪一下。嗬,说曹操曹操就到。两位警察兄弟,有急事?啥事儿?到你们那儿去?这干嘛呀,有事在这儿说不就得了,大家伙又不是外人。
啥?我儿子把别人砍成了残废正在你们那儿蹲着?
文章前面大部分都是父亲对儿子情感化的赞扬和为儿子错误行为作的辩解,结尾处奇峰突转,直指儿子的犯罪行径和可悲下场,与父亲的骄傲得意心态相比,显示出极强的讽刺意味。
开头
开头是正文的第一步。好的开头,能使作文思路畅达,顺理成章,吸引读者。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曾有诗曰:“文章看落笔,议论驰后先,破石出至宝,决高泻千川。”意思是说写文章要特别注重开篇落笔之处,如果下笔便石破天惊、涌现精华,则全篇就如高崖泻水,气势如洪。明朝诗人谢榛也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同样强调了开篇应以爆竹骤响之势震彻全文。可见。文章的开头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考场作文更是如此。
开头的基本要求是:
入题要快,点题巧而新颖,言简意赅,照顾全局。
下面举出不同方式的开头范例,做为作文时的参考。
1、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点明主题。
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同桌》
2、 开头说明写作原因。
例如: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
只因为两年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变,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种开头能使读者大致了解作品的写作动机及大体内容,可唤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3、 开头交代故事或与故事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环境。
例如:这是十几年已前的事了。 ——冰心《小桔灯》
(这种开头,简单明了,开头后,可直接引出故事。)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兰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4、 开头交代所要记叙或说明的事物。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例如: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近日,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
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5、 以环境描写开头。环境描写,渲染气氛
例如: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从远处看,郁郁葱葱,
重重叠叠,望不到头。从近处看,有的……
——《井冈翠竹》
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这种开头也可以对社会环境做出描写。)
6、以人物描写开头。描形绘神,印象逼真
例如:我们院来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
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一个茶壶盖。
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这种开头会立即引起读者的兴趣,急于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此外,好的人物描写开头还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7、 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8、 以抒情议论的语言开头。抒发情感,以情动人
例如: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
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我的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暮色中,几缕炊烟从农舍里袅袅升起。我捧着一束栀子花,站在张老师的窗前。张老师,您还是那样忙碌?该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节日——教师节。我带着我的收获来看您来了。——《琐忆》
(开头直接抒情,扣住了读者心弦,可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9、以悬念或其它引人入胜的方式开头。设置矛盾,引人入胜
例如:著名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何为《第二次考试》
“我就不信,你在这个班生活了两年多,对这个集体就会没有一点感情?……”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陈老师对我说的话。我望着陈老师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心理说:“陈老师,你误会了……我怎么能不爱我们的班级体呢?”
10、 以论点开头。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例如: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谈骨气》
培根说过:“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
他的话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个人丧失了友情,他简直无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
(这种开门见山,揭示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常常用到。)
11、 以修辞方法开头
●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设问开篇,无沿无边
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
——《朋友》
●引用歌词开头,响彻云际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起/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从路边音像书店传了出来,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三年前的时光……——《同桌》
●对比映衬,突出重点
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以物喻人,含义深长
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一棵古老的树,虽然生命已到了最后一刻,但它仍然倔强的生长着。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树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树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输给了小树;老树的叶黄了,它把绿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树。老树历经沧桑,走完了它艰难的历程。如今,小树刚刚抽枝吐叶,老树却离开了它……这正像外公离开了我,他来不及接受我对他的报答之情,就匆匆离开了我。 ——《琐忆》
12、 以文章写作方法开头
●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同桌》
●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解题铺陈,明示中心
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军人,有保家卫国的责任;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教师,有培养接班人的责任。工人、农民、职员、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在我们的社会里,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尽职尽责的人,他们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风景——请允许我,从这道道美丽的风景画卷中撷取一幅动人的画面吧。
●题记为冠,哲理为先
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话题作文巧开头
好的开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要做到漂亮、俊秀。可是,很多同学作文的开头,或离题万里,或空洞无味,或平淡无奇,不符合作文中“生动形象”、“有文采”的要求。下面举例说明。
材料:商人说,快乐是看到自己苦心经营的生意日益红火;老师说,快乐是看到自己“桃李满天下”时的那份欣慰;父母说,快乐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小妹妹说,快乐是穿上漂亮的裙子过“六一”儿童节;高三的学生说,快乐是看到成绩晴雨表中可爱的太阳的笑脸……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的开头。
总体要求
1.如果不是写成小说,开头必须扣题�最好出现话题字眼 。扣题要灵活,避免复述话题。
2.开头应力求避免平淡的抽象议论,避免以叙述冗长的故事作为议论的开头。
3.开头要做到化大为小,从大的话题中选取其中的一个层面,有利于具体的描写与抒情。
4.开头要体现文采和情感。
一、过程式
此种开头方式易于写“我”的经历与情感的记叙文与散文。
例:孩提时,我常常醉心于别人的故事,感动着别人的感动,悲伤着别人的悲伤,曾经的泪花被风化在记忆的深处……
当别人不再感动我时,我尝试着自己感动自己,于是,我提起笔——写作,是我的快乐。
点评:以简短的过程写出写作是“我的快乐”的缘由,引入话题自然。
二、类比式
此类一般由自然现象、风物引入人生话题,能明显地体现文采,并且能体现一定的匠心。
例:快乐,大海里跃起的一朵浪花,走过了千山万壑,它自由;快乐,钢琴上舞动的一个音符,经过了精心创作,它美妙;快乐,生活中不变的真谛,经过不懈的努力,它永恒;快乐,一份勤劳后的收获,收获汗水浇灌的果实。
点评:由自然到人生引入,前后呼应好,较好地体现文采。
三、对话式
将主旨以对话的方式引出,一般较为活泼自然,不容易跑题。
例: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问一位盲人:“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的心中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远处一位走路蹒跚的老人过来。我问:“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子孙满堂。”
我按着我的心问:“你快乐吗?”“快乐。因为我拥有亲人的爱。”
是的,人生最大的快乐在珍惜拥有。
点评:用对话的方式开头,自然引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珍惜现在的拥有,就是快乐。
四、镜头式
选取能体现话题主旨的生活中的镜头入手,写来具体、形象。
例:鸟儿在晨雾中欢快地啼鸣;溪水在山涧中快乐地流淌;微风在春意中快乐地抚摸山林;细雨在清凉中欢快地滋润着大地。朋友,看着这些,你能不动心?
我们心动,因为我们渴望快乐的生活。何来快乐?快乐源于生活中小小的满足。
点评:从自然的美景入手,引出“快乐”的话题,行文自然流畅。结构清晰,思路开阔。
五、总结式
此种开头式弥补了开头泛泛而谈的缺陷,简洁明了地提出观点。
例:快乐,是年迈的老人看到儿孙满堂时的心情;快乐,是一对恋人静静偎依在一起时的心情;快乐,是得到一本喜爱的书,吃到一颗甜甜的草莓时的心情。
快乐,就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感动。
点评:把三个有内在关联的场景构成一组排比,用一个总结句点明文章主旨。
六、逆入式
从与话题材料相反的角度入手或从反面立意,容易出新。
例:当简·爱说“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时,我笑得像根苦瓜,我就是那台毫无感情的死了的机器,头上盖着考试题织成的白布。
太夸张了吗?不!我很严肃地说,我不快乐,因为试题,因为考试,快乐成了机器上锈成粉末的螺丝钉。
点评:从反面入手,写“我不快乐”立意引题,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熟练地掌握几种开头方式,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时,下笔就能得心应手。
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是全文的总收缩。好的结尾,能收到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而且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的基本要求是:紧扣文题,自然地结束全文,能加深读者的印象和理解,做到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下面举一些范例,做为参考。
1、 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结尾。
例如: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
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
(这样的结尾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形成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 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的结尾。
例如: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发问的精神》
(这种结尾常常用在议论文中,能引起读者重视,从内心世界深深打动读者,起到相应的效果。)
3、 自然收束全文。
例如: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 ——《鞠躬尽瘁》
(文章记叙了焦裕禄禄同志的事迹,结尾只用一句话,就收缩了全文,戛然而止,能引起读者的无限感动和崇敬。)
4、 总结归纳的结尾。
例如:马克思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的勤奋学习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样的结尾能使全文变得更加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明白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5、 抒情议论的结尾。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这样因事而论,用警句结尾,发人深思。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深化文章的中心;另一方面能突显文章的意韵。)
6、 以人物或景物描写结尾。
例如: “是我的——”她气汹汹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茹志鹃《百合花》
7、 结尾扣题与开头呼应的结尾。
例如:(开头是)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地一片…… 结尾如下: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夜走灵官峡》
(这种结尾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尾呼应,让文章变得浑然一体,自成格局。)
8、 悬念尾。把故事结局留给读者思索续补,故设悬念,激起读者阅后“思”不释手,非刨根问底不可的感情涟漪,如小小说《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的结尾:
“小王科长究竟能否当选?在不久将召开的人代会上,即可见分晓。”是一举中“选”?还是“退居二线”?读者真难断分晓!
9、 再现尾。结尾像电影镜头一样再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殊身份,肖像,语言、动作等,加深读者印象,如《背影》结尾: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再现父亲买桔背影,可谓声泪俱下,引起读者共鸣。
10、 引用尾。记叙文结尾引用名诗名句,歌词俗语等,顺水“引”舟,收到一石三鸟的功效。如 《驿路梨花》引用陆游的“驿路梨花处处开”作结,使题文相映,首尾呼应,含蓄而有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升华主旨,又便于读者记诵。
11、 揭迷尾。即在浓墨重彩的文章主体部分设下“迷面”,扣读者之心,让人物“真面目”尾中展露,如《看戏》一文作者先对女主角轻盈矫捷的步伐,圆润的歌喉,珠子似的歌词,深远的回音尽情泼墨,撩拨读者追问:“台上演员何许人也?”而后笔锋一停,末尾道真相——“我们的这位艺术大师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令读者拍案叫绝,永记芳名。
12、 循环尾。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周而复始,循环演出,如何在记叙末尾作恰切安排而达到揭示中心的目的呢?试看《多收了三五斗》结尾:
“第二天,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故事一天天循环演出,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便愈演愈浓,主题突出。
13、 对话尾。言为心声,以声写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小小说《鞋》的结尾:
“军人用低沉的声音对补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托我把钱送给您,谢谢了!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答语中的“他”——补鞋匠日夜期盼来取鞋的“大个子”军人高大形象在读者的眼泪中跃然纸上。
除以上结尾方法外,还有《枣核》的“说理尾”,《羚羊木雕》的“反问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对照尾”,《普通劳动者》的“排比尾”,《连升三级》的“讽喻尾 ”,《这不是一颗流星》的“释题尾 ”,《草地晚餐》的“特写镜头尾”等等。
总之,一篇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除了能做到上述几点之外,还应该和文章的主体形成一个整体,既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从而达到浑然一体的完美的表达效果。
练习讲解:
[片断示例]一
茫茫人海,广阔天地,漫步于这热闹的人间盛世,怡情于这文化知识的摇篮,穿梭于同道中人之间,你穿着一身朴素大方的运动服,回眸毫不吝啬地给了我一个真诚的微笑,于是我知道,人群中我又多了一个朋友。
——选自《今生有你》(开头)
看电视的时候,如果一个片子的开头不能吸引人,很多观众就会“啪”的一声调换频道。怎么样,这是不是足以证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道理?写文章也一样,如果开头平淡、做作、生硬,人们就不愿意往下读,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会对全文的印象大打折扣。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文章开头来呢?我们说,好的文章开头,不仅要做到落笔扣题,也要形成一股气势,把后面的文章带动起来。具体说来,以下方法能够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一、设置场景,让人物闪亮登场。一些以记人为主或以记述人物关系为主的文章,就存在着人物“亮相”的问题。如果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生活的某个场景,伴以人物的个性化动作或语言,这时人物就有了“登台唱大戏”的机会了。比如“片断示例”中的例子,在“茫茫人海,广阔天地”这个大舞台上,主人公的穿着及“回眸”、“微笑”等动作犹如特写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下面接着写“我俩”之间的交往、写对方的真诚为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二、描画景物,让感情渗进心田。“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寄托在景物描写(实景虚景均可)之中。通过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能够迅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我奔波在人生的海洋上》一文这么开头:“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上,不知何时漂来了一位小客人——一叶浮萍。在时而风起云涌、时而阴云笼罩的大海上,小浮萍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她的身体无时不在承受着煎熬,她的心灵无时不在忍受着磨难。她天天盼,盼着有一天能漂到一个宁静的港湾。下面这个故事就真实记录着这样一叶浮萍的命运。”作者本来是要记叙自己的不幸遭遇,却先写浮萍漂在大海上的经历,借助想象中的景物渲染出飘摇不定的人生际遇,可谓创意独具,文笔生动,感人至深。
三、突出疑点,让开头爆出火花。或者针对大家公认的观点,特意提出与之相反相对的看法;或者特意提出某个问题,引发思考;或者形成矛盾冲突,造成悬念,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而欲寻其故。这样的文章开头,扣人心弦。比如《又一次考试》一文这么开头:“经过一番苦战,所有的课程终于全都考完了,同学们都大松一口气。可是,班主任突然宣布下午还要进行一场考试,还要求我们必须在下午两点钟以前到校。咳,老师到底是发了哪门子神经呢?”怎么样,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就急于想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吧?这样一来,文章的可读性就强了。
四、呈示感悟,让哲思一展其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比如排比句、比喻句、对比句、引用句等,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来,能够收到展现中心与突显文采的双重效果。当你在文章开头就读到“美与朝阳一同升起,也与月亮一同发光;美在遥远的北国与雪花齐舞,也在南方与轻风齐唱——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样的语句时,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为之一动呢?你是不是对“美”有了新的认识了呢?看来,用语含哲思的句子作开头,真是打动人心的好方法。
[片断示例]二
“你长大了,要多多锻炼自理能力!”妈妈常对我说的那句话又在我耳边响起。我一下子明白了:过分的呵护,把孩子捧在手心里,孩子得不到锻炼,对孩子其实是一种伤害。妈妈“放手”与“放心”,让我学会了自理自立,使我远离了伤害。
——选自《远离伤害》(结尾)
我国古代将精彩的文章结尾比作“豹尾”、“撞钟”,就是表明结尾要做到简洁有力,余味无穷。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少不得一个亮丽的结尾。
一、亮出高见:以深取胜
经过文章前面的铺垫、蓄势,结尾处再亮出作者经过提炼的精警语句(这个语句最好在作者动笔之前就已拟定,以统率全文的写作),以其意味厚重引人警策,发人深省。以《远离伤害》为例,文章略写了妈妈拒绝送“我”去考试,详写了“我”看到“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受到全家关心却狼狈不堪的情景,随后发出上述议论。这种结尾方式,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化主题、启人深思的良好效果。
二、敞开心扉:以情取胜
正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所以优秀作者总是善于以浓浓的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万千思绪,激发读者丰赡的情感体验。特别是结尾处,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蓄,应该抓住最后的时机,外现丰富的情感,让读者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感受艺术的张力。满分佳作《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一文,叙写了“我”对父爱的误解之后,详写了“父亲为我费力搬来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得令人感动。随后,结尾写道: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这里直抒胸臆,尽释浓情,让人倍感理解父爱、热爱父亲的亲情的涌动与炽热,令人动容。
三、悬问求解:以疑取胜
文章结尾处有意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刺激他们的阅读情绪,让他们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索、去品味,这是一种美妙的结尾方式。习作《公鸡做官记》编述了公鸡做官的经历:对属下中专心生蛋的鸡看不惯,喜欢陪自己玩乐的鸡。年终考评,竟然颠倒黑白地上报。没想到主人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过了几天,我和小白(即陪同跳舞者,笔者注)都被请到主人的面前,心里美滋滋的。怎么,主人的手里捏着一把刀?为什么呀?我才当了一年官啊,我不想死!
你,聪明的,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文章结尾,作者没有置评,而是有意向读者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问题,这样能启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陡转立止:以奇取胜
不按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安排事情的结局,结尾处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此时骤然驻足,立马回缰。这种陡然转折、戛然而止的写法,能给读者以新奇感,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佳作《知子莫如父》,通篇以大款父亲独白式的叙述方式,赞扬儿子要当警察的理想,夸奖他天生是个当警察的料:身强力壮,动作敏捷,善于交际。结尾两处写道:
哟,有人敲门,我失陪一下。嗬,说曹操曹操就到。两位警察兄弟,有急事?啥事儿?到你们那儿去?这干嘛呀,有事在这儿说不就得了,大家伙又不是外人。
啥?我儿子把别人砍成了残废正在你们那儿蹲着?
文章前面大部分都是父亲对儿子情感化的赞扬和为儿子错误行为作的辩解,结尾处奇峰突转,直指儿子的犯罪行径和可悲下场,与父亲的骄傲得意心态相比,显示出极强的讽刺意味。
参考资料: http://blog.163.com/lhz_0123k/blog/static/28378317200752494338637/
展开全部
夏天的风
一天午后,天气格外炎热,我割了大半天的稻子已累得腰酸背疼、头晕目眩了,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黏乎乎地紧贴在身上,难受得几乎令人窒息。
我直起腰来想喘口气,忽然一阵清风习习地迎面吹来,吹打着我的胸膛,叩击着我的心扉,轻吻着我的面颊,牵动着我的衣襟,渗透了每一个毛孔。好舒坦啊。我停止了劳作,伸展四肢一动不动地迎风挺立着,微闭着双眼,任这不知从何而来的风一阵一阵地拂拭。
这撩人灵魂的风,是那样温柔,那样善解人意。风力不大,但不远处大道两边的白杨树都被它鼓动起一派悦耳的飒飒声。触觉与听觉相交融,越发令人陶醉。
忙碌了一天之后,我总爱独自一人迎着风,或沿着田间的小路,或趟着浅浅的河水,漫无目的地踽踽而行。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像收藏家抚摸自己心爱的陶罐。当它吹掠过树叶和岩石的时候,也同抚摸我们的面颊时一样充满爱意。它用好听的声音安慰我们,像一个守在摇篮边的母亲轻吟夜曲。
赏析
夏季的风给人带来的愉悦。我觉得这是人们享受自然的经典之作。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风而带来的各种感觉,清爽中体会舒服,体贴中感受温馨。
风 声
"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美国诗人勃莱如是说。风声是大自然内心的絮语,是大地的长笛和洞箫。想一想,这是怎样神奇的吹奏呀,一个个音符仿佛是从一个个神秘的深渊似的胸腔发出,而整个世界就是它的乐器。它抓住檐下的风铃,抓住树木、大海和岩石,在每一件事物上吹出不同的乐音。每当这时,生活的重负,劳作的辛苦都在风中一一化解了。我似乎听到了自己体内血液流动的声音,听到了时间在耳际的呼啸奔走声。
赏析
人们听到风声时而展开的美好想象。作者通过我们熟悉的风声,展开带有艺术色彩的联想,唤起人们对这一自然想象的青睐。
逆 风
与推着人走的顺风相比,我更喜欢逆风而行。逆着风走,身边呼呼响,犹如军号阵阵,会使人产生一种激越感,那是一种奋发向上、欲罢不能的快乐。
逆着风走,看那飞卷的云头,那翻滚的绿浪,那激动的波涛,那漫天的落叶;听那森林的欢呼,那大海的咆哮,那高山的鸣响,那山雀的哀鸣,会启人深思,促人奋发,惹人共鸣,引人向前。
不要怕逆风而行,强大的风吹走的是人的软弱和慵懒,而铸成的却是坚韧的体魄,无畏的品格,豪畅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赏析
逆风中给人的启迪。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三组排比句式,使文章尽显恢弘气势。
陆地上的人喜欢究根问底,虚度很多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寻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得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去偏偏爱上了那个老巫婆。
我要叫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一直等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许多年之后我有了个绰号叫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做权力。
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
你知不知道有一种鸟没有脚的?他一生只能在天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一辈子只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时候。
遇见一个人需要1秒钟,
喜欢一个人需要1分钟,
爱上一个人需要1天,
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
我何怨之有?只恐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爱或伤害
都是活过的证据
傻瓜都一样→都不懂逃过悲伤 因为总有梦想在心上*所以甘心流浪!
莫问情缘空自恨,强求更添愁满怀.
这世上没有什么能不失去,可能有些人不信这些。所以他们失去了,他们要不停找回来,找一辈子。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有很多人之所以口若悬河,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保持沉默。
生活并不坏,坏在活得不好!
你要珍惜眼前人```我可能会离开````````````
一寸光阴匿迹,一丝惆怅消停,都能埋葬被腐蚀的心灵
人生很无奈,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留点遗憾给人生,阳光依旧灿烂!
留点遗憾给人生,世界仍然美丽!
哈一下,炫一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可能问不可能,你住在什么地方?不可能回答说,在那无能为力的梦境。
‘我们仿佛是在异乡的屋檐下因为躲雨偶然相遇,雨停了,我们又会各走各的路。’人生不过像一场雨那么短暂,我们要彼此珍惜,并让对方感觉到爱中的自由自在。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
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春天的早晨是温馨的,夏天的早晨是热烈的,秋天的早晨是宁静的,那么冬天呢?
天刚见明,我背着书包,徒步走在上学路上。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朦胧:山是白的,天是白的,水上也飘着白雾。我想摸摸这奇怪的雾,可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逃向东,一会儿逃向西……
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街上的商店已陆陆续续地开门了。我顾不得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顾不得去品尝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脚步,到学校去寻找冬天的早晨。
旭日东升,灰蒙蒙的雾似在不停地滚动,我在操场上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人头:一个、两个、三个……操场上逐渐热闹起来。瞧,那边走来了一位老教师,几个少先队员正在向他行队礼,老教师笑容满面地点头微笑……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秋天一过,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中最冷的季节。
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都成了问题。那响声响得还把熟睡的人都能够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够入睡,静静地听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样的风声……过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晨起来,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风还在吹着,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这风大得简直快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连站都快站不住了。这时,我的穿戴简直成了一个大胖子。虽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风还是一股劲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钻。这时,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种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绒服、围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还在说:“冷死了,冷死了!”
冬天还没有到来就已经这么冷了,要是冬天真的来了就不知道还要怎么冷呢!可能要把人都给冻僵了
我总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闷得出不上气,便和我姥姥出门走走。
出了门,我不禁得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这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只见上星期开得烂漫的棘树花被寒风吓得落了下来,小区的野玫瑰的刺也不像以前那样结实了,一按刺,它就掉了下来,粉红色的花瓣也纷纷落下来。
花坛上,一片片枯叶落上面,雨后成了一碗碗甘甜的泉水。走在梧桐道上,一片片梧桐叶堆在地上,北风吹来,他们像一群调皮可爱的小人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大路上,北风也在我的衣服里蹿来蹿去。
在576车站旁的几株柏树仍然毫不畏惧地挺立着,它们是那样的坚固、挺拔。校门旁摆了几株菊花,似乎给冷清的校园添加了几分活力。
校园里的水池旁几位小朋友正绕着水池嬉戏着,老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坐在水池旁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水波在荡漾着,映着四周的灯显得波光粼粼。
来到了山北的竹树旁,只见它们毅然挺立在草地上,北风吹过,它们摇了摇头,似乎不怕这冷冷的寒冬。
不知不觉中,我已站在我们家大门前,我还是看着冬天美丽的景色,迟迟不回……
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空是那样迷人。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它们越聚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眨着眼和我说话。啊!夜晚是那样的神奇,月亮刚爬上树梢,放出皎洁的光芒。夜,显得十分幽静。
这就是校园的冬天,美丽而清静的冬天。
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请看——
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在俱乐部,更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像棉花包似的。他(她)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晨练。
人工湖结上了一层很厚的冰,一些调皮的小同学在湖上嬉戏打闹,从湖面上不时地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冬天,非常寒冷。说实话,我不希望它来临,可是它来临时,我却有异样的感觉。啊,我爱冬天,因为,冬天“疾风知劲草”,我爱它的品格。
一天午后,天气格外炎热,我割了大半天的稻子已累得腰酸背疼、头晕目眩了,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黏乎乎地紧贴在身上,难受得几乎令人窒息。
我直起腰来想喘口气,忽然一阵清风习习地迎面吹来,吹打着我的胸膛,叩击着我的心扉,轻吻着我的面颊,牵动着我的衣襟,渗透了每一个毛孔。好舒坦啊。我停止了劳作,伸展四肢一动不动地迎风挺立着,微闭着双眼,任这不知从何而来的风一阵一阵地拂拭。
这撩人灵魂的风,是那样温柔,那样善解人意。风力不大,但不远处大道两边的白杨树都被它鼓动起一派悦耳的飒飒声。触觉与听觉相交融,越发令人陶醉。
忙碌了一天之后,我总爱独自一人迎着风,或沿着田间的小路,或趟着浅浅的河水,漫无目的地踽踽而行。风,轻轻地抚摸着我,像收藏家抚摸自己心爱的陶罐。当它吹掠过树叶和岩石的时候,也同抚摸我们的面颊时一样充满爱意。它用好听的声音安慰我们,像一个守在摇篮边的母亲轻吟夜曲。
赏析
夏季的风给人带来的愉悦。我觉得这是人们享受自然的经典之作。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洋溢在字里行间。因为风而带来的各种感觉,清爽中体会舒服,体贴中感受温馨。
风 声
"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美国诗人勃莱如是说。风声是大自然内心的絮语,是大地的长笛和洞箫。想一想,这是怎样神奇的吹奏呀,一个个音符仿佛是从一个个神秘的深渊似的胸腔发出,而整个世界就是它的乐器。它抓住檐下的风铃,抓住树木、大海和岩石,在每一件事物上吹出不同的乐音。每当这时,生活的重负,劳作的辛苦都在风中一一化解了。我似乎听到了自己体内血液流动的声音,听到了时间在耳际的呼啸奔走声。
赏析
人们听到风声时而展开的美好想象。作者通过我们熟悉的风声,展开带有艺术色彩的联想,唤起人们对这一自然想象的青睐。
逆 风
与推着人走的顺风相比,我更喜欢逆风而行。逆着风走,身边呼呼响,犹如军号阵阵,会使人产生一种激越感,那是一种奋发向上、欲罢不能的快乐。
逆着风走,看那飞卷的云头,那翻滚的绿浪,那激动的波涛,那漫天的落叶;听那森林的欢呼,那大海的咆哮,那高山的鸣响,那山雀的哀鸣,会启人深思,促人奋发,惹人共鸣,引人向前。
不要怕逆风而行,强大的风吹走的是人的软弱和慵懒,而铸成的却是坚韧的体魄,无畏的品格,豪畅的情怀,远大的志向。
赏析
逆风中给人的启迪。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作者用了三组排比句式,使文章尽显恢弘气势。
陆地上的人喜欢究根问底,虚度很多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迟来,夏天担心冬天的将至。所以你们不停到处去寻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得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白雪公主,人人都爱上了白雪公主,而我去偏偏爱上了那个老巫婆。
我要叫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一直等你,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总会有这样一个人。
许多年之后我有了个绰号叫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做权力。
说好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行。
你知不知道有一种鸟没有脚的?他一生只能在天上飞来飞去,飞累了就在风里睡觉,一辈子只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时候。
遇见一个人需要1秒钟,
喜欢一个人需要1分钟,
爱上一个人需要1天,
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
我何怨之有?只恐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爱或伤害
都是活过的证据
傻瓜都一样→都不懂逃过悲伤 因为总有梦想在心上*所以甘心流浪!
莫问情缘空自恨,强求更添愁满怀.
这世上没有什么能不失去,可能有些人不信这些。所以他们失去了,他们要不停找回来,找一辈子。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有很多人之所以口若悬河,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保持沉默。
生活并不坏,坏在活得不好!
你要珍惜眼前人```我可能会离开````````````
一寸光阴匿迹,一丝惆怅消停,都能埋葬被腐蚀的心灵
人生很无奈,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它不一样。
留点遗憾给人生,阳光依旧灿烂!
留点遗憾给人生,世界仍然美丽!
哈一下,炫一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可能问不可能,你住在什么地方?不可能回答说,在那无能为力的梦境。
‘我们仿佛是在异乡的屋檐下因为躲雨偶然相遇,雨停了,我们又会各走各的路。’人生不过像一场雨那么短暂,我们要彼此珍惜,并让对方感觉到爱中的自由自在。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冬天到了,寒流也来了,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外衣。
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
下雪了,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不一会儿,地上、树上、房顶上都变成白色的了。
春天的早晨是温馨的,夏天的早晨是热烈的,秋天的早晨是宁静的,那么冬天呢?
天刚见明,我背着书包,徒步走在上学路上。天和地的界限是那么朦胧:山是白的,天是白的,水上也飘着白雾。我想摸摸这奇怪的雾,可它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逃向东,一会儿逃向西……
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街上的商店已陆陆续续地开门了。我顾不得去欣赏琳琅满目的商品,也顾不得去品尝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食品,加快脚步,到学校去寻找冬天的早晨。
旭日东升,灰蒙蒙的雾似在不停地滚动,我在操场上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人头:一个、两个、三个……操场上逐渐热闹起来。瞧,那边走来了一位老教师,几个少先队员正在向他行队礼,老教师笑容满面地点头微笑……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黄昏的雪,深切切的,好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雪花形态万千、晶莹透亮,好象出征的战士,披着银色的盔甲,又像是一片片白色的战帆在远航……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雪后,那绵绵的白雪装饰着世界,琼枝玉叶,粉装玉砌,皓然一色,真是一派瑞雪丰年的喜人景象。
我爱白雪,我爱雪景,我更爱冬天。冬天是心灵的年轮。冬天,虽然十分寒冷,但是它有着无可比拟的温馨和希望。
秋天一过,就是冬天了。冬天是四季中最冷的季节。
冬天还没有到,可是天气已经冷得不行了。狂风吹得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了。晚上我睡在床上,听见外面的风呼呼地吹,好像老虎在怒吼。狂风吹得我家的窗户发出了“砰砰砰”的响声,害得那些老年人睡觉都成了问题。那响声响得还把熟睡的人都能够吵醒。我也久久不能够入睡,静静地听着那考老虎怒吼一样的风声……过了很久很久,我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早晨起来,我走到屋子外面,那风还在吹着,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这风大得简直快要把我吹倒了,害得我连站都快站不住了。这时,我的穿戴简直成了一个大胖子。虽然,我穿得那么多那么厚,可是,那风还是一股劲地往我的身子里面钻。这时,我看到路上的行人全都拿出了各种抵御寒冷的武器,什么棉衣,棉大衣、羽绒服、围巾、帽子……可是,有一些人嘴里还在说:“冷死了,冷死了!”
冬天还没有到来就已经这么冷了,要是冬天真的来了就不知道还要怎么冷呢!可能要把人都给冻僵了
我总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闷得出不上气,便和我姥姥出门走走。
出了门,我不禁得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这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只见上星期开得烂漫的棘树花被寒风吓得落了下来,小区的野玫瑰的刺也不像以前那样结实了,一按刺,它就掉了下来,粉红色的花瓣也纷纷落下来。
花坛上,一片片枯叶落上面,雨后成了一碗碗甘甜的泉水。走在梧桐道上,一片片梧桐叶堆在地上,北风吹来,他们像一群调皮可爱的小人蹦蹦跳跳地跑到了大路上,北风也在我的衣服里蹿来蹿去。
在576车站旁的几株柏树仍然毫不畏惧地挺立着,它们是那样的坚固、挺拔。校门旁摆了几株菊花,似乎给冷清的校园添加了几分活力。
校园里的水池旁几位小朋友正绕着水池嬉戏着,老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坐在水池旁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水波在荡漾着,映着四周的灯显得波光粼粼。
来到了山北的竹树旁,只见它们毅然挺立在草地上,北风吹过,它们摇了摇头,似乎不怕这冷冷的寒冬。
不知不觉中,我已站在我们家大门前,我还是看着冬天美丽的景色,迟迟不回……
抬头望去,深蓝色的天空是那样迷人。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它们越聚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眨着眼和我说话。啊!夜晚是那样的神奇,月亮刚爬上树梢,放出皎洁的光芒。夜,显得十分幽静。
这就是校园的冬天,美丽而清静的冬天。
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请看——
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在俱乐部,更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像棉花包似的。他(她)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晨练。
人工湖结上了一层很厚的冰,一些调皮的小同学在湖上嬉戏打闹,从湖面上不时地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冬天,非常寒冷。说实话,我不希望它来临,可是它来临时,我却有异样的感觉。啊,我爱冬天,因为,冬天“疾风知劲草”,我爱它的品格。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绿 作者:·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便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赏析: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
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平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便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赏析:
《绿》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游记散文《温州的踪迹》里的一篇,作于1924年2月8日,是一篇贮满诗意的美文。文章不仅取题为《绿》,也用“绿”自然地将全文勾连在一起。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
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平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参考资料: 山间溪流的休闲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推荐给你《诗经》的一个名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白露为霜”给我们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我们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 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本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我们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是这样的: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沚。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白露为霜”给我们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我们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 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本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我们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是这样的: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核舟记>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身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者五,为窗者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者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子详瞩既毕,诧曰:嘻!技亦灵怪矣哉!庄、列所载,称惊犹鬼神者良多,然谁有游削于不寸之质,而须麋了然者?假有人焉,举我言以复于我,我必疑其诳。乃今亲睹之。繇斯以观,棘刺之端,未必不可为母猴也。嘻!技亦灵怪矣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