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二的成语大全
1、二话不说
[ èr huà bù shuō ]
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出 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2、二三君子
[ èr sān jūn zǐ ]
犹二三子。
出 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释义: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公子又会是谁?这实在是上天立他为君,而他们这些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骗吗?
3、二三其德
[ èr sān qí dé ]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出 处:《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释义: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4、二心两意
[ èr xīn liǎng yì ]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 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释义:天上地上的神,用心是相同的。百姓无礼,就加以罪名实行惩罚,天地之神不会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的情况。
5、二八佳人
[ èr bā jiā rén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出 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释义:(前来陪酒的)年方十六的俏丽女子用小马拉香车送来了,与美女饮着名贵的好酒,乘着醉意高声唱起了《渭城曲》。
一二二一、
不二法门、
隔二偏三、
二缶锺惑、
忠贞不二、
不二之老、
二三君子、
二三其德、
一而二,二而一、
二旬九食、
三占从二、
口不二价、
二心两意、
三言二语、
百二金瓯、
有一无二、
十二金牌、
一差二误、
尊无二上、
一差二错、
十二万分、
誓无二志、
五男二女、
狐不二雄、
国无二君、
一清二白、
二八佳人、
连二赶三、
一清二楚
推荐于201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