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异同点?
展开全部
一、相同点:
1、都是脱氧核糖核酸的长链,具有双螺旋结构;
2、都是由DNA到RNA;
3、都需要相关的酶系统。
二、不同点:
1、包含物质不同
真核生物基因组指一个物种的单倍体染色体组(1n)所含有的一整套基因。还包括叶绿体、线粒体的基因组。
原核生物一般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其上所含有的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2、DNA分子作用不同
原核DNA分子的绝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转录,这与真核DNA的冗余现象不同。
3、组成不同
真核基因组都是由DNA序列组成,原核基因组还有可能由RNA组成,如RNA病毒。
4、前进能力来源不同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δ的高前进能力来自于RF-C蛋白与PCNA蛋白的互相作用。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II的前进能力来自与γ复合体(夹钳装载机)与β亚基二聚体(β夹钳)的相互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真核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核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合成
![](https://ecmc.bdimg.com/public03/b4cb859ca634443212c22993b0c87088.png)
2024-08-13 广告
欢迎来电咨询:13051765615 杨经理简介:转铁蛋白又称为血清转铁蛋白、β-1 金属结合球蛋白、TF。转铁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是一种铁结合血浆糖蛋白,负责运载由消化管吸收的铁和由红细胞降解释放的铁,以三价铁复合物(Tf-Fe3+)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知禾提供
展开全部
1.起始复合物形成所需的蛋白质因子的差异
原核生物起始因子主要有IF1,IF2,IF3等3种,而真核生物就目前所知,起始因子就有9种左右,其中eIF2由3个亚基组成,而elF4按其参与复合物的作用不同区分为4A,4B,4C,4E,4F.而形成的复合物4F称为帽子结构因子elF4E与mRNA帽子结构结合.
2.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的次序差异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德尔起始过程分为三步: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小亚基40s核糖体首先与起始因子elF3和elF4C结合生成43s核糖体复合物,然后再与elF2•GTP•Met-tRNAi复合物结合形成43s前起始复合物.而原核生物在起始因子IF1、IF2、IF3和GTP促使下形成复合物后,与mRNA结合生成复合物再与fMet-TrnafMet 结合生成30s前起始复合物.
2)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真核生物43s前起始复合物与mRNA结合成48s前起始复合物.mRNA复合物含有CPB1,elF4A、elF4B和elF4F.在有ATP条件下,这些因子一起生成复合物.原核生物无此步骤.
3)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48s前起始复合物生成后,在延长因子elF5作用下,释放出elF2 •••••GDP •Pi和elF3,elF4C,接着60s大亚基核糖体便与小亚基结合而生成80s起始复合物.
3.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肽链延长,由延长因子EF1α、EF1βγ作用下进行的.EF1α与GTP,氨基酰-t RNA形成复合物,促使氨酰-t RNA进入核糖体.EF1βγ催化GDP与GTP交换,利于EF1α循环利用.而移位是由EF2作用进行的,相当于原核生物的EF-G,它催化GTP水解和驱动氨基酰-t RNA从A位移到P位.
终止过程由释放因子RF识别UAA或UAG或UGA终止密码.它使肽酰基转移酶变构成具有水解肽酰基与t RNA之间的酯键,释放出新合成的肽链,在终止过程中需GTP供能.而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分别由RF1和RF2识别.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非常相似,除因子的种类和名称不同外,没有更明显的差别.
原核生物起始因子主要有IF1,IF2,IF3等3种,而真核生物就目前所知,起始因子就有9种左右,其中eIF2由3个亚基组成,而elF4按其参与复合物的作用不同区分为4A,4B,4C,4E,4F.而形成的复合物4F称为帽子结构因子elF4E与mRNA帽子结构结合.
2.起始复合物形成过程的次序差异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德尔起始过程分为三步: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1)43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小亚基40s核糖体首先与起始因子elF3和elF4C结合生成43s核糖体复合物,然后再与elF2•GTP•Met-tRNAi复合物结合形成43s前起始复合物.而原核生物在起始因子IF1、IF2、IF3和GTP促使下形成复合物后,与mRNA结合生成复合物再与fMet-TrnafMet 结合生成30s前起始复合物.
2)48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真核生物43s前起始复合物与mRNA结合成48s前起始复合物.mRNA复合物含有CPB1,elF4A、elF4B和elF4F.在有ATP条件下,这些因子一起生成复合物.原核生物无此步骤.
3)80s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48s前起始复合物生成后,在延长因子elF5作用下,释放出elF2 •••••GDP •Pi和elF3,elF4C,接着60s大亚基核糖体便与小亚基结合而生成80s起始复合物.
3.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肽链延长,由延长因子EF1α、EF1βγ作用下进行的.EF1α与GTP,氨基酰-t RNA形成复合物,促使氨酰-t RNA进入核糖体.EF1βγ催化GDP与GTP交换,利于EF1α循环利用.而移位是由EF2作用进行的,相当于原核生物的EF-G,它催化GTP水解和驱动氨基酰-t RNA从A位移到P位.
终止过程由释放因子RF识别UAA或UAG或UGA终止密码.它使肽酰基转移酶变构成具有水解肽酰基与t RNA之间的酯键,释放出新合成的肽链,在终止过程中需GTP供能.而原核生物的终止密码分别由RF1和RF2识别.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肽链延长和终止过程非常相似,除因子的种类和名称不同外,没有更明显的差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