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总害怕做决定 各种犹豫不决
2017-04-27
展开全部
一个人一生中要面临无数次的选择,许多人几乎在每一次选择中都会犹豫不决,特别是在做出一个重要选择时,更是十分艰难,甚至是痛苦的。因为既然有选择,就必然有放弃,有时会为割舍不下的放弃而遗憾、后悔,成为一道笼罩在心头的阴影长时间挥之不去。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高考选报专业时遇到了困难,直到填报志愿结束的最后一刻才匆忙做出决定,此后一直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在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发展的很好,按说他应该庆幸当初的选择了,实际上他也认为这个选择是不错的,但偶尔还是禁不住说:“如果选择了另一个专业或许会更好。”我说,那只是“或许”,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可是现在已经证明了你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你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听了我的话,他说:“你说得对,我现在也这么看。”从此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现在的表现与以后的发展并不能等同看待,同时影响选择的外部因素很多很复杂,这些因素会随时变化,即使我们认为选择是正确的,但我们很难说过了若干时间此选择一定优于彼选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都无法再来一次,后悔是毫无用处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这种态度:选择前认真,选择后决不后悔。
在我们家,孩子的事大都由他们自己做决定,我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准确的背景资料,我告诉他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原则:一、以51%作为选择标准;二、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的选择,而且两者选择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这种选择无疑是困难的。按照上述原则,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了49%。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时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49%已经变成了零,不必再为它费心思,而应当全力以赴地去筹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
我还给女儿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把各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一列出来,然后根据经验或个人偏好,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个因素加上一个权重,也就是给出一个系数,再根据分别给两个对象一个分值,权重乘以分值就是被选对象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把各种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两个备选对象的总得分,总分高者自然就是最后的选择。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可以按照权重大小或按照得分高低的顺序重新排列各个因素等。当然,使用这个模型未必真能对正确选择有什么帮助,但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安慰,“你看,我的选择是有‘理论’依据的!”我当时告诉女儿这个模型,只是当做一个游戏而已。这个原则对于女儿作出重要选择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是否下决心在家自学;高中是否找一所外地学校;报考人大还是北大等问题,都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但按照上述原则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不能保证用这个原则作出的决定一定是最佳的,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来证明某个方案最佳,但习惯了这种思考方式,既可以避免犹豫不决,又能够在作出重要决定后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在用这个原则进行选择时还有一个“眼光”问题。比如我在决定要对女儿采取自然教育的方法时就有一个现时和长远的问题,从短期和局部(仅从考试成绩的角度)看也许应试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但从孩子的全面提高和长远发展考虑,自然教育无疑更加可取。但对于一些日常小事,则不必牛刀宰鸡,尽可以随你高兴了。比如拿十快钱一顶帽子还是一副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自己满意就行。据说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
既要善于选择,还要学会放弃,这在经济学中叫做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把作出一个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决策的机会成本,在K.E.凯斯和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机会成本作出了以下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比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一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如果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他就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比尔和科琳(书中假想的两个飞机失事中幸存的驾驶员,他们落在一个荒岛上)会偶尔决定休息一下,躺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收益是免费的,他们不必为这一支付货币。然而实际上,它具有机会成本,躺在阳光下意味着花费时间,否则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情。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有时是有益的。”我们在作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或者是“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当你要作出一个决定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好一些”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通过这样的思考方法的锻炼,可以使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至于专家们所热衷的“数学模型”,则另当别论了。
(此为转贴)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高考选报专业时遇到了困难,直到填报志愿结束的最后一刻才匆忙做出决定,此后一直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在孩子已经大学毕业而且发展的很好,按说他应该庆幸当初的选择了,实际上他也认为这个选择是不错的,但偶尔还是禁不住说:“如果选择了另一个专业或许会更好。”我说,那只是“或许”,包含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可是现在已经证明了你当初选择的正确性,你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听了我的话,他说:“你说得对,我现在也这么看。”从此再没有提过这件事。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现在的表现与以后的发展并不能等同看待,同时影响选择的外部因素很多很复杂,这些因素会随时变化,即使我们认为选择是正确的,但我们很难说过了若干时间此选择一定优于彼选择,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选择都无法再来一次,后悔是毫无用处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这种态度:选择前认真,选择后决不后悔。
在我们家,孩子的事大都由他们自己做决定,我们提供尽可能全面的准确的背景资料,我告诉他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选择原则:一、以51%作为选择标准;二、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假定一件事属于非此即彼的二者择一的选择,而且两者选择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这种选择无疑是困难的。按照上述原则,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就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它,这就是所谓的51%原则。 选择了一个,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就意味着失去了49%。有得必有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时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49%已经变成了零,不必再为它费心思,而应当全力以赴地去筹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
我还给女儿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把各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一列出来,然后根据经验或个人偏好,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个因素加上一个权重,也就是给出一个系数,再根据分别给两个对象一个分值,权重乘以分值就是被选对象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把各种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两个备选对象的总得分,总分高者自然就是最后的选择。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可以按照权重大小或按照得分高低的顺序重新排列各个因素等。当然,使用这个模型未必真能对正确选择有什么帮助,但可以作为一种心理安慰,“你看,我的选择是有‘理论’依据的!”我当时告诉女儿这个模型,只是当做一个游戏而已。这个原则对于女儿作出重要选择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是否下决心在家自学;高中是否找一所外地学校;报考人大还是北大等问题,都似乎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但按照上述原则问题就变得非常简单了。不能保证用这个原则作出的决定一定是最佳的,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一个准确的评判标准来证明某个方案最佳,但习惯了这种思考方式,既可以避免犹豫不决,又能够在作出重要决定后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在用这个原则进行选择时还有一个“眼光”问题。比如我在决定要对女儿采取自然教育的方法时就有一个现时和长远的问题,从短期和局部(仅从考试成绩的角度)看也许应试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但从孩子的全面提高和长远发展考虑,自然教育无疑更加可取。但对于一些日常小事,则不必牛刀宰鸡,尽可以随你高兴了。比如拿十快钱一顶帽子还是一副手套都无关大局,只要你自己满意就行。据说印度人在兜里的钱仅够吃一顿饭或看一场电影时,他会毫不犹豫的决定饿着肚子去看电影,谁能说他的决定不对呢?
既要善于选择,还要学会放弃,这在经济学中叫做机会成本。经济学中,把作出一个选择或决策时所放弃的东西称为这一决策的机会成本,在K.E.凯斯和R.C.费尔合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对机会成本作出了以下描述:“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在于,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比如时间问题,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必须在此约束一下生活。“看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如果你用同样多的钱和时间所能够做的其他事情的价值;大学教育的部分成本是你从事全日制工作所能得到的收入;假使你的邻居今天要修剪他的草坪,他就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动物园,而这正是修剪草坪的机会成本;比尔和科琳(书中假想的两个飞机失事中幸存的驾驶员,他们落在一个荒岛上)会偶尔决定休息一下,躺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收益是免费的,他们不必为这一支付货币。然而实际上,它具有机会成本,躺在阳光下意味着花费时间,否则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的事情。在制定日常决策中,考虑一下机会成本有时是有益的。”我们在作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
在实际生活中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或者是“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当你要作出一个决定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好一些”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通过这样的思考方法的锻炼,可以使孩子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至于专家们所热衷的“数学模型”,则另当别论了。
(此为转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