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进行环境的创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幼儿是否有兴趣自愿参与区域活动,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在区域里是否能够获得个体的自主的发展等等。如何创设一个美观有序、尊重幼儿发展差异的、支持幼儿持续发展的属于幼儿自己的区域活动环境?如何使班级里的区域成为幼儿乐意参加的个性化学习的快乐天地?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
一、区域环境创设中的空间规划
区域活动把活动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各种空间是促进幼儿交往、促进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催化剂,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
(一)区域的数量
区域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少则会造成活动拥挤的现象,如:娃娃家人数过多则容易引起角色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区域数量过多则会出现区域的人数太少,幼儿之间缺乏交往合作,或造成区域活动空间太小,使得各区域间易互相干扰。因此,一般设置5~7个区域为宜。
(二)区域的划分
结合区角活动,首先,我们把教室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其次,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如:利用一些矮柜,图书架等作为区域之间的隔墙,使每个区域有家的感觉,各区域既保持通畅又互不干扰。再次,设置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主题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在大班的“春夏秋冬”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在秋天的季节背景下,设置了“有趣的虫子”“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水果店”等活动区域。多区多种内容,是按照多个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垒高属于建构区,阅读、讲故事属于语言区,时装表演属于表演区,绘画剪纸属于美工区。
(三)区域活动格局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橱柜、桌面等室内空间和走廊等室外空间,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格局。如:用橱柜、矮柜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和叶子让幼儿制作、粘贴成门帘,以分隔益智区和美工区。我们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将“划龙舟”“抬轿子”等比较热闹的区域设置在教室外,以免干扰教室内各区域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和谐、宁静的氛围。
二、区域环境创设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操作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操作材料,是区域游戏开展的物质基础。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以下几种策略。
(一)不断替换和更新材料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中班“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好轮廓的水果、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涂画水果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菠萝,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猕猴桃。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二)提供有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
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应的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如在“苹果与橘子”主题活动中,首先,把不同水果放入不同水果盒子里,边放边说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特征;其次,把不同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应点数的盒子里。再次,把不同点数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对应点数的盒子里。
(三)提供可以与幼儿互动的材料
材料一般蕴涵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与物体相互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我们在探索区增加了“沉与浮”的实验,并为幼儿提供了纸、回形针、玻璃、橡皮泥、铁块、海绵、橡皮、木头等材料。幼儿在自己动手记录和探索中,发现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这引发了他们对沉与浮的兴趣。再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两个粗细一样的杯子和两个粗细不一样的杯子。幼儿在反复玩倒水的游戏中发现:一样多的水在粗细不同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不同;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里的水看似不一样多,倒进相同的两个杯子里却是一样多,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了解了液体容积守恒的概念。
三、区域环境创设的幼儿本位体现
区域是幼儿非常喜欢去的一个场所,因为这里很多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选择、自我的游戏,还有自己的成果。
在区域游戏内外的环境布置中要尽量体现幼儿本位。布置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一般有三类:
1.幼儿的作品展示。
幼儿在区域中的作品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平面的可以张贴,立体的可以陈列在桌柜上,摆放的、建构的可以拍摄图象。这样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这些能激发幼儿持续参与活动的愿望。
2.暗示引导幼儿的图文。如:服装设计区可以张贴幼儿收集来的时装式样,汽车城可以挂上师幼共同收集的汽车图片,美工区里张贴上折纸的图示……这些是他们收集的、关注的、支持他们学习游戏的环境展示。都和他们的游戏息息相关的,同样也是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元素。
3.幼儿的设计图纸或规则标志。区域的规则是小朋友自己商定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醒大家遵守规则,幼儿自己画了标志放在了区域里。
四、区域环境中氛围的营造。
例1:在区域活动“扬州工艺坊”中,教师根据扬州工艺创设了剪纸铺、玉器坊、漆器室三个游戏区。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操作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教师在背景墙上布置了亲手制作的漆器、玉器、剪纸作品。一来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二来可以帮助、提示能力较弱的孩子,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提升能力。
例2:又如区域活动“木偶小剧场”中,教师制作了屏风,以便在表演过程中遮住孩子的身体,增加表演时的趣味性、神秘感。并且由于孩子年龄小,多人合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便将故事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按顺序张贴在背景墙上,可以帮助忘记台词的孩子回忆、表演。
例3:再如“淮扬风味馆”内,教师准备了自制美食(手工制作),张贴了醒目的淮扬特产图片,上面写着名称价格。这样的布置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游戏着,仿佛自己就是饭店的小厨师亦或是即将大饱口福的美食家。
以上的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再现部分生活场境,让幼儿游戏时的情境更加逼真,角色意识更加强烈,实践操作更加深入,活动效果更加突出。
区域游戏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可以优化对幼儿自我学习的服务,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一、区域环境创设中的空间规划
区域活动把活动室的空间划分成几个活动区角,各种空间是促进幼儿交往、促进探索型主题开展的催化剂,若空间没有适当的分隔,则容易使幼儿感到杂乱无序,从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设置科学、合理的区域分隔,建构丰富的区域布局,是区域设置中一定要考虑的。
(一)区域的数量
区域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如果区域数量过少则会造成活动拥挤的现象,如:娃娃家人数过多则容易引起角色的分配不均而争吵;区域数量过多则会出现区域的人数太少,幼儿之间缺乏交往合作,或造成区域活动空间太小,使得各区域间易互相干扰。因此,一般设置5~7个区域为宜。
(二)区域的划分
结合区角活动,首先,我们把教室设计、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其次,充分利用材料,使各个区域活动相对独立而又开放。如:利用一些矮柜,图书架等作为区域之间的隔墙,使每个区域有家的感觉,各区域既保持通畅又互不干扰。再次,设置多区单一内容或是多区多种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主题内容设置多个活动区域,如:在大班的“春夏秋冬”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在秋天的季节背景下,设置了“有趣的虫子”“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果园”“水果店”等活动区域。多区多种内容,是按照多个活动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如:垒高属于建构区,阅读、讲故事属于语言区,时装表演属于表演区,绘画剪纸属于美工区。
(三)区域活动格局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橱柜、桌面等室内空间和走廊等室外空间,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区域活动格局。如:用橱柜、矮柜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花和叶子让幼儿制作、粘贴成门帘,以分隔益智区和美工区。我们充分利用室外空间,将“划龙舟”“抬轿子”等比较热闹的区域设置在教室外,以免干扰教室内各区域的活动,有利于形成和谐、宁静的氛围。
二、区域环境创设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操作材料,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操作材料,是区域游戏开展的物质基础。教师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上,应注意以下几种策略。
(一)不断替换和更新材料
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材料,会使幼儿失去兴趣,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先投放一部分材料,在观察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减弱时,再投入一些新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推动主题的不断深入和开展。如在中班“秋天”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材料,有树叶、画好轮廓的水果、水粉颜料、毛笔等。刚开始,幼儿对印树叶、涂画水果很感兴趣,涂上颜料拓印在纸上,再贴上各种画好的水果,后来他们的兴趣逐渐减弱,该区的幼儿也越来越少,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我们投放了新的活动材料:小材料筐、皱纹纸、扭扭棒、报纸、毛线等,幼儿对新材料产生了兴趣,有的用蜡笔描画树叶,有的用皱纹纸粘贴菠萝,有的把毛线剪碎粘贴猕猴桃。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幼儿充分发挥想象,用树叶粘贴、添画出了富有童趣的动物、人物、房子等各种画面。
(二)提供有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
材料的提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主题开展的情况和幼儿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提供相应的层次性或递进性的材料。如在“苹果与橘子”主题活动中,首先,把不同水果放入不同水果盒子里,边放边说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特征;其次,把不同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应点数的盒子里。再次,把不同点数的水果棒棒糖分到相对应点数的盒子里。
(三)提供可以与幼儿互动的材料
材料一般蕴涵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在动手、动脑中与物体相互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且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我们在探索区增加了“沉与浮”的实验,并为幼儿提供了纸、回形针、玻璃、橡皮泥、铁块、海绵、橡皮、木头等材料。幼儿在自己动手记录和探索中,发现有的东西会沉,有的东西会浮,这引发了他们对沉与浮的兴趣。再如,在益智区,我们提供了两个粗细一样的杯子和两个粗细不一样的杯子。幼儿在反复玩倒水的游戏中发现:一样多的水在粗细不同的杯子里水位的高低不同;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里的水看似不一样多,倒进相同的两个杯子里却是一样多,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了解了液体容积守恒的概念。
三、区域环境创设的幼儿本位体现
区域是幼儿非常喜欢去的一个场所,因为这里很多东西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选择、自我的游戏,还有自己的成果。
在区域游戏内外的环境布置中要尽量体现幼儿本位。布置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一般有三类:
1.幼儿的作品展示。
幼儿在区域中的作品一定要在环境中展示出来,平面的可以张贴,立体的可以陈列在桌柜上,摆放的、建构的可以拍摄图象。这样一方面是对幼儿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让幼儿体验成就感的重要途径,这些能激发幼儿持续参与活动的愿望。
2.暗示引导幼儿的图文。如:服装设计区可以张贴幼儿收集来的时装式样,汽车城可以挂上师幼共同收集的汽车图片,美工区里张贴上折纸的图示……这些是他们收集的、关注的、支持他们学习游戏的环境展示。都和他们的游戏息息相关的,同样也是属于幼儿自己的环境元素。
3.幼儿的设计图纸或规则标志。区域的规则是小朋友自己商定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醒大家遵守规则,幼儿自己画了标志放在了区域里。
四、区域环境中氛围的营造。
例1:在区域活动“扬州工艺坊”中,教师根据扬州工艺创设了剪纸铺、玉器坊、漆器室三个游戏区。由于年龄特点,自主操作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教师在背景墙上布置了亲手制作的漆器、玉器、剪纸作品。一来起到了美观的作用,二来可以帮助、提示能力较弱的孩子,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提升能力。
例2:又如区域活动“木偶小剧场”中,教师制作了屏风,以便在表演过程中遮住孩子的身体,增加表演时的趣味性、神秘感。并且由于孩子年龄小,多人合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便将故事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按顺序张贴在背景墙上,可以帮助忘记台词的孩子回忆、表演。
例3:再如“淮扬风味馆”内,教师准备了自制美食(手工制作),张贴了醒目的淮扬特产图片,上面写着名称价格。这样的布置能够充分的调动孩子的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的游戏着,仿佛自己就是饭店的小厨师亦或是即将大饱口福的美食家。
以上的这些都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再现部分生活场境,让幼儿游戏时的情境更加逼真,角色意识更加强烈,实践操作更加深入,活动效果更加突出。
区域游戏的开展,对每个幼儿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可以优化对幼儿自我学习的服务,让我们创设最优化的环境,使之更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