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qsmm
2018-03-31 · TA获得超过26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8.3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12.8亿
展开全部
新授课主要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在教学过程中,练习是一个比不可少的环节,是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如何优化新授课练习设计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新授课教学中,教师紧扣教学环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
一、准备练习
一般情况下,在新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一种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组,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种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一只地分散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思想上的准备。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以设计两组题:比一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快?
A组:①73×35+73×65 B组:①73×(35+65)
②98×101+2×98 ②98×(101+2)
③135×45+135×55 ③135×(45+55)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涨,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关注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从而增强他们数学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二、探究性练习
“自主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解决新问题的一种自主学习活动。“探究性练习”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数学课上,学生不应是进行专项训练的机器,而应是认知过程的探究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通过动口、动脑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从已知到新知的转化,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在“三角形内角和”新课授课中,我设计一下练习:
1、量一量。让学生分别量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然后把三个内角相加。
2、折一折。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在一起。如图:
3、拼一拼。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如图: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或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此设计是运用整体思想,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反馈练习
讲解新知识要安排巩固练习,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教师紧紧围绕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通常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基础题——砭变式题——提高题,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设计了下面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题
25÷5=90÷18=5
250÷50=900÷180=( )
2500÷500=9000÷1800=( )
25÷5=90÷18=( )
250÷50=270÷54=( )
2、变式题
700÷20=35
70÷( )=35
( )÷200=35
3、提高题
54÷3=( )÷2=162÷( )=( )÷( )
这样的练习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实现新知识的“内化”,达到进一步理解巩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
4、拓展性练习
拓展性练习既是知识“内化”过程的延续,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途径。在新授课教学中,设计一些拓展性练习,可以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堂上吃得饱,吃得好。而其它学生也因此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学到的知识能灵活运用。
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后,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这样的设计,沟通学生小数乘法知识间的相互练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学生数学素质持续和谐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