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减数分裂知识既是该单元的重难点,也是全书的重难点,它在生物学学习和高考测试中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故必须花大力气复习好减数分裂内容。
1. 知识储备
(1)充分认识有丝分裂的基础性,而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
(2)深化和拓展减数分裂的部分知识,适应并攻克测试题和高考题中难度较大的题目。
①配子减数分裂
配子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教材中介绍的减数分裂就是这种类型)。重点放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上,尤其要弄清“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I前期的四分体阶段和减I后期。四分体阶段往往发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等位基因的互换,打破基因间的旧连锁,建立新的连锁,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在减I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也实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这样就为以后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的迁移和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应注意的问题是:DNA的复制发生在减I前的间期,而不能说发生在减数分裂的间期;减II过程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因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细胞内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而减I之后,同源染色体就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次级性母细胞中就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因此减II过程和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这与有丝分裂类似,因此只能说减II类似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
孢子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孢子的过程中,该知识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遗传的内容联系密切。若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些问题就不能顺利分析解答。如推算胚核和胚乳核的基因型就涉及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要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是如何形成的。
花药中产生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4个孢子(花粉粒)4个成熟的花粉粒(各有1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8个精子(每1个花粉粒萌发产生2个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精子)。
胚珠中产生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4个大孢子(其中3个退化,1个发育)8核胚囊(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③假减数分裂
如雄蜂(单性生殖孤雌生殖产生)的精原细胞象征性地进行减数分裂的2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有核、1个无核的大小两个细胞。无核的小细胞退化,有核的大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配,含细胞质较多的子细胞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子细胞退化。因此雄蜂的体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均为16条,通过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并没减少一半。1个初级精母细胞连续分裂2次只产生1个精子,而不是4个精子,这都与正常的减数分裂不一样。
(3)彻底搞清“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数的变化。
①表解“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数的变化。
②图(一)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
③图(二)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
④性原细胞自身的繁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⑤减I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基因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故基因重组发生在减I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和减I后期;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⑥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突变)和减I前的间期(有性生殖细胞突变)DNA复制时。
⑦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这也是减I的最主要特点;而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移向两极则是减II的主要特点。
⑧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依据是:a. 染色体数的奇偶性;b. 有无同源染色体;c. 有无染色单体;d. 着丝点的位置。
⑨细胞分裂中的“三中”和“三后”(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不均等分裂是区别第一极体、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依据)比较
1. 知识储备
(1)充分认识有丝分裂的基础性,而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
(2)深化和拓展减数分裂的部分知识,适应并攻克测试题和高考题中难度较大的题目。
①配子减数分裂
配子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时进行的(教材中介绍的减数分裂就是这种类型)。重点放在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上,尤其要弄清“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I前期的四分体阶段和减I后期。四分体阶段往往发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导致等位基因的互换,打破基因间的旧连锁,建立新的连锁,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在减I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也实现了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这样就为以后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和可遗传变异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学生的迁移和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培养。
应注意的问题是:DNA的复制发生在减I前的间期,而不能说发生在减数分裂的间期;减II过程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有丝分裂,因为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细胞内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而减I之后,同源染色体就进入不同的子细胞中,所以次级性母细胞中就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因此减II过程和产生的子细胞中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但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这与有丝分裂类似,因此只能说减II类似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孢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
孢子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孢子的过程中,该知识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和遗传的内容联系密切。若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些问题就不能顺利分析解答。如推算胚核和胚乳核的基因型就涉及孢子减数分裂的知识。因此要了解被子植物的卵细胞、极核、精子是如何形成的。
花药中产生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孢子4个孢子(花粉粒)4个成熟的花粉粒(各有1个营养核和1个生殖核)8个精子(每1个花粉粒萌发产生2个具有相同基因型的精子)。
胚珠中产生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4个大孢子(其中3个退化,1个发育)8核胚囊(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和3个反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③假减数分裂
如雄蜂(单性生殖孤雌生殖产生)的精原细胞象征性地进行减数分裂的2次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有核、1个无核的大小两个细胞。无核的小细胞退化,有核的大细胞进行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质进行不均等分配,含细胞质较多的子细胞发育成精子,含细胞质少的子细胞退化。因此雄蜂的体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均为16条,通过减数分裂后,染色体数并没减少一半。1个初级精母细胞连续分裂2次只产生1个精子,而不是4个精子,这都与正常的减数分裂不一样。
(3)彻底搞清“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数的变化。
①表解“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单体数、同源染色体数的变化。
②图(一)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
③图(二)示二倍体生物“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DNA含量的变化。
④性原细胞自身的繁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⑤减I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基因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I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故基因重组发生在减I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和减I后期;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⑥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体细胞突变)和减I前的间期(有性生殖细胞突变)DNA复制时。
⑦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这也是减I的最主要特点;而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移向两极则是减II的主要特点。
⑧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和时期的依据是:a. 染色体数的奇偶性;b. 有无同源染色体;c. 有无染色单体;d. 着丝点的位置。
⑨细胞分裂中的“三中”和“三后”(注: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后期不均等分裂是区别第一极体、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依据)比较
参考资料: http://67.159.2.54/index.php?fromuid=51153
展开全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前)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内减1(前)发生联会现象减2(前)(染色体形态是X型的,没同源染色体的)有(中)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成一行派列在赤道板上减1(中)染色体双层排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在赤道板上)减2(中)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点成一行排在赤道板上有(后)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2,姐妹染色体变成2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2极减1(后)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2极减2(后)细胞没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2,姐妹染色体变成2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2极(有后 和减2后的区别是 细胞内有没同源染色体, 要辨别细胞中有没同源染色体,看细胞一极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就可以)有(末)动物:母细胞翼裂成2个子细胞 植物: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分成2个子细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