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展开全部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
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要么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么就是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汇报、交流。课堂上,学生没有机会阅读教材中例题的分析、公式推导、概念、结论等内容。下课后,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在教材的什么地方是常见的事,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阅读教材这个教学环节。教材上的内容,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用课件出示,教材越来越多的被当成了学生的练习册。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更不会想到通过阅读教材来自主构建新知,遇到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或同学或家长,不会想去通过阅读教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但是,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活动多、讨论多、课件多,而回归课本进行阅读的少。其实,小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
为此,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把阅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
一、 用阅读的方法来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里提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个活动机会指的是什么?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是当然了。可是笔者认为,阅读,也应该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课堂上除了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机会外,同样也应该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也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吗?
的确,在数学教材上,有一些内容的教学,教师感到很难处理,通常只好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着。可细想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最多就是能够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只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初级的教学目标,如果能够考虑到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就有可能会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中位数”这个概念的特殊性,在“新授”这个环节,笔者摈弃了讲授式教学模式,而是设计出阅读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来初步感知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求中位数的一般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出示阅读提纲:
1、教材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2、使用这个数有什么优点?
3、这个数一般用来表示什么更合适?
4、你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中位数吗?
学生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汇报,协调学生的发言,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与段落,进行分析与理解。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根据阅读提纲,认真阅读了教材上例4,应该对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回答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问题。
生:老师,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中位数。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中位数)
生: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数或偏小数的影响。
师: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中位数来描述一组数据合适?(结合502班比赛成绩来说明)
师:你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中位数吗?
生答教师板书:一组( )数中,最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中位数。(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结论,例5学完,学生就能体会到比较完整的中位数的意义,本环节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完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如果在一组数中出现偏大数或偏小数时,用平均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不合适了,就需要引出“中位数”这个概念,在感受知识产生强烈需求的同时,也从中逐步体会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再如,教学《用未知数表示数》一课中“乘号的简写与省写”这一个知识点,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讲授乘号的简写与省略写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但我在教学中,没有这样去做,也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知道了,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或是不写;如果是字母与数字相乘,乘号也可以不写,但是,字母一定要放在数学的前面。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省略乘号的注意事项也是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并由学生之口来提醒同学注意的,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与强调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理解的也会更深刻。在学到知识同时,也体会到学习乐趣,特别要说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也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去阅读。
二、 用阅读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我认为是有很大区别的。语文阅读材料一般都比较充分,故事情节比较生动,学生理解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数学教材中可供阅读的材料是有限的。有些知识是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主要有概念、结论、或是规律等。在新教材中,文字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少,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大量的图片取代了文字,大家就感觉更没什么可读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因为文字少了,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结论性文字,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不细细研读,是很难让体会到概念的真正意义。
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学生会遇到一个比较熟悉但又陌生概念:距离。对于这个名词,生活中常常能听到,所以学生感觉比较熟悉。但是,这里提到的“距离”,学生知道吗?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掌握这个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不惜时间,采用了“读――画――议――再读”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首先是读一读。让学生阅读教材66页例2,边看边想,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说出了,垂直线段最短。这时,让学生看教材上的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距离”的含义。
其次是画一画。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画图,一是标出重点词语。有一些学生读了一遍后,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而此时,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此时学生可能只知道:“垂直线段最短”这层意思,对后一句话:“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就不以为然了,而这句话,也恰好是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因为这里是“这点到直线”的距离,而不是研究其他(如点到点)的距离。这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画图,一边认真研读这一句话,并用着重符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标注出来。学生在“画”重点词句的过程中,对距离意义的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是讨论交流。画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后,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画出的关键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可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可以接受别人的观点。不管是接受还是保留,这个讨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生动的学习过程。
第四是再读。这次读与第一次读就不同了,是建立在交流、理解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大声地读出距离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学生读的语速上判断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如果读的很顺利、流畅,那说明他(她)基本上能够理解;如果读起来不顺利或是断句不准确,就足以说明该同学在理解上还存在问题,教师要进一点引导帮助他。
经历了上述四步,大部分同学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距离”的含义,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距离”的意义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阅读起到深化理解概念的作用。学生在整个阅读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弄清了知识点,也进一步体会了阅读的方法,讨论交流的能力也同时得到增强,比单纯地讲授教学效果更好。
三、 加强阅读,明晰题目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常常会听到家长和教师这样反映:我的孩子作业总是错很多,3抄写成5,加法当作减法,题目要求画垂线学生却画成平行线,……对此,教师和家长也没什么好办法,只会感叹一声“太马虎”。而细细思考这种“马虎”现象,感觉应该与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关联。笔者认为,那便是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教学“人教版四上第69页第7题:观察右边正方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时,出现下列回答:
生1:这个正方形中有四个一样大的三角形。
生2:这个正方形中一共有8个三角形。
笔者让这两个学生把题目要求重新逐字阅读两遍,并要求他们找出题目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用笔圈出来;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也找出来,最好能寻求同学的帮助。学生很快找到了刚才被他看漏掉或是不太理解的“对角线”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后,那两个同学又很快就得出新的结论。
生1:这两条对角线相交
生2:我用三角尺量了,这两条线相交成90°,说明它们互相垂直。
其他同学也补充发言:
生3:我用量角器量了一个角是直角,说明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教师板书: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对了,通过观察、测量,同学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结论: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4:我们要认真读题,把题目意思要弄清楚。
师:是的,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理解题目意思,而理解题目意思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做题之前,不要求读百遍,最少也要读三遍。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做错题的原因大多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审题问题,也就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或者读是读了,也只是用眼睛扫视了一下,没有把握住题目的重点词语,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像这样在阅读时出现断章取义、或是丢、落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导致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更谈不上正确解决问题了,同时也会影响解题速度。为什么说影响速度呢,因为有些同学读题后,没有理解题目意义就动笔去做,做到做不下去再来读题,再重新做,这样无形之中就浪费了时间,不如一开始做题前就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特别是理解题目中关键字、词的意思。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终身有益,而坏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通过阅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正确而迅速地解决问题。然而,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在一天、在一节课上,通过讲授、强迫、教学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渗透在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有机会阅读教材,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增强。学生如果拥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那他们将会终身受益的。
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要么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么就是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或是讨论、汇报、交流。课堂上,学生没有机会阅读教材中例题的分析、公式推导、概念、结论等内容。下课后,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在教材的什么地方是常见的事,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阅读教材这个教学环节。教材上的内容,最常用的做法就是用课件出示,教材越来越多的被当成了学生的练习册。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了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更不会想到通过阅读教材来自主构建新知,遇到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或同学或家长,不会想去通过阅读教材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
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
但是,在小学阶段,老师总感觉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不敢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新知,课堂上往往是学生听的多,活动多、讨论多、课件多,而回归课本进行阅读的少。其实,小学生使用的数学教材,是许多专家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来组织编写的,编写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应该是可以看懂的。
为此,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实现,把阅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
一、 用阅读的方法来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形式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里提到“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个活动机会指的是什么?是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那是当然了。可是笔者认为,阅读,也应该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课堂上除了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的机会外,同样也应该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机会,这种做法不也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吗?
的确,在数学教材上,有一些内容的教学,教师感到很难处理,通常只好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着。可细想一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最多就是能够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只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初级的教学目标,如果能够考虑到其他教学目标的达成,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能力培养,就有可能会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中位数的认识》这节课时,考虑到“中位数”这个概念的特殊性,在“新授”这个环节,笔者摈弃了讲授式教学模式,而是设计出阅读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内容,来初步感知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求中位数的一般方法,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件出示阅读提纲:
1、教材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2、使用这个数有什么优点?
3、这个数一般用来表示什么更合适?
4、你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中位数吗?
学生阅读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汇报,协调学生的发言,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找出教材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与段落,进行分析与理解。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根据阅读提纲,认真阅读了教材上例4,应该对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那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通过刚才的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回答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问题。
生:老师,我想回答第一个问题:我知道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中位数。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中位数)
生: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数或偏小数的影响。
师: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中位数来描述一组数据合适?(结合502班比赛成绩来说明)
师:你能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中位数吗?
生答教师板书:一组( )数中,最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的中位数。(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结论,例5学完,学生就能体会到比较完整的中位数的意义,本环节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
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完全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知道如果在一组数中出现偏大数或偏小数时,用平均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不合适了,就需要引出“中位数”这个概念,在感受知识产生强烈需求的同时,也从中逐步体会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再如,教学《用未知数表示数》一课中“乘号的简写与省写”这一个知识点,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讲授乘号的简写与省略写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但我在教学中,没有这样去做,也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知道了,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成“"”或是不写;如果是字母与数字相乘,乘号也可以不写,但是,字母一定要放在数学的前面。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省略乘号的注意事项也是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并由学生之口来提醒同学注意的,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只起到了引导与强调的作用。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理解的也会更深刻。在学到知识同时,也体会到学习乐趣,特别要说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也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去阅读。
二、 用阅读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我认为是有很大区别的。语文阅读材料一般都比较充分,故事情节比较生动,学生理解相对要容易一些。但是数学教材中可供阅读的材料是有限的。有些知识是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这些文字所表述的内容主要有概念、结论、或是规律等。在新教材中,文字呈现的内容越来越少,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大量的图片取代了文字,大家就感觉更没什么可读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因为文字少了,材料中出现的相关结论性文字,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不细细研读,是很难让体会到概念的真正意义。
如我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学生会遇到一个比较熟悉但又陌生概念:距离。对于这个名词,生活中常常能听到,所以学生感觉比较熟悉。但是,这里提到的“距离”,学生知道吗?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掌握这个概念,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不惜时间,采用了“读――画――议――再读”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首先是读一读。让学生阅读教材66页例2,边看边想,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说出了,垂直线段最短。这时,让学生看教材上的结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距离”的含义。
其次是画一画。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画图,一是标出重点词语。有一些学生读了一遍后,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了,而此时,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此时学生可能只知道:“垂直线段最短”这层意思,对后一句话:“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就不以为然了,而这句话,也恰好是比较重要和关键的。因为这里是“这点到直线”的距离,而不是研究其他(如点到点)的距离。这时,教师组织学生一边画图,一边认真研读这一句话,并用着重符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标注出来。学生在“画”重点词句的过程中,对距离意义的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三是讨论交流。画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词语后,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画出的关键词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可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观点,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如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可以接受别人的观点。不管是接受还是保留,这个讨论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是生动的学习过程。
第四是再读。这次读与第一次读就不同了,是建立在交流、理解基础上的。要求学生大声地读出距离的意义,教师可以从学生读的语速上判断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程度。如果读的很顺利、流畅,那说明他(她)基本上能够理解;如果读起来不顺利或是断句不准确,就足以说明该同学在理解上还存在问题,教师要进一点引导帮助他。
经历了上述四步,大部分同学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距离”的含义,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距离”的意义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阅读起到深化理解概念的作用。学生在整个阅读讨论的过程中,不仅弄清了知识点,也进一步体会了阅读的方法,讨论交流的能力也同时得到增强,比单纯地讲授教学效果更好。
三、 加强阅读,明晰题目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常常会听到家长和教师这样反映:我的孩子作业总是错很多,3抄写成5,加法当作减法,题目要求画垂线学生却画成平行线,……对此,教师和家长也没什么好办法,只会感叹一声“太马虎”。而细细思考这种“马虎”现象,感觉应该与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关联。笔者认为,那便是阅读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教学“人教版四上第69页第7题:观察右边正方形对角线,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时,出现下列回答:
生1:这个正方形中有四个一样大的三角形。
生2:这个正方形中一共有8个三角形。
笔者让这两个学生把题目要求重新逐字阅读两遍,并要求他们找出题目中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用笔圈出来;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也找出来,最好能寻求同学的帮助。学生很快找到了刚才被他看漏掉或是不太理解的“对角线”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后,那两个同学又很快就得出新的结论。
生1:这两条对角线相交
生2:我用三角尺量了,这两条线相交成90°,说明它们互相垂直。
其他同学也补充发言:
生3:我用量角器量了一个角是直角,说明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教师板书: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对了,通过观察、测量,同学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结论: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4:我们要认真读题,把题目意思要弄清楚。
师:是的,解决问题之前,一定要理解题目意思,而理解题目意思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做题之前,不要求读百遍,最少也要读三遍。
从以上事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做错题的原因大多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审题问题,也就是没有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或者读是读了,也只是用眼睛扫视了一下,没有把握住题目的重点词语,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像这样在阅读时出现断章取义、或是丢、落的现象比较普遍,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导致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题目要求,更谈不上正确解决问题了,同时也会影响解题速度。为什么说影响速度呢,因为有些同学读题后,没有理解题目意义就动笔去做,做到做不下去再来读题,再重新做,这样无形之中就浪费了时间,不如一开始做题前就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意思,特别是理解题目中关键字、词的意思。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终身有益,而坏习惯也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建构新知,通过阅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正确而迅速地解决问题。然而,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形成不是在一天、在一节课上,通过讲授、强迫、教学就能完成的,而是要渗透在每一天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有机会阅读教材,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增强。学生如果拥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那他们将会终身受益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