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作文怎么写
56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工繁殖大熊猫基地,四川卧龙大熊猫繁殖中心经过20余年的艰辛探索,创造出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2000年开始,连续5年保持大熊猫幼仔100%的成活率。此后,卧龙还开展了更为艰难的尝试——圈养大熊猫的野化训练,试图让“国宝”重返大自然并健康地生存下去。
2004年9月,卧龙山区已经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秋意里。9月2日,我刚到卧龙,就得到了华美产下双胞胎的喜讯。我虽然已经多次到卧龙,但还是第一次赶上大熊猫的产仔期。
当晚,当华美生下一对雄性双胞胎时,魏荣平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做人工育幼,另一只则轻轻地放入华美温暖的怀抱中。魏荣平知道,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地方,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成为世人无法原谅的遗憾。对于初产的华美,他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魏荣平是卧龙大熊猫繁殖中心的主管,从早到晚毫不懈怠地泡在饲养场,一处处巡视指导大熊猫的产仔工作。对他而言,喜悦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他毕业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1992年到卧龙工作,从饲养员、兽医、育幼等基层工作干起,扎实、细致、耐心,是很具亲和力的领导。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魏哥”。
第二天凌晨,魏荣平早早赶到华美的产房,却发现第一次做妈妈的华美明显缺乏经验:将幼仔搂抱得太紧,致使幼仔无法爬动寻找乳房,没有吃到初乳。不过,华美的学习能力无疑很出众,经过一番纠正练习,它很快就成了一位合格的母亲,尽管它的育幼方式并不完美。这让众人喜出望外,因为在人工饲养状态,很少有年轻的大熊猫母亲初产时就会自己带孩子。
端庄秀丽的华美是卧龙大熊猫妈妈中的明星动物,它拥有几项第一:它是卧龙81只圈养大熊猫中惟一的“美籍华人”——1999年出生于美国,因此它的名字里有一个“美”字。在美国,华美与妈妈白云一直生活到两周岁自然断奶,2004年3月回到祖国;华美是卧龙圈养大熊猫第一个进入繁殖的子二代——它的母亲白云1991年出生,是卧龙第一个成活、并进入繁殖的子一代。
自己的子二代顺利产下双胞胎,科研人员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尤其是那些曾经历了科研中心艰难岁月的第一代科研人员,心情更为复杂。卧龙拥有世界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从2003年的75只增至2004年的81只,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的一半以上,使得他们必须要保证它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前面的路越来越宽,却是渐高渐远。
熊猫妈妈神奇而复杂的抚幼方式
在整个动物界中,大熊猫的生殖行为也极为独特,深深打下了熊类家族的烙印。所有的熊都生产身体弱小、发育不全的幼仔,出生幼仔与成体身体重量的比例是动物界中最低的,为1/300~1/200。而大熊猫初生幼仔更是熊中之最,是1/933。在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大熊猫逐渐演化形成了极为独特的生殖行为。为了养活发育不全、体重极轻的幼仔,大熊猫妈妈抚育幼仔比其他任何动物的母亲都要专注,有着更为复杂的抚幼方式和手段。
2004年的5个大熊猫妈妈中,有两个是来自野外的高龄妈妈——雷雷和20#。虽然雷雷来自野外,却极为温顺,母性很强。
在野外,大熊猫的产仔期正是秋雨连绵的季节,阴冷潮湿,温度只有十几度。但是大熊猫妈妈的“手”可以托、搂、抱幼仔,它能够用掌、前臂、后肢以及下颌给幼仔营造一个保持在34~35.5℃(大熊猫的体温)舒适、恒温的“襁褓”。
当幼仔刚刚露头,富有经验的雷雷立刻用嘴衔起,搁置在襁褓中——出生后的前20天里,雷雷几乎将幼仔时时刻刻掩于其间,并经常向襁褓呼气,调节襁褓的温度和湿度。在雷雷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较空气中的高,这种刺激促使幼仔加深呼吸,有益于肺的充分扩张。
在产后的一段时间里,雷雷不再进食,排干净了粪便,始终不变地以坐姿搂抱着自己的幼仔。除了喂奶,雷雷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不停用舌头细细地舔舐幼仔的周身。哺乳以后,舔它的口唇、颜面、周身;排便前,舔它的肛门和会阴部,直到排便结束。雷雷的唾液中含有铁合蛋白,对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感染有独特的免疫力。雷雷的舔舐行为还能促进幼仔微循环,保持皮肤的温度,防止水分超量蒸发。因此跟初乳一样,大熊猫妈妈的舔舐行为是熊仔存活的必要条件。
3个年轻的妈妈显然不如雷雷有耐心,它们在喂奶后,经常是草草舔舐以后就用宽大的掌拍打幼仔的周身——可能是觉得这样比较省事;而且它们常常横躺在地面,这样自己可能会舒适省力,但是当它们翻身或者站起时,容易伤着幼仔。在幼仔出生的头一个月,每个大熊猫妈妈都有一个监视屏幕,工作人员日夜监视,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处理。
5天以后,大熊猫妈妈才开始进食、排便、饮水,但雷雷永远不会让幼仔离开自己半步。它来自野外,救助时因为一只前掌受了重伤不得不截去。这位第4次生育的“断掌妈妈”带孩子驾轻就熟,应付自如:它用断掌的胳臂搂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将孩子放在腹部下边,用两只脚勾住幼仔。从2000年初产以来,雷雷共生产4胎5仔,全部成活,是最让人敬佩、放心的大熊猫妈妈。
20天以后,大熊猫妈妈开始与幼仔嬉戏,两掌捧住幼仔用嘴轻咬或者用鼻拱动幼仔的吻端。1月以后,妈妈哺乳的次数和舔舐的时间减少,但与幼仔嬉戏的时间和次数却在增加——嬉戏锻炼了幼仔的体能。
在卧龙的两个多月,我幸运地看到了从刚出生的幼仔到3个月的幼仔。当我亲眼目睹大熊猫妈妈不同寻常的育幼方式时,由衷赞叹:大熊猫妈妈将这样一个弱小的幼仔抚育长大,不愧是自然进化史中生命的奇迹!
熊猫“爸爸”的奇迹
只有深入了解了大熊猫的生殖特性,亲眼目睹了怎样伺喂幼仔,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大熊猫人工育幼是世界人工育幼的尖端技术。从1999年开始,每年来卧龙拍照记录大熊猫人工繁殖的何海洋感慨地对我说:“一群男人,没有一个女的,自己带这么小的生命,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圈养的条件下,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仅为38.7%,远低于其他动物幼仔的存活率。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完善,雌性大熊猫生产双胞胎的几率越来越大。在卧龙没有攻克大熊猫人工育幼难关之前,圈养大熊猫出生的双胞胎都只能成活一只,因为大熊猫妈妈没有能力同时抚育两个孩子。卧龙圈养大熊猫种群得到迅速增长,得益于保护区能够将那些大熊猫妈妈无力抚育的幼仔成功育活。
2004年9月,卧龙山区已经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秋意里。9月2日,我刚到卧龙,就得到了华美产下双胞胎的喜讯。我虽然已经多次到卧龙,但还是第一次赶上大熊猫的产仔期。
当晚,当华美生下一对雄性双胞胎时,魏荣平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只做人工育幼,另一只则轻轻地放入华美温暖的怀抱中。魏荣平知道,在这个万众瞩目的地方,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成为世人无法原谅的遗憾。对于初产的华美,他更是倾注了全部心血,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魏荣平是卧龙大熊猫繁殖中心的主管,从早到晚毫不懈怠地泡在饲养场,一处处巡视指导大熊猫的产仔工作。对他而言,喜悦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他毕业于四川畜牧兽医学院,1992年到卧龙工作,从饲养员、兽医、育幼等基层工作干起,扎实、细致、耐心,是很具亲和力的领导。大家亲切地称他为“魏哥”。
第二天凌晨,魏荣平早早赶到华美的产房,却发现第一次做妈妈的华美明显缺乏经验:将幼仔搂抱得太紧,致使幼仔无法爬动寻找乳房,没有吃到初乳。不过,华美的学习能力无疑很出众,经过一番纠正练习,它很快就成了一位合格的母亲,尽管它的育幼方式并不完美。这让众人喜出望外,因为在人工饲养状态,很少有年轻的大熊猫母亲初产时就会自己带孩子。
端庄秀丽的华美是卧龙大熊猫妈妈中的明星动物,它拥有几项第一:它是卧龙81只圈养大熊猫中惟一的“美籍华人”——1999年出生于美国,因此它的名字里有一个“美”字。在美国,华美与妈妈白云一直生活到两周岁自然断奶,2004年3月回到祖国;华美是卧龙圈养大熊猫第一个进入繁殖的子二代——它的母亲白云1991年出生,是卧龙第一个成活、并进入繁殖的子一代。
自己的子二代顺利产下双胞胎,科研人员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尤其是那些曾经历了科研中心艰难岁月的第一代科研人员,心情更为复杂。卧龙拥有世界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从2003年的75只增至2004年的81只,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的一半以上,使得他们必须要保证它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前面的路越来越宽,却是渐高渐远。
熊猫妈妈神奇而复杂的抚幼方式
在整个动物界中,大熊猫的生殖行为也极为独特,深深打下了熊类家族的烙印。所有的熊都生产身体弱小、发育不全的幼仔,出生幼仔与成体身体重量的比例是动物界中最低的,为1/300~1/200。而大熊猫初生幼仔更是熊中之最,是1/933。在几千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大熊猫逐渐演化形成了极为独特的生殖行为。为了养活发育不全、体重极轻的幼仔,大熊猫妈妈抚育幼仔比其他任何动物的母亲都要专注,有着更为复杂的抚幼方式和手段。
2004年的5个大熊猫妈妈中,有两个是来自野外的高龄妈妈——雷雷和20#。虽然雷雷来自野外,却极为温顺,母性很强。
在野外,大熊猫的产仔期正是秋雨连绵的季节,阴冷潮湿,温度只有十几度。但是大熊猫妈妈的“手”可以托、搂、抱幼仔,它能够用掌、前臂、后肢以及下颌给幼仔营造一个保持在34~35.5℃(大熊猫的体温)舒适、恒温的“襁褓”。
当幼仔刚刚露头,富有经验的雷雷立刻用嘴衔起,搁置在襁褓中——出生后的前20天里,雷雷几乎将幼仔时时刻刻掩于其间,并经常向襁褓呼气,调节襁褓的温度和湿度。在雷雷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分压较空气中的高,这种刺激促使幼仔加深呼吸,有益于肺的充分扩张。
在产后的一段时间里,雷雷不再进食,排干净了粪便,始终不变地以坐姿搂抱着自己的幼仔。除了喂奶,雷雷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在不停用舌头细细地舔舐幼仔的周身。哺乳以后,舔它的口唇、颜面、周身;排便前,舔它的肛门和会阴部,直到排便结束。雷雷的唾液中含有铁合蛋白,对口腔、呼吸道、肠道的感染有独特的免疫力。雷雷的舔舐行为还能促进幼仔微循环,保持皮肤的温度,防止水分超量蒸发。因此跟初乳一样,大熊猫妈妈的舔舐行为是熊仔存活的必要条件。
3个年轻的妈妈显然不如雷雷有耐心,它们在喂奶后,经常是草草舔舐以后就用宽大的掌拍打幼仔的周身——可能是觉得这样比较省事;而且它们常常横躺在地面,这样自己可能会舒适省力,但是当它们翻身或者站起时,容易伤着幼仔。在幼仔出生的头一个月,每个大熊猫妈妈都有一个监视屏幕,工作人员日夜监视,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处理。
5天以后,大熊猫妈妈才开始进食、排便、饮水,但雷雷永远不会让幼仔离开自己半步。它来自野外,救助时因为一只前掌受了重伤不得不截去。这位第4次生育的“断掌妈妈”带孩子驾轻就熟,应付自如:它用断掌的胳臂搂抱幼仔,用完好的前掌拿取食物;或者将孩子放在腹部下边,用两只脚勾住幼仔。从2000年初产以来,雷雷共生产4胎5仔,全部成活,是最让人敬佩、放心的大熊猫妈妈。
20天以后,大熊猫妈妈开始与幼仔嬉戏,两掌捧住幼仔用嘴轻咬或者用鼻拱动幼仔的吻端。1月以后,妈妈哺乳的次数和舔舐的时间减少,但与幼仔嬉戏的时间和次数却在增加——嬉戏锻炼了幼仔的体能。
在卧龙的两个多月,我幸运地看到了从刚出生的幼仔到3个月的幼仔。当我亲眼目睹大熊猫妈妈不同寻常的育幼方式时,由衷赞叹:大熊猫妈妈将这样一个弱小的幼仔抚育长大,不愧是自然进化史中生命的奇迹!
熊猫“爸爸”的奇迹
只有深入了解了大熊猫的生殖特性,亲眼目睹了怎样伺喂幼仔,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大熊猫人工育幼是世界人工育幼的尖端技术。从1999年开始,每年来卧龙拍照记录大熊猫人工繁殖的何海洋感慨地对我说:“一群男人,没有一个女的,自己带这么小的生命,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圈养的条件下,大熊猫幼仔的存活率仅为38.7%,远低于其他动物幼仔的存活率。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不断完善,雌性大熊猫生产双胞胎的几率越来越大。在卧龙没有攻克大熊猫人工育幼难关之前,圈养大熊猫出生的双胞胎都只能成活一只,因为大熊猫妈妈没有能力同时抚育两个孩子。卧龙圈养大熊猫种群得到迅速增长,得益于保护区能够将那些大熊猫妈妈无力抚育的幼仔成功育活。
展开全部
你可知道大熊猫有多可爱吗?大熊猫他的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像戴了一副墨镜,它椭圆形的耳朵黑黑的,身子白白胖胖的,四肢是黑色的,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手上有短短的、尖尖的爪子呢!大熊猫出生时最小只有53∙7克,平均体重仅140克。长大后体重却是自己小时候的1000倍!最重的可达360斤!他们生下来的是候红彤彤的。
大熊猫不但外表可爱,他吃东西的时候也非常可爱,你瞧,这一只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大口大口的吃着,他仿佛在说:“这竹子真好吃。”还有一只他一手拿着一个竹子,吃的多痛快啊!还有一只小熊猫,趴在他的背上像一个偷鸡摸狗的贼似的悄悄的去啃了一小段竹子,多可爱啊!差点都把饲养员给的竹子吃光了。
他们像一个懒虫似的非常爱睡觉。有的卧在地上睡,有的趴在木台睡,还有的小熊猫趴在大熊猫的背上呼呼大睡。
大熊猫跟头猪似的,那是小熊猫就不一样。他们非常爱活泼好动,有的像一个跟屁虫。一直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就算饲养员把它抱回去,他又屁颠屁颠的跟过来。他们非常爱爬树有的很笨重,爬一段就掉下来,爬一段就掉下来,真可爱!有的生龙活虎,一下子就蹿到树顶上去了!
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是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的祖先是始熊猫也那么可爱。它们长得非常可爱,特别是生活下来的小熊猫,白白胖胖的,可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差。小宝宝很少活下来。所以我们中国得全力保护它。再加上外国人经常来捕捉大熊猫。现在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不多全世界只有只有1600只左右。不足1600只。我国只有330左右,这是2011年统计的。
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大熊猫,不能去捕捉它。他也是全国友谊的桥梁。我们把它送给了外国,外国也把他们最珍惜的动物送给了我们。
大熊猫真可爱。
大熊猫不但外表可爱,他吃东西的时候也非常可爱,你瞧,这一只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大口大口的吃着,他仿佛在说:“这竹子真好吃。”还有一只他一手拿着一个竹子,吃的多痛快啊!还有一只小熊猫,趴在他的背上像一个偷鸡摸狗的贼似的悄悄的去啃了一小段竹子,多可爱啊!差点都把饲养员给的竹子吃光了。
他们像一个懒虫似的非常爱睡觉。有的卧在地上睡,有的趴在木台睡,还有的小熊猫趴在大熊猫的背上呼呼大睡。
大熊猫跟头猪似的,那是小熊猫就不一样。他们非常爱活泼好动,有的像一个跟屁虫。一直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就算饲养员把它抱回去,他又屁颠屁颠的跟过来。他们非常爱爬树有的很笨重,爬一段就掉下来,爬一段就掉下来,真可爱!有的生龙活虎,一下子就蹿到树顶上去了!
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是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的祖先是始熊猫也那么可爱。它们长得非常可爱,特别是生活下来的小熊猫,白白胖胖的,可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差。小宝宝很少活下来。所以我们中国得全力保护它。再加上外国人经常来捕捉大熊猫。现在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不多全世界只有只有1600只左右。不足1600只。我国只有330左右,这是2011年统计的。
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大熊猫,不能去捕捉它。他也是全国友谊的桥梁。我们把它送给了外国,外国也把他们最珍惜的动物送给了我们。
大熊猫真可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主要是资料问题,在百科找了一些给你。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为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拼 音:dà xióng māo
法语名:panda géant
大熊猫的名称如何而来?
关于大熊猫的叫法:大熊猫是学名,而平时人们口头上说的“熊猫”则是错误的叫法,很多人都习惯与错误地这么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熊猫”这种动物,同时应称大熊猫幼崽为“小大熊猫”,而“小熊猫”又是另外一种动物。
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原称猫熊。民国时一次展出时,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熊猫”。以谬传谬,约定俗成,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
图为小熊猫
编辑本段【分类】
熊猫属于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s
食肉目Carnivora
犬型亚目Caniformia
熊科 Ursid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较大争议,大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编辑本段【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中国的国宝动物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编辑本段【基因研究】
2008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科学家们说,它将为保护和人工繁育这个被称为“中国国宝”的濒危物种提供新的途径,以及推进针对大熊猫的其他科学研究。
08年3月,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启动,绘制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是该项目的第一部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任务。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全基因组组装软件及自主搭建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科学家挑选了大熊猫“晶晶”进行基因组测序,“晶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原型之一,一直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经研究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类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3万个基因。
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支持了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亚科的观点。通过与已经进行过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比较,研究人员还发现大熊猫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在结构上最为接近,与人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在哺乳动物中与小鼠差异较大。
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有助于从基因角度破解为何熊猫繁殖能力低下的疑问,从而使科学家有机会帮助繁育更多的熊猫。
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据悉,与南开大学联合执行的大熊猫蛋白质组功能与结构的研究计划也即将启动。
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大熊猫仅存约159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活化石”。另外,截至2007年底,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39只。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 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在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只有25克,一个月左右的大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三个月的幼仔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已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熊猫幼仔才开始独自生活。
野外大熊猫雌雄性比约为1:1。
大熊猫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生活磨练,逐渐地适应了以高山竹类植物为食,但它不象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兽类成员之间紧密合作,过着群居性的集体生活,而保留了像虎、豹等一般食肉动物的特性,分散隐居,过着独栖生活,故把大熊猫雅称为“竹林隐士”。 因此大熊猫,性情显得孤僻,好游荡,但不作长距离迁移。它们总爱各自固守着自己的家园,成天在独立王国里游山荡水,哪儿黑,哪儿歇,食不分昼夜,睡不择栖处,只求吃的饱,睡的酣,游的欢,可谓“乐天派”。不过,一到春暖花开,为了爱的自由,它们之间会各自打破鸿沟,逾越出独立王国,互相追慕,而后热恋成婚。然后又各自返归自己的家园,一年一度总是这样执着地依恋着。
大熊猫还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有人说它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我国的南方,认为它们有怕寒的性格。其实人们早已把它们“逼上梁山”,轮到它们这一代,也就无所畏惧,即使到了冬季,也不冬眠。哪怕气温到-4--14摄试度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就象生活在白色的帐篷里似的。它们也不怕潮湿,整年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不过唯一的是她们并不喜欢风吹,然而人们可以完全放心,由于深居幽谷,有重重叠叠,满山变野的森林和竹丛作为“屏风”,完全足可抵挡十二级台风。
大熊猫还有嗜饮的习性,家园总是在清泉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甚至到了严冬也不以冰雪解渴,仍然要到流溪或不冻泉源去饮水一次。泉水若结薄冰或为砂砾阻塞,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水坑舔饮。凡是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它们总是取近舍远,日复一日地常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有时由于她们留恋美好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不惜爬涉,常下到很远的山谷去饮水,或因患某种疾病而出现病理上的口干舌燥,只要一经找到水源,总是如饥似渴地一饮而快。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或干脆躺卧溪边,或依依不舍的蹒跚而去。这种现象在大熊猫的故乡常传说是由于她们在饮水时见到了自己映入水中的倒影,颇为好奇,企图探个究竟,每饮一次,又复现一次,觉得十分有趣,以至“醉”到不能走动。不少人又把这种现象,雅称为“熊猫戏水”。另外,她们还具有涉水和泅渡的能力,在四川青川曾发现她横渡白水江到彼岸的姚渡,在卧龙发现她渡过水流湍急的皮条河。她们还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在通常情况下,其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好似闺阁深院的淑女,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故又有“熊猫小姐”的称号。她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当她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神圣不可侵犯,即或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她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编辑本段【至危因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平方千米,减少面积达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平方千米(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净生殖率为1.06740002,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7、它们的天敌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
豺: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豹:袭击少年大熊猫及年老病弱个体。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物种历史】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做大量艰巨的工作。
编辑本段【食物特性】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是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编辑本段【圈养及社会行为】
"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危险时期
1974年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成都动物园派出了张安居参加国家林业部的调查队,到平武、青川唐家河、北川小寨子沟调查灾情。调查队员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看见一片片枯黄发黑的竹林,如烧伤的肌肤。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不断发现熊猫尸体——有的已经腐烂不堪;有的被豺狼们撕碎;有的母子紧抱着,长眠雪谷里。还有一只不到半岁的熊猫宝宝,离妈妈仅一步之遥,但它再也没法吮吸到妈妈的乳汁了,妈妈的生命冻结于回眸一望的瞬间,而小宝宝最后的啼饥号寒之声也被风雪声吞没了。
森林默哀,山风低泣。倔强的汉子们都流泪了。
一个苦涩的数字和着热泪一齐咽下——138只熊猫陈尸山林!
调查队的兽医专家张安居连续解剖了13只熊猫尸体,个个胃腔空无一物,肠子透明发亮,可见其饥饿到何等程度。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将病饿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最多时达到四十多只。那时,成都动物园刚从百花潭搬迁到佛教大庙昭觉寺,一切没有理顺,熊猫的笼子挤向了熊山,挤向猩猩馆,甚至挤向了大殿,挤得菩萨们不得安身。
没有一只熊猫不是皮包骨,有的虚弱得啃食物的力气都没有了。没有一只熊猫体内不生蛔虫,有一只熊猫体内竟有3000多条蛔虫!
爱心与使命感数次战胜了纠缠大熊猫的死神,送到成都动物园的熊猫百分之九十获救。
1983年夏季,灾难再度袭来,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500多只熊猫再次大祸临头。
与几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结束了“文革”,国门洞开,熊猫受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
有一首深情的歌,讲述箭竹开花,熊猫咪咪在挨饿,唤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心。盛大的募捐活动,迅速热遍全世界。
成都动物园再次成为大熊猫的医疗与救助中心。动物园的老主任何光昕回忆说,我们没日没夜地抢救病饿大熊猫。一只从天全县送来的,后来被起名为“全全”的大熊猫,因觅食从高崖摔下来,头皮裂开,逢了十一针,全靠一勺勺地给它喂流质维系生命。后来,它终于能动弹了,能站立了,能走路了,成为最喜欢与人亲近的熊猫,它牢记着人类的恩情。但是,由于野外的生态环境尚未恢复,康复的大熊猫不能放归山林。于是,迁地保护的战略思路开始形成。
所谓迁地保护,有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典范——中国麋鹿十九世纪“流亡”英国,由于得到很好的迁地保护,竟在德机轰炸与二战的动荡中繁衍下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早已绝种的野生麋鹿从英国又回到了故土。
1986年春节,成都市文化宫在办灯会。已担任成都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安居,与建设部的郑淑玲司长、省林业厅的胡铁卿处长等人闹中取静,相会八角亭,商量建立“基地”。有两盏灯在大家心中亮着:首先,它的定位,不仅是“饲养场”,更应该是探索大熊猫奥秘的科研机构,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二是它修建在成都,不仅属于“成都市园林局”,更属于中国。最后,大家敲定了这个日后名扬四海的名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斧头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了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
在熊猫基地,已形成了适宜人才成长的“小气候”。进入21世纪,一批批高学历的拔尖人才,不断充实熊猫基地的科技队伍。
张安居说,我们这一批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年过花甲,知识老化,应当让位给年青一代,把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张志和为代表的一帮年轻人,成为基地的顶梁柱。他们基础扎实,信息灵通,勇于实践,锐意进取,比我们强得多!
生物教师吴先智,擅长制作标本,又擅长科普宣传,被“挖”来做博物馆长,蝴蝶专家赵力,连人带蝴蝶,一起调进基地,办起了蝴蝶展览馆。
基地筹建伊始,领导人就明确:一个实验室,一个博物馆,决不能少。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基地就只是个喂熊猫的圈养场,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没有博物馆,基地就只是个看热闹的地方,很多观众永远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攻关,科普,成为基地腾飞的一双翅膀。
走进实验室,走进产房,走进博物馆,处处都能见到青春逼人的一代正挑大梁。侯蓉、沈富军、黄祥明、蓝景超、王成东、王基山等,是各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基地的光荣榜上,也出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连续熬夜,精力旺盛,对付难题,功夫扎实。大熊猫超小幼仔51克的繁育成功;越洋帮助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伦伦”产仔成功——青春,不断创造着奇迹。与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既是光荣任务也是巨大压力——青春,把重任扛在肩上。
最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正在启动。国家把大熊猫科学研究的重点定在斧头山,无非是看上了熊猫基地这一柄“利斧”——只有青春的臂力,才能挥动“利斧”,披荆斩棘。
成都熊猫基地,不仅出熊猫,出人才,还出经验,出理论。二十年来,基地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发表学术专著19部。
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是两部专著,为大熊猫生物科学树起了里程碑。一部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著的《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本书从1997年签约,历时10年,汇萃了中外专家90篇论文,其中有16篇出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作者。一部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和、魏辅文编著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著名生物学家赵尔宓院士高度评价这本书:“系统地反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新理论和实用技术,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兼具了实践指导意义”。
由于近百分之八十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省,成都熊猫基地的成功,对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其它的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当我们盘点二十年取得的成果时,更向往着基地的未来。
二十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经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基础,只是高楼的地基,飞机的跑道,长诗的开篇,交响乐的序曲。而更辉煌更壮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开——基地,将扩大到三千亩,在北郊的广阔土地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当人工培育的种群扩大到一定数量后,将启动野化与放归计划,为大熊猫种群复壮注入强大的活力,最终让大熊猫家族走向兴旺……
看起来,我们在拯救大熊猫,其实也在拯救自己。当整个成都市被森林竹海包围着,被花香鸟语充溢着,被潺潺流水滋养着,被明媚阳光爱抚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多好呵,这是人与熊猫共同的家园。
学 名: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为猫熊。
英文名:Giant Panda
拼 音:dà xióng māo
法语名:panda géant
大熊猫的名称如何而来?
关于大熊猫的叫法:大熊猫是学名,而平时人们口头上说的“熊猫”则是错误的叫法,很多人都习惯与错误地这么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熊猫”这种动物,同时应称大熊猫幼崽为“小大熊猫”,而“小熊猫”又是另外一种动物。
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原称猫熊。民国时一次展出时,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熊猫”。以谬传谬,约定俗成,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
图为小熊猫
编辑本段【分类】
熊猫属于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纲Mammals
食肉目Carnivora
犬型亚目Caniformia
熊科 Ursid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ca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它究竟是属于熊科,或象小熊猫一样接近浣熊科,还是自成一种?最近的DNA分析表明,大熊猫属于熊科,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成年熊猫长约120~190厘米,体重85到125公斤。独特的特征包括:大而平的臼齿,它的一根腕骨已经发育成了"伪拇指"这都是为了适应以竹子为食的生活。与其他六种熊类不同,大熊猫和太阳熊都没有冬眠行为。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一直有较大争议,大熊猫的祖先是拟熊类演变而来的始熊猫。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
编辑本段【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濒危
中国的国宝动物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其体长120~180厘米,尾长10~20厘米,白色,体重60~110千克。头圆而大,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是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编辑本段【基因研究】
2008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科学家们说,它将为保护和人工繁育这个被称为“中国国宝”的濒危物种提供新的途径,以及推进针对大熊猫的其他科学研究。
08年3月,由中国科学家发起,加拿大、英国、美国、丹麦等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国际“大熊猫基因组研究”项目启动,绘制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是该项目的第一部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任务。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全基因组组装软件及自主搭建的高性能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科学家挑选了大熊猫“晶晶”进行基因组测序,“晶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原型之一,一直生活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经研究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类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3万个基因。
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支持了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亚科的观点。通过与已经进行过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比较,研究人员还发现大熊猫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在结构上最为接近,与人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在哺乳动物中与小鼠差异较大。
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有助于从基因角度破解为何熊猫繁殖能力低下的疑问,从而使科学家有机会帮助繁育更多的熊猫。
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还有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中国大熊猫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据悉,与南开大学联合执行的大熊猫蛋白质组功能与结构的研究计划也即将启动。
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大熊猫仅存约1590只,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省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被称为“活化石”。另外,截至2007年底,中国人工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239只。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 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余只,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在秦岭山区,在黑白色大熊猫中发现过棕色大熊猫。
编辑本段【生活环境】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除发情期外,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上的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在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只有25克,一个月左右的大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三个月的幼仔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已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熊猫幼仔才开始独自生活。
野外大熊猫雌雄性比约为1:1。
大熊猫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生活磨练,逐渐地适应了以高山竹类植物为食,但它不象其他以植物为食的兽类成员之间紧密合作,过着群居性的集体生活,而保留了像虎、豹等一般食肉动物的特性,分散隐居,过着独栖生活,故把大熊猫雅称为“竹林隐士”。 因此大熊猫,性情显得孤僻,好游荡,但不作长距离迁移。它们总爱各自固守着自己的家园,成天在独立王国里游山荡水,哪儿黑,哪儿歇,食不分昼夜,睡不择栖处,只求吃的饱,睡的酣,游的欢,可谓“乐天派”。不过,一到春暖花开,为了爱的自由,它们之间会各自打破鸿沟,逾越出独立王国,互相追慕,而后热恋成婚。然后又各自返归自己的家园,一年一度总是这样执着地依恋着。
大熊猫还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有人说它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我国的南方,认为它们有怕寒的性格。其实人们早已把它们“逼上梁山”,轮到它们这一代,也就无所畏惧,即使到了冬季,也不冬眠。哪怕气温到-4--14摄试度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就象生活在白色的帐篷里似的。它们也不怕潮湿,整年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不过唯一的是她们并不喜欢风吹,然而人们可以完全放心,由于深居幽谷,有重重叠叠,满山变野的森林和竹丛作为“屏风”,完全足可抵挡十二级台风。
大熊猫还有嗜饮的习性,家园总是在清泉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甚至到了严冬也不以冰雪解渴,仍然要到流溪或不冻泉源去饮水一次。泉水若结薄冰或为砂砾阻塞,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浅水坑舔饮。凡是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它们总是取近舍远,日复一日地常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有时由于她们留恋美好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不惜爬涉,常下到很远的山谷去饮水,或因患某种疾病而出现病理上的口干舌燥,只要一经找到水源,总是如饥似渴地一饮而快。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或干脆躺卧溪边,或依依不舍的蹒跚而去。这种现象在大熊猫的故乡常传说是由于她们在饮水时见到了自己映入水中的倒影,颇为好奇,企图探个究竟,每饮一次,又复现一次,觉得十分有趣,以至“醉”到不能走动。不少人又把这种现象,雅称为“熊猫戏水”。另外,她们还具有涉水和泅渡的能力,在四川青川曾发现她横渡白水江到彼岸的姚渡,在卧龙发现她渡过水流湍急的皮条河。她们还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在通常情况下,其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好似闺阁深院的淑女,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故又有“熊猫小姐”的称号。她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当她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神圣不可侵犯,即或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她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编辑本段【至危因素】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近30多年来,陕、甘、川三省大熊猫分布区内人口倍增,已达43万余人,大型森工企业自1950~1985年共达27个(不含县属伐木场),采伐的森林核实面积为42万多公顷,年均伐木面积为2万多公顷,致使栖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经过15年后,已锐减至13,921.52平方千米,减少面积达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栖息地的56%,并造成6个伐区内熊猫消失,10个伐区内仅残存极少数熊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捕捉过多。如在解放前汶川县草坡,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那时收购、捕捉活体达20多只(猎杀者在外),致使那里的大熊猫种群,迄今已逾50余年,数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复。又如宝兴县从1963年迄今,仅在一个县内,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从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
3、近些年来,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平方千米(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据潘文石等对秦岭熊猫种群的遗传分析,那里有200余只大熊猫,可构成一个约90只的繁殖群体,其世代杂合率递减率为0.54%,经过12代后即140年后,每个成员都将有1/8的基因相同,相当于表(堂)兄妹的亲缘关系;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净生殖率为1.06740002,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7、它们的天敌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
豺: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豹:袭击少年大熊猫及年老病弱个体。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物种历史】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的在低山河谷,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目前,我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大熊猫的存亡,早已为世人所关注。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做大量艰巨的工作。
编辑本段【食物特性】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有时也是竹鼠)。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编辑本段【圈养及社会行为】
"繁殖困难"被作为新闻标题来描述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但是,野外的研究表明虽然大熊猫在圈养状态下寿命更长,但野外的繁殖成功率更高。在野外,成年熊猫不论雄雌都参与繁殖。雌性可以和几只争偶的雄性交配,同时一只雄性会寻找处于发情期的不同的雌性。交配的季节在春季三至五月份,通常不超过2~4天。怀孕期大约为5个月。野外偶尔会有孪生的情况出现,但是雌性熊猫一般只喂养一只幼崽。圈养种群中,孪生的情况较多。分娩之前,雌性个体寻找空树的根部和洞穴生产。它在这种庇护所里和附近要呆上三个月,用它宽大的手掌小心地照料幼崽。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重量的1/900。在大熊猫幼仔出生几天到一个月之后,母熊猫会把幼仔独自留在洞中或树洞里外出觅食。母兽有时会离开2天或者更长时间。这并不意味它丢弃幼仔,而是养育幼仔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幼仔在12个月左右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野外的幼仔死亡率比圈养要低,约40%左右。
在秦岭地区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的繁殖率大概是0.654幼仔/雌性/每年,与北美棕熊的一些自然种群类似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体的巢域明确,雄性个体的巢域通常很大,接近30平方公里,一般和多个雌性个体的巢域重叠。当雄性大熊猫在同一巢域相遇时,如发情期在雌性熊猫周围,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等级,为争偶会导致争斗。占优势的雄性个体有和雌性交配的优先权,但其它雄性也还有机会。雌性个体在3-4岁时性成熟,雄性个体5岁左右。年轻的雄性个体在等级中位置较低,到7-8岁时才有机会交配。雌性个体从4岁到20岁,通常每2-3年产仔一次。虽然大熊猫唯一的家庭结构只存在母兽和不到一岁半的幼仔之间,大熊猫之间也会通过声音和气味经常交流,即使不是在发情期。大熊猫幼仔在一岁左右断奶,并一直和母亲在一起到一岁半左右,直至母亲再次怀孕。如果母兽未怀孕,幼仔会和母亲一起生活到两岁半,这时母亲将它赶走。独立之后,大多数的幼仔在母亲的附近居住,另一些,尤其是雌性,会远离出生地生活。大熊猫的行为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圈养大熊猫可以存活30年或更长,但野生大熊猫的寿命通常只在20年左右。
危险时期
1974年至1976年,是大熊猫生活史中的饥饿年代。成都动物园派出了张安居参加国家林业部的调查队,到平武、青川唐家河、北川小寨子沟调查灾情。调查队员们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看见一片片枯黄发黑的竹林,如烧伤的肌肤。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不断发现熊猫尸体——有的已经腐烂不堪;有的被豺狼们撕碎;有的母子紧抱着,长眠雪谷里。还有一只不到半岁的熊猫宝宝,离妈妈仅一步之遥,但它再也没法吮吸到妈妈的乳汁了,妈妈的生命冻结于回眸一望的瞬间,而小宝宝最后的啼饥号寒之声也被风雪声吞没了。
森林默哀,山风低泣。倔强的汉子们都流泪了。
一个苦涩的数字和着热泪一齐咽下——138只熊猫陈尸山林!
调查队的兽医专家张安居连续解剖了13只熊猫尸体,个个胃腔空无一物,肠子透明发亮,可见其饥饿到何等程度。
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将病饿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最多时达到四十多只。那时,成都动物园刚从百花潭搬迁到佛教大庙昭觉寺,一切没有理顺,熊猫的笼子挤向了熊山,挤向猩猩馆,甚至挤向了大殿,挤得菩萨们不得安身。
没有一只熊猫不是皮包骨,有的虚弱得啃食物的力气都没有了。没有一只熊猫体内不生蛔虫,有一只熊猫体内竟有3000多条蛔虫!
爱心与使命感数次战胜了纠缠大熊猫的死神,送到成都动物园的熊猫百分之九十获救。
1983年夏季,灾难再度袭来,岷山和邛崃山系的高山箭竹大面积开花枯萎,500多只熊猫再次大祸临头。
与几年前不同的是,中国结束了“文革”,国门洞开,熊猫受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
有一首深情的歌,讲述箭竹开花,熊猫咪咪在挨饿,唤起了无数人的同情心。盛大的募捐活动,迅速热遍全世界。
成都动物园再次成为大熊猫的医疗与救助中心。动物园的老主任何光昕回忆说,我们没日没夜地抢救病饿大熊猫。一只从天全县送来的,后来被起名为“全全”的大熊猫,因觅食从高崖摔下来,头皮裂开,逢了十一针,全靠一勺勺地给它喂流质维系生命。后来,它终于能动弹了,能站立了,能走路了,成为最喜欢与人亲近的熊猫,它牢记着人类的恩情。但是,由于野外的生态环境尚未恢复,康复的大熊猫不能放归山林。于是,迁地保护的战略思路开始形成。
所谓迁地保护,有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典范——中国麋鹿十九世纪“流亡”英国,由于得到很好的迁地保护,竟在德机轰炸与二战的动荡中繁衍下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早已绝种的野生麋鹿从英国又回到了故土。
1986年春节,成都市文化宫在办灯会。已担任成都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安居,与建设部的郑淑玲司长、省林业厅的胡铁卿处长等人闹中取静,相会八角亭,商量建立“基地”。有两盏灯在大家心中亮着:首先,它的定位,不仅是“饲养场”,更应该是探索大熊猫奥秘的科研机构,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大课堂;二是它修建在成都,不仅属于“成都市园林局”,更属于中国。最后,大家敲定了这个日后名扬四海的名字: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
大家一起帮助大熊猫斧头山上郁郁葱葱的竹海与森林,形成了与成都市区不同的“小气候”。
在熊猫基地,已形成了适宜人才成长的“小气候”。进入21世纪,一批批高学历的拔尖人才,不断充实熊猫基地的科技队伍。
张安居说,我们这一批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年过花甲,知识老化,应当让位给年青一代,把事业推向新的高度。最让我高兴的是,以张志和为代表的一帮年轻人,成为基地的顶梁柱。他们基础扎实,信息灵通,勇于实践,锐意进取,比我们强得多!
生物教师吴先智,擅长制作标本,又擅长科普宣传,被“挖”来做博物馆长,蝴蝶专家赵力,连人带蝴蝶,一起调进基地,办起了蝴蝶展览馆。
基地筹建伊始,领导人就明确:一个实验室,一个博物馆,决不能少。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基地就只是个喂熊猫的圈养场,解决不了任何实质问题;没有博物馆,基地就只是个看热闹的地方,很多观众永远不知其所以然。于是,攻关,科普,成为基地腾飞的一双翅膀。
走进实验室,走进产房,走进博物馆,处处都能见到青春逼人的一代正挑大梁。侯蓉、沈富军、黄祥明、蓝景超、王成东、王基山等,是各个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他们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基地的光荣榜上,也出现在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
连续熬夜,精力旺盛,对付难题,功夫扎实。大熊猫超小幼仔51克的繁育成功;越洋帮助亚特兰大动物园的“伦伦”产仔成功——青春,不断创造着奇迹。与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既是光荣任务也是巨大压力——青春,把重任扛在肩上。
最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项目正在启动。国家把大熊猫科学研究的重点定在斧头山,无非是看上了熊猫基地这一柄“利斧”——只有青春的臂力,才能挥动“利斧”,披荆斩棘。
成都熊猫基地,不仅出熊猫,出人才,还出经验,出理论。二十年来,基地取得科研成果59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发表学术专著19部。
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是两部专著,为大熊猫生物科学树起了里程碑。一部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张安居和英国动物学家戴卫领衔编著的《大熊猫:生物学、兽医学与管理学》,本书从1997年签约,历时10年,汇萃了中外专家90篇论文,其中有16篇出自成都大熊猫基地的作者。一部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由张志和、魏辅文编著的《大熊猫迁地保护理论与实践》。著名生物学家赵尔宓院士高度评价这本书:“系统地反映了大熊猫迁地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了新理论和实用技术,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兼具了实践指导意义”。
由于近百分之八十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四川省,成都熊猫基地的成功,对保护大熊猫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其它的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当我们盘点二十年取得的成果时,更向往着基地的未来。
二十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已经为大熊猫迁地保护事业奠定了基础。基础,只是高楼的地基,飞机的跑道,长诗的开篇,交响乐的序曲。而更辉煌更壮美的画卷正徐徐铺开——基地,将扩大到三千亩,在北郊的广阔土地上将建设一座森林小城“熊猫镇”……当人工培育的种群扩大到一定数量后,将启动野化与放归计划,为大熊猫种群复壮注入强大的活力,最终让大熊猫家族走向兴旺……
看起来,我们在拯救大熊猫,其实也在拯救自己。当整个成都市被森林竹海包围着,被花香鸟语充溢着,被潺潺流水滋养着,被明媚阳光爱抚着,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多好呵,这是人与熊猫共同的家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大熊猫的自述
我是一种憨态可掬的动物,乖巧、温顺,很讨人们喜欢。我们颜面似猫,眼睛上戴着一副墨镜,身体肥硕,颜色黑白相间。四肢毛茸茸的,我们那傻里傻气的脸上,长着一对整齐的黑耳朵,竖起来,仿佛戴了一顶风雪帽。够帅的吧!我体长140厘米,体重80千克,有6个手指头,腹部是淡棕色的。是不是很时髦?
我们一般生活在长江上游各个赏析的高山深谷,因为我们是一种喜欢湿性的动物,所以我们的栖息地气候温凉、潮湿,常温在80%以上,我生活在山腹洼地,因为这里土质肥厚,森林茂盛,最主要的是:箭竹生长很好,所以,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
我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的部分———嫩茎、竹笋,其它的叶子是我的亲戚——小熊猫的“美味佳肴”。我每天要吃12-38公斤的食物。我住在小桥流水人家旁边,这样便能喝到泉水。
我们熊猫家族品均寿命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每胎年产1仔,刚出生的小弟弟只有1公斤,3个月之后,就开始会走、视力大到正常。半年后,就会开始吃竹子。
这就是而我们熊猫家族,我是不是很可爱?
我是一种憨态可掬的动物,乖巧、温顺,很讨人们喜欢。我们颜面似猫,眼睛上戴着一副墨镜,身体肥硕,颜色黑白相间。四肢毛茸茸的,我们那傻里傻气的脸上,长着一对整齐的黑耳朵,竖起来,仿佛戴了一顶风雪帽。够帅的吧!我体长140厘米,体重80千克,有6个手指头,腹部是淡棕色的。是不是很时髦?
我们一般生活在长江上游各个赏析的高山深谷,因为我们是一种喜欢湿性的动物,所以我们的栖息地气候温凉、潮湿,常温在80%以上,我生活在山腹洼地,因为这里土质肥厚,森林茂盛,最主要的是:箭竹生长很好,所以,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园。
我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的部分———嫩茎、竹笋,其它的叶子是我的亲戚——小熊猫的“美味佳肴”。我每天要吃12-38公斤的食物。我住在小桥流水人家旁边,这样便能喝到泉水。
我们熊猫家族品均寿命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每胎年产1仔,刚出生的小弟弟只有1公斤,3个月之后,就开始会走、视力大到正常。半年后,就会开始吃竹子。
这就是而我们熊猫家族,我是不是很可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可知道大熊猫有多可爱吗?大熊猫他的眼睛大大的、黑黑的像戴了一副墨镜,它椭圆形的耳朵黑黑的,身子白白胖胖的,四肢是黑色的,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手上有短短的、尖尖的爪子呢!大熊猫出生时最小只有53∙7克,平均体重仅140克。长大后体重却是自己小时候的1000倍!最重的可达360斤!他们生下来的是候红彤彤的。
大熊猫不但外表可爱,他吃东西的时候也非常可爱,你瞧,这一只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大口大口的吃着,他仿佛在说:“这竹子真好吃。”还有一只他一手拿着一个竹子,吃的多痛快啊!还有一只小熊猫,趴在他的背上像一个偷鸡摸狗的贼似的悄悄的去啃了一小段竹子,多可爱啊!差点都把饲养员给的竹子吃光了。
他们像一个懒虫似的非常爱睡觉。有的卧在地上睡,有的趴在木台睡,还有的小熊猫趴在大熊猫的背上呼呼大睡。
大熊猫跟头猪似的,那是小熊猫就不一样。他们非常爱活泼好动,有的像一个跟屁虫。一直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就算饲养员把它抱回去,他又屁颠屁颠的跟过来。他们非常爱爬树有的很笨重,爬一段就掉下来,爬一段就掉下来,真可爱!有的生龙活虎,一下子就蹿到树顶上去了!
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是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的祖先是始熊猫也那么可爱。它们长得非常可爱,特别是生活下来的小熊猫,白白胖胖的,可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差。小宝宝很少活下来。所以我们中国得全力保护它。再加上外国人经常来捕捉大熊猫。现在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不多全世界只有只有1600只左右。不足1600只。我国只有330左右,这是2011年统计的。
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大熊猫,不能去捕捉它。他也是全国友谊的桥梁。我们把它送给了外国,外国也把他们最珍惜的动物送给了我们。
大熊猫真可爱
大熊猫不但外表可爱,他吃东西的时候也非常可爱,你瞧,这一只大熊猫双手抱着竹子,大口大口的吃着,他仿佛在说:“这竹子真好吃。”还有一只他一手拿着一个竹子,吃的多痛快啊!还有一只小熊猫,趴在他的背上像一个偷鸡摸狗的贼似的悄悄的去啃了一小段竹子,多可爱啊!差点都把饲养员给的竹子吃光了。
他们像一个懒虫似的非常爱睡觉。有的卧在地上睡,有的趴在木台睡,还有的小熊猫趴在大熊猫的背上呼呼大睡。
大熊猫跟头猪似的,那是小熊猫就不一样。他们非常爱活泼好动,有的像一个跟屁虫。一直抱着饲养员的腿不放,就算饲养员把它抱回去,他又屁颠屁颠的跟过来。他们非常爱爬树有的很笨重,爬一段就掉下来,爬一段就掉下来,真可爱!有的生龙活虎,一下子就蹿到树顶上去了!
大熊猫之所以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是因为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800万年,是一个古老的物种,他的祖先是始熊猫也那么可爱。它们长得非常可爱,特别是生活下来的小熊猫,白白胖胖的,可是它们的繁殖能力很差。小宝宝很少活下来。所以我们中国得全力保护它。再加上外国人经常来捕捉大熊猫。现在我们国家的大熊猫不多全世界只有只有1600只左右。不足1600只。我国只有330左右,这是2011年统计的。
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大熊猫,不能去捕捉它。他也是全国友谊的桥梁。我们把它送给了外国,外国也把他们最珍惜的动物送给了我们。
大熊猫真可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