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郎朗?
2014年12月24日《音乐周报》刊登了王安潮的文章《郎朗不好在哪儿》。这是我迄今看到对郎朗最为客观和真诚的评论。文章不到2000字就把郎朗作为钢琴演奏家和钢琴明星说得清清楚楚,而且作者文笔流畅且朴素,观点深刻而真诚。我想,郎朗和他的父母看了也会很无奈地点头,因为作者说的都是事实,作者提出的建议也是非常善意的。
王安潮精辟地总结了郎朗的四好和四不好。作为应和,我也提出我对郎朗钢琴演奏的四好和四“不好”。
四好:
1.无可争辩的音乐才能。这种音乐才能是与生俱来的,犹如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但如何使用好,由自己后天的文化修养所决定。
2.无可争辩的自学能力和苦练精神及极高规格准备的海量演奏曲目。没有能力再刻苦也徒劳,没有正确的学**方法,再刻苦也没用。郎朗有才能、有能力、有方法,加之刻苦,所以作为职业钢琴演奏家而言,他的演奏规格是很高的,所谓演奏规格就是在舞台上的演出,出错率低,曲目量大,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演奏大量不同的曲目,而且保证演奏质量。但这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能力。这种能力,沈文裕丝毫不输给郎朗。而郎朗强的是音乐的敏感性和音乐想象力。
3.在极度商业明星化后,琴技没有退化,音乐一直在进步。是人都想出名,都想发财,而且永无止境。一些音乐明星,出名靠勤奋和水平,出名后就靠以名养名,以名忽悠,而郎朗出名靠的是才能与勤奋,出名后捍卫自身名声的依旧是才能与勤奋,是实力派明星。忙于挣钱和扬名,没有荒废琴技。
4.演出不选择场所,挣钱和炒作不择手段,但从来不以牺牲艺术标准为代价。我们生活在一个商业化的时代,以钱和权来定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你喜欢它、嫉妒它、怨恨它,它都存在于每天的现实中,只是看你是否有能力去获取,是否懂得去用好它,利己利人。郎朗天天、月月、年年都泡在这样的一个商业澡堂里,但他始终能把他所从事的艺术视为莲花,出污泥不染。郎朗的演奏,无论是琴技还是音乐,都是艺术,只是艺术的规格有多高,那是另外一回事。他起码保证了艺术的底线。
四不好:
1.良好的音乐感觉缺乏足够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内容去充实。艺术感觉是一种天赋,但是再好的艺术感觉,如果不能负载来自生活和源于生活的艺术思考,它只能是一个美丽的空壳,犹如一个除了长得好看,什么也没有的美女。郎朗的演奏很长时间以来犹如一个如花似玉而没有读过书,也没有生活阅历的傻美女。这方面一直拖他艺术上台阶的后腿。
2.丰富而肤浅的想象力阻碍了艺术思考的提升。如果郎朗能有张昊辰的文化储备和艺术思考高度,那么郎朗的演奏除了能让人兴奋,还能让人感动和思考。想象力是艺术的生命特征之一,而这想象力可以是来自看米老鼠动画片的想象力,也可以是来自艺术和哲学思考的想象力。郎朗这个知名度的音乐艺术家,如果始终停留在动画片级别的想象力,那就会显得名不符实。知名度只能代表成功程度,不能代表艺术修养深度。
3.已经是大师的范儿了,缺了大师的胸怀,他应该敞开胸怀与高水平的无名音乐家合作,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家最高的艺术境界是无我和自由。郎朗还没有进入无我和自由的境界。宽容敌手,携手同行,自己不但不会失去任何东西,反而得到更多。独占的强势心态是艺术最大的敌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当回到生活让众人分享,而不是用艺术给自己建造一个象牙塔或让自己独居其中,更不是站在刀尖上,不允许他人与自己争锋。
4.面对生命与生活,天才也是常人。常人就应该有常人的生活。一个艺术家脱离了常人的生活,只生活在源于虚荣、自我(甚至自大)和贪婪的追逐中,永远触及不到艺术的真谛,只能炫耀一下艺术的花冠,不可能让艺术移风易俗,提升自己,通过造福于他人而成就自己。这就是为什么郎朗越来越有钱,而他的听众永远在花钱,他只能让人兴奋,但从未用演奏或音乐感动过听众。他做了很多慈善活动,但慈善活动成了自己的品牌宣传,是变相广告还是真慈善,那就够讨论一阵了。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和真诚,表现是艺术的手段不是艺术的目的。郎朗的演奏离催人泪下还有很远的距离,这是他的文化、艺术家胸怀、人格修养缺失所导致,要成为音乐艺术大师,最终靠的不是如摇滚明星的知名度,而是人格与文化修养。
其音乐才能赞叹不已,但没有被感动,只有带着遗憾的美好祝愿和期望。我从未去听过他的现场演出,因为我不喜欢那与纯净的音乐不搭配的现场。听唱片,我可以不受郎朗的明星表演干扰,不受他摆明星谱的干扰,可以从他敏感的演奏中去联想他应该达到的艺术境界,而听现场除了看到台上的他在嗨和听众在痴呆地羡慕,我无法专心听其弹奏任何一个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