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国的古代也是有大学这么一说的,只不过当时的名字不是叫大学,而是叫太学。根据史书的记载,我国在西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太学的设置,
因为在我国古代也是要通过考试,才能够成为政府官员的。所以说四书五经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听从了大臣的建议,设立了太学制度。选拔了五十个人,这些人通过考试,最后加官进爵,就产生了博士教学,选拔官员的制度。由于这些人的学习地方称为太学,所以又叫他们为太学生,
只不过过去的大学并不如现在的大学一样,学习的科目十分的多,而且丰富,当时的大学学习制度十分严格,一开始大学的规模并不是特别的大,只有五十个人,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汉昭帝的时候从五十人到了一百人,紧接着到汉宣帝时期也只有两百个人,但是到了汉元帝的时候就增加到了一千个人人。此后一直有着太学制度的建立,
但是魏晋时期以后,由于长期的战乱,学校一时兴起一时荒废,而当时的士大夫,就是大学老师,也都消极教学,一心只想躲避灾祸,太学已经名存实亡了,直到咸宁年间,大学与国子学一起建立起来,太学才逐渐地发展起来。后来的国子学是专门教育皇家子弟的,而太学是普通社会上的官员或者是百姓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上的一所学校。
“大学”两个字最早出自《大学》。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曾参编写的,作者在书中用短短的几千字来阐述儒家思想修习之要,微言大义。
对于“大学”两个字的解释,南宋鸿儒朱熹解释出的“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流传很广,后人沿用这样的说法,认为“大学”是指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的人,通过行为与学问的统一来进行自我修炼。另外,也有人用于“大学”相对的“小学”来做解释。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所以说,我国古代应该是有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