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矿因素定量分析与控矿指标提取
2020-01-18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控矿指标提取的基本方法是:①依据已获得的单元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和单元矿化指标,生成反映单元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与单元矿化指标关系的散点图;②基于散点图,构造矿化指标与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的非线性关联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统计效果进行检验;③按非线性模型对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进行非线性变换,得到直接指示矿化分布的控矿指标。
在实际提取过程中,发现接触带因素(dI)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G)具有相近的场模型,二者提供的找矿信息也是相近的,为了避免建立找矿信息重复的指标,故将接触带因素(dI)对应的指标从提取结果中剔除。
1.岩体热力场因素(dG)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dG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22、12-23所示。
图12-22 dG-Cu散点图
图12-23 dG-CuOre散点图
从dG-Cu散点图、dG-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dG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dG取值为(-250,15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最高或明显偏高,即这些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dG取值为(260,50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相对较高,即这些单元为次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偏低、金属量偏小);dG取值为其他值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明显偏低,即这些单元为无矿或贫矿空间。
显然,指标Cu、CuOre与dG的关联关系是非线性的,为此,构造非线性模型来模拟这种关系: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式中,
求解上述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上述方程各参数的值为:d1a=-25,d1b=450,d2a=0,d2b=450。由该模型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应分别与新指标ddG1、ddG2呈线性相关,故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新指标ddG1、ddG2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5。
表12-5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dG1、ddG2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5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ddG1、ddG2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ddG1、ddG2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2.岩体形态因素(wr1G)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wr1G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24、12-25所示。
从wr1G-Cu散点图、wr1G-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wr1G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wr1G取值为(-90,5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最高或明显偏高,即这些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wr1G取值为其他值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明显偏低,即这些单元为无矿或贫矿空间。
显然,指标Cu、CuOre与wr1G的关联关系是非线性的,为此,构造非线性模型来模拟这种关系: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式中,
图12-24 wr1G-Cu散点图
图12-25 wr1G-CuOre散点图
求解上述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上述方程各参数的值为:d1=-52,d2=-40。由该模型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应分别与新指标dwr1G1、dwr1G2呈线性相关,故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新指标dwr1G1、dwr1G2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6。
表12-6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wr1G1、dwr1G2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6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dwr1G1、dwr1G2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dwr1G1、dwr1G2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3.岩体形态因素 (wr2G)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wr2G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26、12-27所示。
图12-26 wr2G-Cu散点图
从wr2G-Cu散点图、wr2G-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wr2G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wr2G取值较大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也同步增高,即wr2G取值较大的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
图12-27 wr2G-CuOre散点图
经反复试验,指标Cu、CuOre与wr2G的具有线性关联关系,故不必进行非线性变换,直接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与指标wr2G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7。
表12-7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wr2G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7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wr2G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wr2G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4.接触面构造因素(aIT)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aIT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28、12-29所示。
从aIT-Cu散点图、aIT-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aIT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aIT取值较大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也同步增高,即aIT取值较大的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
图12-28 aIT-Cu散点图
图12-29 aIT-CuOre散点图
经反复试验,指标Cu、CuOre与aIT的具有线性关联关系,故不必进行非线性变换,直接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与指标aIT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8。
表12-8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aIT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8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aIT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aIT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5.横向张性断层因素(dF)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dF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30、12-31所示。
图12-30 dF-Cu散点图
从dF-Cu散点图、dF-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dF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dF取值为(0,50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最高或明显偏高,即这些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dF取值为(500,130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相对较高,即这些单元为次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偏低、金属量偏小);dF取值为其他值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明显偏低,即这些单元为无矿或贫矿空间。
显然,指标Cu、CuOre与dF的关联关系是非线性的,为此,构造非线性模型来模拟这种关系: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图12-31 dF-CuOre散点图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式中,
求解上述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上述方程各参数的值为:d1a=215,d1b=860,d2a=215,d2b=860。由该模型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应分别与新指标ddF1、ddF2呈线性相关,故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新指标ddF1、ddF2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9。
表12-9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dF1、ddF2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9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ddF1、ddF2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ddF1、ddF2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6.区域挤压远应力场因素(aIP)的找矿信息指标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aIP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32、图12-33所示。
从aIP-Cu散点图、aIP-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aI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aIP取值为(50,18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最高或明显偏高,即这些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aIP取值为(50,18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相对较高,即这些单元为次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偏低、金属量偏小);aIP取值为其他值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明显偏低,即这些单元为无矿或贫矿空间。
图12-32 aIP-Cu散点图
图12-33 aIP-CuOre散点图
指标Cu、CuOre与aIP的关联关系是非线性的,为此,构造非线性模型来模拟这种关系: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式中,daIP1=|aIP-d1|,daIP2=|aIP-d2|
求解上述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上述方程各参数的值为:d1=145,d2=140。由该模型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应分别与新指标daIP1、daIP2呈线性相关,故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新指标daIP1、daIP2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10。
表12-10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aIP1、daIP2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10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daIP1、daIP2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daIP1、daIP2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控矿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7.褶皱构造因素(dD3)的找矿信息指标
控矿地质因素场变量dD3与单元矿化指标Cu、CuOre的散点图如图12-33、12-34所示。
图12-34 dD3-CuOre散点图
从dD3-Cu散点图、dD3-CuOre散点图可知,单元铜平均品位Cu、单元铜金属量CuOre与因素dD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关系,表现为:dD3取值为(-2100,-1000)、(500,210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最高或明显偏高,即这些单元为主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高、金属量大);dD3取值为(0,250)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相对较高,即这些单元为次要矿化富集空间(品位偏低、金属量偏小);dD3取值为其他值的单元,其矿化指标Cu、CuOre的值明显偏低,即这些单元为无矿或贫矿空间。
显然,指标Cu、CuOre与dD3的关联关系是非线性的,为此,构造非线性模型来模拟这种关系:
危机矿山深部隐伏矿大比例尺定位定量预测技术研究
式中,
求解上述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到上述方程各参数的值为:d1a=-1670,d1b=0,d1c=1770,d2a=-1650,d2b=0,d2c=1750。由该模型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应分别与新指标ddD31、ddD32呈线性相关,故计算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新指标ddD31、ddD32的相关系数,并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F检验,结果如表12-11。
表12-11 矿化指标Cu、CuOre与岩体热力场因素ddD31、ddD32的相关系数及回归效果
从表12-11可知,矿化指标Cu、CuOre分别与变量ddD31、ddD32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即ddD31、ddD32对矿化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贡献或显著的控制作用,可作为找矿信息指标来指示地质因素对成矿的有利程度。
2024-10-28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