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三者之间有何联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七下人教历史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七下人教历史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0-03-19
展开全部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其起因就是皇帝给予某些地方官吏(藩镇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安史之乱给唐朝(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至其被平定后,宦官势力又随即崛起,致使皇帝的权力和威信进一步被压缩。地方节度使与宦官集团更加肆无忌惮的对社会底层的农民进行压迫和剥削,这才促发了王仙芝、黄巢起义。到了黄巢起义被平定,皇帝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节度使及地方实力派手中有名无实的傀儡。有些节度使此时更是干脆拥兵自立(即所谓的“十国”),有的则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相互攻伐(后者将前者消灭,即所谓“五代”更迭)。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至唐玄宗时期,国内的土地兼并已经越来越严重,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四处逃亡,从而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基础;二是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过大(后来甚至发展到兼行政、财经、军事等大权于一身),造成了封建王朝中央集权的瓦解;其三是中央统治集团的腐朽,促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冠亚技术天高
2020-03-19 · 水分含量检测,水分活度检测相关知识。
冠亚技术天高
采纳数:558 获赞数:145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安史之乱 (战争)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 )与十国(902年-979年 )的合称。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来自升金湖有气势的老虎
2020-03-19 · TA获得超过2.4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8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三者之间有内在历史演变逻辑在里面,安史之乱根源是弱干强枝,中央集权系统运行出现问题,导致地方武人势力集团做大。之后藩镇割据局面持续,再加上统治腐败,加强对百姓盘剥,引起黄巢起义。中央羸弱,只能借助地方节度使武装,中央最终被架空进而灭亡。随之进入军阀混战的五代十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吴胜旗
2020-03-19 · TA获得超过427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82%
帮助的人:405万
展开全部
首先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走向没落,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也急剧下降,各地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同时,各地农民起义也奋起应用,其中以黄巢起义的影响最大,唐朝灭亡后,节度使纷纷自立为王,从而产生了五代十国政权频繁更迭的情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卜忆彤b4
2020-03-19 · TA获得超过72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12%
帮助的人:584万
展开全部
苛捐杂税太多,民不聊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