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持人的口才艺术有哪些?
2019-04-14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在社交活动中,各种会议、宴会、典礼、仪式等都需要有人主持、有人组织,主持人的作用非同小可。他们不但要负责整个活动的编排,而且要起到上串下接,穿针引线,沟通听众、观众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口才。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应注意三点:
不死板,不程式化。
所谓不死板,不程式化,就是说主持人主持每一次活动,都应注意研究本次活动的内容及参与者的特点,因人因事的不同来组织语言。如主持青年人的活动,语言应当深入浅出明快,充满朝气,哲理性强,寓意深刻;主持老年人的活动,则要求适合老年人的特点,姿态大方稳重,语气温和亲切,语言庄重质朴;主持文艺节目,应当热烈、欢快;主持会议或其他活动,则又应有所不同,等等。
不程式化还体现在开场白不能死板、机械、千篇一律。比如:“现在开会,请××同志讲话。”“舞会(宴会、晚会)现在开始。”这就落入俗套了。开场自要因境制宜,作灵活的设计。如设计会议开场白,就要自问三条:能安定听众情绪,形成专心听讲的气氛吗?能恰当地介绍发言的内容、发言人的身份进而吸引听众吗?形式新颖、不落俗套吗?符合这三条,开场白的效果肯定是好的,而良好的开场往往是会议成功的起点。
一场活动结束后,结束语也应避免俗套。大多数情况下,主持人会说:“××同志的讲话很重要,要认真领会好好学习。”或“感谢××同志百忙之中光临我厂(我单位)。”等。这类枯燥的套话、客气话已成为令人厌烦的、毫无真情实感、缺乏新意的陈词滥调。作为一名好主持人,不应按这样的程式语言来主持活动,而应有自己的特色。
巧于连接。
主持一场活动,一般都要在中间搭桥接榫,过渡照应,把整个活动连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主持人用连接语不外乎承上启下:肯定前面的,画龙点睛;呼应后面的,渲染蓄势。运用连接语连接时,方法多样,可以顺带,可以反推,可以借育,可以直说,也可以设疑和答问。总之,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一种模式,呆板地“下一个节目是——”,“下一位讲话的是……”而应以别开生面、恰到好处为原则。
同时,会议主持人要善于引导与会者积极发言。引导的方法很多,可采用点将法、激将法或提问法等。适时、适度地提问,可以调动与会者的答疑兴趣。不论采用什么方法,主持人都应积极主动地使会议顺利进行,而不致于出现冷场的局面。
应变有术。
主持一场活动,难免会遇到麻烦或变故,对此,主持人应设法加以应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
(1)如何应付“冷场”。在某些场合,如会议,主持人常常会碰到“冷场”现象。“冷场”是由各种原因形成的,或是与会者对会议主题内容不熟悉,或因为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有人生性胆怯,不习惯公众场合的发言或表演。此时,主持人要注意分析“冷场”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打破僵局。除了运用前面所讲的点将、激将、提问的方法外,主持人还可以自己做示范,自己带头先讲,以启发他人,抛砖引玉。另外,反复重复强调会议的主题、意义,消除听众的各种顾虑,也是激发勇气,扫除障碍,打破僵局的好办法。
(2)如何应付“变故”。在活动主持过程中,最能体现主持人机智灵活的是处理各种各样的变故。如在某次企业内部的联谊晚会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变故,因主持人的巧妙应付,才避免了尴尬的局面。当时,主持人在报节目时,产生了小小的疏漏,他把妻子的名字说成是丈夫的,而把丈夫的名字说成是妻子的,引起台下哄堂大笑。但主持人并没有只说一句“对不起”就敷衍了事,而是加进了一句:“我之所以讲错,是因为这两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一起,这对夫妻太恩爱了,我们愿所有的家庭,所有的夫妻都能像他们那样,恩恩爱爱,美满和睦。”主持人的机智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
(3)如何应付“偏题”。讨论会、新闻发布会以及其他一些会议,常出现偏离中心的现象。如新闻发布会上,有些记者的提问离题太远,超越了中心议题等。遇到这种情况,主持人应正确把握会议主题,灵活机智,把不利局面扭转过来。这时,应善于提醒记者和与会者,明确会议的主题和中心。但话语要得体,不能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另外,也要把握好整个会议的时间,见好就收,以防再次出现“偏题”现象。
-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