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目的与意义?

及为何要发动10月革命!... 及为何要发动10月革命! 展开
 我来答
柏银柳HZ
2006-08-27 · TA获得超过3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4万
展开全部
十月革命的影响
为什么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中国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根本原因还在于中国社会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当中国人民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时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恰好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给他们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
这以前,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思想界中已经有人谈论社会主义。有一些讲社会主义的人讲的只是无政府主义的空谈,他们自己也不认为这些空谈和现实生活有多少关联。有一些人则认为社会主义学说只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才有现实意义,他们以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某些“社会主义”措施,以“预防”将来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那时,也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介绍到中国来。从1899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以来,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如梁启超和革命派如朱执信等都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作过某些介绍。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没有为人们重视。那时,中国社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这种学说没有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的路。 十月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发动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总之,十月革命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就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1997年10月18日,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暨华北分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在京联合举办了“纪念十月革命8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齐世荣先生首先讲话。他说:“1997年,中国***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距今80年前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把这两个伟大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观察,是很能发人深省的。”他谈了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并着重结合中苏两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指出中苏两国都曾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多次犯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左”的错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是没有认清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总结了中外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作为这一理论基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遵循这一理论,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起来。这一理论虽然是根据中国国情得出的,但对今后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那些原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会有参考价值。他强调,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一种已经僵化、但又长期不改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而绝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俄国无产阶级所开辟的航路,今天正由中国***人继续行驶下去。现在虽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难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下一次高潮不会以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大地的胜利为契机而兴起吗?
接着,与会者围绕十月革命与列宁主义的发展,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再认识,十月革命与20世纪的现代化进程及21世纪的社会主义,苏俄的对外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谈到十月革命与列宁主义的发展时,发言者认为,直到二月革命之前,列宁虽然讲到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但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俄国一国取得胜利,也不能认为列宁排除了世界革命的可能性。然而列宁要指导俄国工农大众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还需要有新的理论突破,这种突破表现在:第一,列宁从世界革命高度规划了俄国革命,使俄国革命变成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和第一级阶梯,用在俄国开始的社会主义革命去推动世界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二,列宁突出了政权问题,把政权问题提到决定一切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尽管俄国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文化水平,但可以靠苏维埃政权创造这种文明的前提,走向社会主义。列宁的这两点论述,是在帝国主义战争条件下结合俄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只有从列宁的这两点论述出发,才能更好地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和特点。有的学者还结合十月革命的前提谈了列宁的贡献。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突破,在于他坚持认为,在落后国家,在国家被战争和经济破坏推向灾难边缘的时刻,应当用革命的方式改变通常的历史发展顺序,不必等社会主义物质前提完全成熟,首先推翻旧政权,在新政权基础上发展生产力,这正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他善于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抓住机遇,为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范例。同时,正是由于十月革命发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它的性质和内容必然带有完成某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完成任务的特点。
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发言者指出,应该坚持列宁当年提出的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论断。这是以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为根据的。本世纪上半期的历史证明了这一论断,同样,本世纪下半期历史出现的新情况也不能推翻列宁的论断。因为从本质上讲,时代性质没有变,帝国主义的垄断特征、基本矛盾没有变。尽管社会主义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遇到挫折,但一部分国家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十月革命道路在中国继续的结果。因此应该坚持十月革命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提法。但也要避免以前在此问题上的某些误区:一是对新纪元的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强调不够;二是不能仅仅认为是十月革命一件事情开辟了新纪元,像亚洲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相对论的提出和无线电的发展,都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时代的内容是多样性的,又是统一的。对什么是十月革命道路问题,发言者认为,这条道路总结起来,基本上就是两点,一是要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二是要善于把各国多样性的实际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因而也都是继承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往在对十月革命道路的总结概括上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把暴力革命看成是普遍规律,历史证明没有和平过渡成功的先例,也没有单纯靠暴力斗争取胜的先例。成功的革命都是各种手段相结合的。再如把一些本不属于十月革命的经验,作为十月革命道路的内容总结进去,像计划经济体制等。对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发言者认为,有三点历史事实不容抹煞。第一是十月革命向黑暗势力开火,其斗争精神给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极大鼓舞。第二是促使西方工人运动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联系,起了桥梁作用。第三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前苏联在这方面的宣传有时过分夸大了十月革命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并以此作为大国沙文主义的历史依据。十月革命在当时主要影响的是周边各国,对其他地方的影响更多的是折射。
有些学者运用社会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列举和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苏联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指标,说明了从十月革命以来苏联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令人不容否定的成绩。它仅用十几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十月革命所建立的消灭人剥削人现象,体现社会公正的制度给一战后陷入危机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第一个缺口。它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它的一些经济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全新面貌。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既是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又使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得到升华。
与会者还从20世纪现代化的角度,探讨了十月革命的意义,认为在上一个世纪之交,俄国的现代化进程遇到了很大障碍,许多问题如土地问题等没能解决,造成俄国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十月革命就是通过建立民主这种方式,弥补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是用革命手段去发展文明,即现代化。十月革命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发展了文明,推动了现代化,发展了生产力。如果说19世纪的现代化只有资本主义一种发展模式的话,那么20世纪则创造出了新的模式,首先是社会主义国家模式,然后是发展中国家模式。十月革命开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文明的方式,这是伟大的历史功绩。
展望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发言者提出,十月革命仍然会是一面旗帜,它体现的武装斗争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但会有新的内容,如夺取政权的方式除武装斗争外还可以走议会道路。不过在夺取政权后,仍然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运动在21世纪有复兴的可能。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高举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旗帜。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需要十月革命的道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十月革命的基本经验。
对苏联的对外政策,发言者指出,对于十月革命之后苏俄的对外政策的革命性要充分估计足,但对其历史局限性也要清醒地看透。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而又恰如其份地肯定苏俄的对外政策中的革命的、进步的方面;也要摒弃以往脱离实际的过高的主观渲染,认清其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社会主义带给国际关系的新因素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大大减少和避免了在资本(或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对外扩张而导致的战争。这是与此前所有国家的本质的不同,它必然在其对外活动中有所反映。与此同时,这种新因素又是相对的、有限的。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规定社会主义对外政策。因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既不能否定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抗,也不能杜绝单方面不可能制止的战争,何况公有制也不能排除社会主义国家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对外经济利益。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廖学盛研究员、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田心铭教授作了即席发言。齐世荣教授作了总结,他说,在历史研究中,既要坚持解放思想,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两者必须联系在一起。在十月革命史的研究上,要根据历史的发展,以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看待它,不要受传统观点的束缚,但一定要实事求是,两者绝不能脱离。否则,就会违背历史科学的特点。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