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RASC/CASC方法进行南海北部新第三纪生物地层定量对比(摘要)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王平 周蒂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
RASC(排序和标定)/CASC(对比和标定)是一套精心设计的统计方法,可用于生物地层最佳序列和生物分带的计算,以及井间等时线对比。在南海北部陆架的珠江口盆地选择了有较完整化石记录的34口井用RASC/CASC方法进行分析,有112个化石事件(包括55个钙质超微、4个有孔虫、10个孢粉)因其在多于6口井中出现或有重要指示意义而被选用。通过计算得出了这些事件的最佳序列及RASC分带,根据较大的RASC距离划分出10个化石带和15个亚带,并将这些带与全球生物年代分带(biochronozone)、区域岩性分层、地震界面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该区的地质年表。一般来说最佳序列与全球生物年代分带对应很好,但有两个例外,其一表明将Globorotalia limbata的末现面置于N21带是不对的,另一暴露了N15带化石事件对比中存在问题。选择17口井用CASC方法进行年代对比。5Ma、10Ma和24Ma等时线分别对应于万山组、粤海组、珠江组的下界面,但16Ma等时线却普遍高于韩江组的下界面,说明后者只是一个岩性界面,在时代上并不相当于中中新统的底面,这一长期争论的问题从此找到了答案。从年代-事件关系曲线导出了各井的时深关系曲线,进而实现了该区新第三纪沉降历史的高分辨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