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可以考到多少岁呢?
你知道,古时参加科举年龄最大的考生有多大吗?102岁!康熙三十八年,有一个叫黄章的老秀才,以这个年龄参加了乡试。
古时候,国家为了公平取士,推出了科举考试这个通道。
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古代,这个通道是公平的,只要是学有所成的士子都可以参加考试,都有机会进入仕途,且是寒门士子进入仕途的唯一通道,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就显示出了其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都知道,仕官是那时候的一个人人羡慕的工作,学子们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吗?当然,能够高中的人少之又少,这样就出现了如下情况:有的人一考即中,有的人屡考不中。其中,还有屡次不中、又屡次参加科举的考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里的故事,主人公范进参加科举二十多次,均没有考中。直到他五十四岁的时候,竟然考中了。
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却把范进高兴坏了,以至于,承受不住这份快乐崩溃了。
范进毕竟是小说人物,是虚构中的一个人物,但这个故事反映的情况,却不是虚构。古时候,像范进这样,即将步入老年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些老秀才们,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明朝人谈迁,在自己的著作《枣林杂俎》中,就为我们提到了两位高龄进士参加科举的情况,这两位高龄进士分别是:刘珠和董又莘。《枣林杂俎》主要讲述的是明朝学子参加科举的故事,所以,其中的例子都比较符合史实。
刘珠来自荆州公安县,跟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是老乡。他们两人的关系很好,只是刘珠没有张首辅那么幸运。刘珠三十岁才参加科举,准备进入仕途,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条科举之路,他却整整走了三十六年,直到六十六岁才高中。
他高中的那一年,正好是他的老乡兼好友张居正担任主考官,难道是张首辅给他方便了?这应该只是巧合。其实,刘珠参加科举的年龄还不算大,董又莘直到古稀之年才考中进士。这个事情经常会成为明朝官员茶余饭后的趣谈,大家都要拿出来感慨一番。
还好,董又莘比较长寿,他一直活到了九十岁,说明他七十岁考取功名之后,还能为朝廷效力一段时间,不然,这个功名还真的是浪费了。
那么,为什么董又莘七十岁还能参加科举呢?朝廷有没有考虑过人才的年龄问题呢?
当时,科举对于考生的年龄并没有限制,经常会有“父子同场”的情况发生,清朝的史学家王鸣盛就跟自己的父亲一起赶考过。
那一年,王鸣盛三十二岁,他以榜眼的身份被录取,做了大官。但是,他的父亲却没有高中,后面继续参加考试,甚至,到了老年他还拄着拐杖去现场参加考试,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精神。在《清稗类钞》中,有一篇关于王鸣盛父子参加科举的文章,题目就是“王西庄随父应岁科考”。
那时候,他父亲的年龄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奉劝他,让他好好在家颐养天年,不用再这样瞎折腾了。可是,他的父亲却听不进去,他认为:“大丈夫就得博取功名,否则,此生就会有遗憾。”
然而,真正创下科举史上考生年龄最高记录的人,却是清朝老秀才黄章。
黄老秀才来自广东顺德,根据清代史料记载,老秀才最后一次参加科举,是在康熙三十八年,那一年他已经一百零二岁了,有了重孙子。我们比较好奇,像这样的老者为何不在家里享清福,反而还要追求这些功名呢?可能,他们追求的不是功名,而是为了证明自己。
当时,黄章进入考场之时,手里提着写有“百岁观场”的灯笼,由他的曾孙子带着,来到考试座位。黄章甚至放言:“如果这次还考不中,三年后他还来,一直到考中为止。”其实,像黄章这样的高龄考生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朝廷举行会试,各地考上来的考生中,年龄超过七十岁的考生有一百二十二人,而超过八十岁,且坚持考完三场的考生有九十二人。
大家似乎都想追求这个人生目标,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可以。
当时,乾隆皇帝看到这么多高龄考生,心中非常激动,于是,下令都给他们封赏。
乾隆皇帝曾多次下令给那些高龄考生一些赏赐,比如:乾隆三十五年,有一位参加江西会试的考生,他叫李炜,年龄已经有九十九岁了。那次考试,李炜连考了三场,但是,都没有考中。乾隆皇帝知道这个事情之后,特意赏了一个举人给他,以鼓励他的这一行为。
其实,不管是年轻考生,还是年老考生,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正所谓,存在就是合理。但最终,历史的脚步还是阻挡了科举之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才最终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