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火炮为啥后面有一个圆圆的球状物体呢?
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火药被传入到欧洲,他们就把火药用途应用于战争里,开启了近代史火炮时代。在明清时期,欧洲火炮传入中国,明朝时期,神威大将军火炮就是按照西方战舰火炮仿制的,那么,明清时期的火炮为啥后面有一个圆圆的球状物体呢?
古时候火炮自身很重。炮管都是铜和铁制成。主要用于城墙防御或者战舰上。火炮结构简单,只是直炮管。明清时期火炮后面有一个球形物体,看上去也没什么作用。实际上,它叫尾巴按钮。它是有一定作用的。西方人当初制造火炮的时候,主要把它放在战舰上。
一般在海上比陆地上打仗困难得多。要考虑海上波浪冲撞战舰船体晃动,然后是火炮的坐力。不管是火炮还是长枪,想要精确射击目标,一定确保射击时候稳固性。俗话说,一点差错就会导致大的差错,稍稍晃动会使结果变成两种情况。所以,当西方人研制火炮时,他们对这些事情进行了很好调查和实验。他们在火炮尾部安装了一个球形,看起来像个手柄。在上面中间钻了一个孔,用粗绳子把火炮和船体固定绑在一起。平时没有战争时,防止大炮受到海浪的冲击在甲板上晃动。在战斗中,保证了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并且,把尾巴用绳子绑好后,士兵们还可以很轻松方便地拖拉火炮。在任何时候是装填弹药或者清洗炮管,都在耽误战斗的情况下把大炮从炮架位置上迅速撤回。同一相比,西方火炮尾扣可以拆卸,不是整体铸造的。可是,明清时期仿造是一体式,也许是因为按照当时地理环境而改进的吧。
西方国家靠海洋侵略,因此有许多海战。中国主要陆战多。地面战斗比海上战斗用火炮稳定。安装城上时有炮架,所以不担心火炮平稳性。在明清时期铸造技术不是很先进,因此,将尾钮和炮身固定一起提高当时火炮耐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