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把东西装袖子里为什么不会掉?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古装电影或是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幕,一位穿着汉服的古人冷不丁的从袖口中掏出一样东西,大多是银子,或者是一封书信,而如此宽大的袖口,东西是如何放进去又保证不掉下来的?
其实影视剧中演的那些只是做做样子,真正的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在袖口中放东西,不过少并不代表没有,我们虽然不是生活在古代,却能从一些历史文化中察觉到些许蛛丝马迹,证明古人确实会在袖口中放东西。
有个成语叫“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而这句成语的由来恰恰就能证明古人会在袖口中放东西。由于袖口宽大,走起路来甩臂时会两旁会带起一阵清风,若是在袖口中放一些银两,势必是造成一方行动不便,带起的风肯定会是一阵“斜风”,由此可以看出“两袖清风”是指袖口中没有私藏银两,指人品正直。
不过这里要注意一点是“两袖清代”大多是指那些为官的人,当官的人在古代属于上流人士,事实上在我国古代在穿着上有着严明的体制制度,各个阶层穿怎样的衣服都有讲究,我们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宽松服装大多属于上流人士的穿着,老百姓不会这么穿,毕竟寻常百姓还要进行体力劳动,干活期间穿着这种衣物也不方便。
汉服分为许多种,平头百姓穿的自然不会是宽袖,而且平时更不会带一些杂物在身上吗,银两就更不可能,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会在身上随身带一些小玩意,由于这种人大多都有仆人跟随,自己也可能只是带一点点碎银以免意外,不过如此宽大的袖口确实要有些玄机才行。
其实有些汉服中会在手腕向上大约二十公分处缝一个口袋,袋口向上,双臂下垂时里面的东西自然不会掉下来,而这种做法也是极少,也有将少量物品放入怀中,由于汉服为交领,只需在腰间系上一条腰带便可成为一个大大的口袋。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现代人认为古人会往袖口中塞东西这种想法出自于明代的戏曲,而明朝汉服袖口虽大,确实“琵琶袖”,琵琶袖的袖口很紧,其后宽敞偏大,仿佛一个“大肚子”,物品放在其中不用担心掉下。
当然,明朝的汉服也有例外,有一种像是“披风”是为广袖,不过一般人穿这种衣物都要在里面再穿一件“琵琶袖”的衬衣,东西都是装在里面的内衬琵琶袖之中,所以从外面看上去就像是从宽大的广袖中取出的东西。可惜的是到了清朝剃发易服后,汉服文化出现断层,大多数人所了解到的汉服非常的片面,说什么不方便之类的大多都是对汉服的偏见,否则古代的劳动人民也不用下地干活了。
为什么古代人把东西放在袖子里不会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