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为何效忠武则天呢?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则天时任宰相,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狄仁杰一生精忠谋国,心系天下,在唐高宗时已有任职,并取得了地方大小官吏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可谓一心为“唐”,而在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后并没有像长孙无忌、魏征等老臣当初那样排挤武则天,也不像宰相裴炎,在背地谋反,而是效忠于武氏,继续做自己官内所能及之事。分析其原因,大致有四点:
一、羌人血统让狄仁杰接受男女平等的思想。
有相关记载,狄仁杰的家族非但本土贵族,反而有夷狄血统,为羌族人。羌族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母系社会体制,直到现在依然有羌族部落沿用母系制度或者半母系社会体制。在羌族人中不存在男尊女卑思想,就算有男尊女卑思想,也并不根深蒂固。
二、生长环境的优越,形成了狄仁杰宽容、乐观、宽广的性格。
狄仁杰自幼生长在太原盆地,那时的太原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灾害少,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越,太原是全国几个著名的经济富裕区之一。物产的丰富使得人绝非小气贪婪,灾害绝少令人安于稳定。就生活在这样宽容、接纳、融合的环境氛围之中,让狄仁杰更容易接纳新生事物。以致于别人看不惯武则天称帝,他能更好地理解,更快地接受,接纳武氏为帝并效忠于她。
三、武则天与狄仁杰相似的自卑心理,二者难免同病相怜。
在封建社会,狄仁杰出身夷狄显然被认为一种耻辱,武则天的出身也并非名门望族,甚至在众多姓氏中算是“小姓”。同是出身寒微,受人鄙薄,渴望凭借自身能力爬上一个受人尊重的高位,二者难免同病相怜。武则天将其视为自己信任的大臣,似乎是在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而狄仁杰辅佐武则天,在一定程度上又仿佛是对自己的肯定一般。
四、武则天的移情对狄仁杰的影响。
细说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个人感情,首先是二人的“同乡”情分,其次是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喜爱之情,不仅仅是爱才,更是对他的堂堂相貌、为人处世、政治才干欣赏不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武则天对狄仁杰的移情。武则天早年丧父,对宠爱她的父亲极其怀念。狄仁杰比武则天大17岁,俨然一个严厉而慈爱的父亲形象,正是武则天心灵缺少的,正是她需要依靠的。武则天对狄仁杰种种特殊情感的流露,狄仁杰适当为武则天着想也是人之常情。
综上所述,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影响都为狄仁杰效忠武则天埋下了伏笔,再加上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一番情意,狄仁杰能够不同于众多反对女皇的唐朝老臣而效忠武氏是不难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