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被赶出皇宫冤不冤?
末代皇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时的悲剧。不可否认,有些人从出生起就站在人类金字塔的顶端,比如末代皇帝。溥仪的出身使他无法成为人类,他的出身会给他留下很多包袱。很多事情都不是溥仪说了算,溥仪只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溥仪登基时只有三岁。一个三岁的孩子有选择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年轻的溥仪只是个傀儡,有人在掌权。事实上,清朝在溥仪统治时期,是一支疲惫不堪的军队。
在时代的大变迁中,颓废、摇摇欲坠的满清王朝抵挡不住历史发展的滚滚车轮。因此,当武昌起义爆发时,一方面,造反派想要推翻腐败的满清政权,另一方面,袁世凯想要取代满清皇帝。所以溥仪为了袁世凯和反叛的孙中山的利益,被迫退位,孙中山想让袁世凯当临时总统。但溥仪退位也是有条件的。这就是所谓的清王朝八大优惠条件,如清王朝退位迁入颐和园,中华民国政府仍以皇帝称号,对待外国君主礼貌,每年花费四百万两,对皇家私有财产的特殊保护等等。换句话说,孙中山推翻封建君主制,实际上是大量的水。
虽然封建君主制名义上被推翻,但实际上封建君主制仍然存在,而共和国政府不允许溥仪居住在紫禁城的情况更为严重。所以溥仪退位后,清朝覆灭,溥仪和其他满族贵族,仍然在紫禁城建立了一个小宫廷。袁世凯不仅继续效忠于小廷,小廷也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即使违法犯罪,也只能由小廷巡卿处理,这表明,清朝名义上已经灭亡,但实际上,封建意识形态仍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华民国六年时期,张勋命令4000名军人进入北京,借口在国务院和李元洪所代表的总统府之间进行调停,支持溥仪的复辟。
因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溥仪仍然存在于紫禁城之中,这意味着封建统治仍然存在。张勋的复位也让很多人意识到溥仪的存在仍然是一个威胁。很多野心勃勃的人也想消灭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溥仪。直到民国十三年,冯玉祥才采取行动。冯玉祥,第二次直隶奉天战争三军总司令,突然叛逃北京,软禁曹锟总统,导致吴佩孚垮台。冯玉祥虽然采取了政治上的主动,但很快就发现自己被旧势力包围,“革命”仍在挣扎,冯玉祥意识到,如果不彻底铲除溥仪的势力,革命就不会成功。所以冯玉祥不仅派军队进紫禁城,把溥仪赶走。
溥仪不该被开除。重要的是你是谁。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必须随身携带一些东西。但是因为这次驱逐,溥仪也越走越远,走上了叛徒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