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在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后,得到善终了吗?
小时候看《上下五千年》,里面说:齐桓公还没当上国君之前,手下有一个谋臣叫鲍叔牙。鲍叔牙有一个生死之交叫做管仲,管仲是一个有大智慧的奇才,但他是齐桓公的敌人。
有一次,管仲为了帮助自己的主公,一箭射到齐桓公袍带的带钩上,齐桓公靠装死逃走。后来齐桓公得势,本来要杀掉管仲,但是鲍叔牙对他说:管仲是一个人才,他到哪国,哪国就强盛,应该留为己用。
于是,齐桓公很爽快地听从了鲍叔牙的意见,留下了管仲。后来,管仲当了齐桓公的宰相,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他又拜了管仲当“仲父”。
然后,普及本史书会告诉我们,齐国之所以能够称雄,全靠齐桓公能任用管仲、鲍叔牙这样的贤臣。所以,他是一位明君。
从来没有人怀疑:齐桓公只是因为“耳根子软”,听信了鲍叔牙的话,才留下了管仲。只不过,当时他的耳根子“软”得恰到好处,留下的并不是奸臣,而是能臣管仲。
管仲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位列第一的贤相。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诸葛亮的偶像。
在《管子》中记录了一些管仲对周围国家发动贸易战的事例,其中动用的手段,美国人至今仍然变着花样儿地采用。
因此,在管仲活着的那些岁月里,齐桓公对于国家大事,基本不用自己操心。他需要做的就是吃喝玩乐,偶尔在诸侯的盟会上出出风头就好了。然而,管仲并不能为齐桓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条龙服务。
公元前645年,管仲去世了。临走之前,管仲特别交代齐桓公,一定要远离竖貂、易牙、开方这三个奸臣。最后齐桓公被这三个人活活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