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相声界的大咖们为什么不像德云社那样大规模举办商演?

 我来答
唉漂长A
2021-05-11 · TA获得超过4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63
展开全部

主流相声界的大咖们为什么不像德云社那样大规模举办商演?

主流相声团体可以不用商演,他们一样有工资可以拿。

什么是主流相声演员?什么是非主流相声演员?在我看来观众喜欢的才是主流相声,观众不爱看的当然是非主流相声。或者说德云社郭德纲才是真正主流,姜昆、苗阜才应该是非主流。现在的情况是那些拿着固定工资、整天无所事事、只会到处开会、一段相声到底的演员成了主流;那些每天创作相声、天天表演相声、注重传承相声、着力发展相声的到成了非主流。

为什么非主流的相声演员,整天在为着相声的事忙碌,而主流的相声团体几乎不用商演呢?因为他们不必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不用整天忙碌依然有工资可以拿。能够坐享其成,何必四处奔波呢!

主流相声团体当然不去商演,他们商演根本卖不出票去。

郭德纲说的一句话,“商演是衡量相声演员成功与否的标准”,我是非常赞同的。商演成功,证明观众真心喜欢你的相声,哪怕是花钱去看也是非常乐意的。归根到底,还是证明你的相声好听,有意思!

而反观现在的所谓主流相声演员,只会在一些大型晚会应景,哪有一段相声是搞笑的。确实,他们的相声真真的够高雅,没有丝毫的俗的东西在里面,已经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但也把相声的笑点也去掉了。

“相声不好笑了,这就太好笑了”,这句话居然真的成真了。主流的相声就是这样,这样的相声去商演,主办方必然陪的底朝天。试问,谁会花钱去看一段毫无笑点的相声,并且还要接受普通政治课一样的主流教育。

主流相声团体肯定不会商演,他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忙!

主流相声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他们要坚持“反三俗”,说实话提倡“反三俗”我不反对,但不能为了打压同行而“反三俗”,更不能过度的解读“反三俗”。

他们要四处慰问演出,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了,是可以实现他们价值的最后方式,当然要坚持住。而且慰问演出嘛,本身就是带着“光环”前去,观众对他们的期待相对低一些,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他们要忙着开会,现在主流相声界最多的工作就是开会,需要将一群相声人集中起来,表一表决心,批一批同行。我真的搞不太懂,一群说相声的不去研究相声,却整天开研讨会,到底有什么意义。有点像郭德纲的相声里说的那样,是不是还要出国考察一下,学习一下西方的先进经验呀?

德云社为什么比主流相声受欢迎

其实德云社的相声比主流相声受欢迎,主要是三点原因:

第一点,创新而接地气。

众所周知,德云社的每部作品都会在全国各个剧场拿出来说,有很多人就觉得这样不好,

但是铁粉就会知道,其实每次说同一个作品的时候都是有差异的,因为郭德纲订下的规矩,每一个新的段子,都要自己人先磨合,觉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拿到台上说,而作品是说给观众的,所以观众的反应决定了作品的好坏,那么德云社的人又会根据观众的反应来进行修改,让作品被大众接受。

第二点,品牌效应正规化

德云社的相声,不单单做简单的茶社演出,更不是像有些相声大家,只做春晚等节目,而是跟上形势,用网络传播,这样能让更多的人听到可乐的相声,不管是上班,上学,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听听相声!通过语言的停顿,描绘出不同的情景,让人在亦正亦邪中自由转换伯君一笑

第三点,基本功才是重点

大家都知道,郭德纲,能说会唱,多种形式的小曲小调都可以戏手拈来,是因为郭德纲很喜欢这个行业,而且又是在三十左右岁正式拜师,可以说郭德纲的相声基本功非常的扎实,而现在德云社比较有名的徒弟,都是能说会唱,都是受到郭德纲的熏陶,从小吃住在郭德纲家,一同生活,一起学习基本功,才有了这些儿徒。

成功不是偶然,更没有捷径,德云社的成功,应该说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贵在坚持,跟随主流,创新亲民,或许才会走得更远!

结语

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分什么主流与非主流,观众心中自有评判。作为相声演员,还是把相声说好才是硬道理!

娱乐侃不动了
2021-05-10 · 发现娱乐,发现快乐,爱生活,爱娱乐。
娱乐侃不动了
采纳数:62 获赞数:1236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问得好,主流相声界以姜昆为代表,非主流相声界自然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了,都知道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在全国各地都有商演,而且不只是国内遍地开花,国外也是载誉而归了。而主流相声界为什么不像德云社那样大规模举办商演呢?因为主流相声界要演出就不能叫商演了,他们应该叫义演,因为主流相声界的演员都有各自的单位给发工资,不像德云社,没演出就没饭吃,这也是主流相声和非主流相声演员的本质区别!

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

主流相声与非主流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拿工资说相声。一个是不拿工资,只能看商业演出挣钱养活自己。这两派相声的代表人物就是姜昆和郭德纲。

主流与非主流的由来

其实相声本身是一家,但是因为说相声人的立场不同了。也就产生了两派相声。以姜昆为首的说相声的演员,都是各个文工团的,或者有正式单位的,这些相声演员说相声有工资,不说相声也有工资。而且他们的演出都是团里统一安排,属于义务演出,所以这种相声演出都是带有一定的宣传任务的,比如倡导新风尚,教人向善之类的文明相声。而郭德纲率领的德云社,因为没人开工资,只有靠相声演出挣钱养家糊口,所以必须坚持说一些传统的三俗相声来吸引人。这就产生了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

郭德纲的商演

郭德纲的德云社商演很成功,郭德纲讲话,能够让观众掏钱愿意听相声,这就是本事,因为主流相声界还在整天讨论如何拯救相声市场呢,郭德纲已经率领德云社将相声市场盘活了!

主流为什么不搞商演

主流相声界和德云社不同。他们要演出的话不能收费,他们属于义务演出,因为他们本身都是有工资的,再卖票就不合适了。就比如老师拿着国家的工资,不允许再在校外收钱搞培训一个道理 !

再者主流相声界要是真的搞商演还真不一定干的过德云社,毕竟主流相声界都属于高雅艺术,只适合电视上播出,真是拉到小剧场去演出,估计没人会买票去看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家都唱0
2021-02-23 · TA获得超过11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商演全称叫商业演出,既然是商业,那就得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

商演一般有专业的演出公司在操作,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盈利。举办一场商演,背后的成本可不少,其中有两块大头,分别是演员的劳务费用和场租费。如果说演员的劳务费还可以协商、上下浮动的话,场租费可是固定费用,省不了的。一般上千人的演出场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日的租金都在5万元左右,演出商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这五万赚回来,否则就亏大发了,完全没得玩。

 没有人能保证盈利吗?

1000人的剧场,如果全部坐满的话,平均票价只要50块,票房总收入就有五万了,和看一场电影的价钱差不多,看起来应该不难。问题就在于,哪位相声界的大咖有这个魄力,说写我的名字,50块钱一张票,保证给你卖满了,有吗?如果这点底气都没有,还谈什么商演啊,老老实实去下乡慰问挺好的,偶尔再去电视台当个评委,去曲协开个会,反正都有福利可拿,活的也挺滋润。

 商演和慰问演出的区别在哪里?

商演和慰问演出不一样,那是要从观众的手里拿来真金白银的。观众可不傻,如果人家觉得值,花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也有人买单。如果觉得不值,那五十也嫌多。相声说到底是一门大众艺术,主要目的应该是讨观众开心。演员应该研究观众喜欢听什么,看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满足,这才是一个相声演员应该干的活儿。但是,曲艺院团内部的演员并不这么想,因为他们赚不到观众的票钱,人家拿的是工资和奖金,决定权在领导手里,那么研究的方向就自然而然的变了,心里想的是怎么讨领导欢心,那节目能好得了吗?

我个人觉得,所有的曲艺院团都应该放下身段,去接触市场,倾听普通观众的需求;即便是要慰问,那也得创作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作品吧,否则你慰问都没人听了,怎么能起到慰问的目的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林深时见鹿角
2021-02-26 · 慢也好,步子小也好,是在往前走就行了
林深时见鹿角
采纳数:11 获赞数:80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因为德云社受众群体更多,而且知名度更广。近几年德云社真的是风生水起,“德云女孩”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不仅能迎合时下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相声,更是将相声以新潮的方式发扬和传承了下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大侠670327
2021-05-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暂且不论“主流”这个提法是否合适,个人认为不能说谁官大谁就是主流,但既然大家都知道其含义也就无所谓了。
在本人的观感里,虽不能说主流演员们都占据高位、钟鸣鼎食,专享文艺界的话语权,但总体而言新人少、作品少、演出少才是他们这些“主流”的主流。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你们追名逐利的工具,不举办商演是因为你们还有些自知之明,已经预测到票卖不出去的结果。
作为演员你都无人喝彩了,自封一个“主流”徒遭耻笑而已。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