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都有哪些思考?
1.首先是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很熟练的掌握,才能做到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技术性的知识不像语文那样没有标准答案,思维可以跳脱,数学不是,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的学科,容不得一点差错,作为数学老师,有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教育精神。
2.对不同学生要因材施教,数学是一个智力要求比较大的学科,可能有的学生有先天的优势而对数学课游刃有余,有的学生可能就会相比而言比较困难,在学生中间会出现智力落差而丧失对数学的兴趣,所以作为数学老师一定要顾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对待,因材施教。比如可以对数学底子差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尽量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会极大的满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更自觉的去学习,对一些数学学的好的同学,可以安排跟水平比较低的同学做同桌之类的,带动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更能满足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是一个互助的过程,这样成绩差一点的学生也会更自觉的去学好数学。
3.错题反思。我一直觉得,作为理性学科,最重要的不是最突破最新的知识,而是温故而知新,相比而言,国内大多数数学教育一直都是赶鸭子上架式的教育,而学生就是”猴子搬玉米,边搬边丢”的状态,比如现在的大学生,随便问几道高中数学问题就哑口无言,问题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反思知识,也不善于利用知识,这也是现代应试教育的弊端所在,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突破创新,发现新大陆般的学习热情,不说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激情,简单来说,我们缺少的是求知欲。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简单的错题反思开始。培养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思维。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针对一个类型的常错题去定向刷题,刷到稳拿,然后学生考出好成绩的时候,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自信,这时候老师要趁热打铁支持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前预习,课堂做笔记。预习了会有助于上课更易理解、投入课堂互动,课后复习更有助于掌握,通过练习把薄弱环节弄扎实,把这个良性循环进行到底。有一句话是,打有准备的仗,学习也是,在老师上课之前,学生要提前预习上课内容,掌握基本的概念知识,然后记好笔记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做到上课“心里有底”才能更好的投入上课内容,也会更专注的听老师讲课。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上课的时候,通过自己手动演算加强概念理解,而不是看例题或者听老师讲,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手写慢慢消化。
小学数学是锻炼学生数学能力最好的阶段,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心理和心智优势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任务,合理的教会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同时也要父母时时督导给与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建立健全的数学思维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