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的是哪一位?
前秦皇帝苻坚紧握王猛枯瘦的手,含泪聆听他的遗言:“臣窃以为,为社稷计,当以‘和晋平北’为国策。晋朝虽偏居吴越,与我国隔江而治,但依然是华夏正统。臣死后,希望陛下与晋和好,万不可马踏江南;我国仇敌是鲜卑和羌族,他们面降心不降,日渐坐大,终将为患,恳请陛下逐步加以剪除!”王猛“言终而死,终年五十一。”苻坚大放悲声,入殓时伤痛的如丧考妣,捶胸顿足哭喊:“上天不愿让我平定天下吗?为何这么早就夺走王景略性命”长安城愁云惨淡,“朝野巷哭三日。”
王猛到底有多猛,竟能得到上至皇帝下到百姓的衷心爱戴?
王猛,字景略,自幼家贫如洗,以卖竹制品为生。他“博学好兵书”,逐渐成长为“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的少年名士。他曾被后赵高官“见而奇之,召为功曹。”王猛冷笑一声,连夜遁逃至华阴山隐居。
王猛胸怀济世安邦大志,期待辅助有雄才大略的民主。他仿效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又如同凤凰般“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
此时,北方战乱频仍,政局瞬息万变,关中名族割据,豪强称帝称王,各国弱肉强食。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洗牌,原降东晋的氐族首领苻洪脱颖而出。352年,苻洪之子苻健占据关中,定都长安称帝建前秦。东晋大怒,遣桓温北伐平乱。桓温大败苻健,屯兵灞上(今西安市东)。
王猛闻讯,如见曙光,身穿粗布衣拜谒桓温,与他“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尽显名士风度。桓温虚心询问:“我奉天子之命,率十万雄师北伐讨逆,为百姓除害。三秦豪杰为何无人来慰劳王师?”王猛一针见血回答:“您率部不远数千里北伐,长安城近在咫尺,您却不渡过灞水攻取。百姓们不明白您是何心意,所以无人劳军!”
桓温被戳破心思,“默然无以酬之。”原来,桓温成为晋明帝驸马后,因灭亡成汉政权而实力与声望大增,遂起不臣之意。现在虽已兵临长安城下,但与其与前秦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为朝廷造福,莫若保存实力养寇自重为自己谋利。且大军深入关中腹地,粮秣不继,而关中正值麦收季节,桓温欲就地解决军粮问题。所以,他心思被王猛说破后,更折服于王猛的睿智,南还时力邀王猛同回江南发展。王猛深知桓温不是可以栖凤的梧桐,婉拒后仍回山中隐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