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国赢了长平之战的话,会有哪些影响呢?
其实主要的影响可能就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会再后推个几十年,除此之外,也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之所以这么说,让我们来比较一下,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实力对比与国家的实际情况。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大战,此战以秦国全歼赵国的主力部队而告终,赵军主力近乎全军覆没。但此战秦国也是惨胜,为了歼灭数以十万计的赵军,秦国自身也损失惨重,长平之战以及其后的邯郸保卫战也大大消耗了秦国的国力,秦国的损失也不小。那么如果双方的角色调转一下,赵国胜利了会如何?
赵国难以全歼秦国主力
长平之战源于秦国进攻韩国的上党郡,而韩国无力阻止,于是祸水东引把赵国拉入了战局。此战秦国是有备而来,而赵国其实本来 并没有做好与秦国在整个国家层面上对抗的准备。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国从一开始,战局就落入下风。
长平之战很多人会说,如果不换掉廉颇也许就能赢了。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赵国在廉颇领军对阵当时还不是白起领军的秦军的时候,赵国就已经吃了亏,正是因为考虑到无法正面击败秦军,廉颇才采取了防守相持的手法与秦国打起了相持战。所以从一开始,在整个战略层面上来讲,赵国都是被动的,赵国事先没有找好大战的准备,在战争之中,又难以速胜,被迫采取守势。
秦国却牢牢占据了长平之战的战略主动权,换句话来说,秦国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哪怕真是秦国在长平战局不利或者如同历史上赵国那样后勤补给不上,秦国因为占据战略优势而言,也可以相对从容的安排撤退,毕竟秦国还是发动攻势的一方,要退走也更加的从容。
赵国就算能击退秦国,也很难做好如同历史上长平之战那样的全歼作战。秦国如果退走,很可能秦国的实际损失会比历史上的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邯郸之战加起来的损失还要小一些,这两战秦国总体损失也是以十万计。所以长平之战赵国就是获胜,秦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赵国无力扩大胜果
长平之战前边已经分析过了,赵国战前并没有做好与秦国全面开战的准备,而事实上历史上长平之战秦国能获胜,就和赵国准备不足缺粮有直接的关系。长平之战赵国哪怕获胜了,但消耗必然也是不小。想想当时的秦国,国力在赵国之上,长平之战还是全歼了赵国的主力,都因为消耗过大,无法一鼓作气进攻邯郸。
赵国赢了长平之战,赵国的消耗指挥更大,国内的粮食已经见底,赵国无力扩大战局。而且长平之战中,交战双方只有秦赵,赵国赢了秦国,风头更胜,难免不会遭遇到其他国家的鸡蛋,到时候引起其他国家来攻,也不是不可能的,赵国不得不防,所以赵国很难扩大战果。
这么说起来的话,似乎赵国在长平之战就是打赢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是收获,秦国输了也没有太大的损失?其实也不是,赵国的收获还是不小的,第一和历史上相比,赵国保全了国家军队的主力。这几十万的主力军队就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而且对于赵国的人口与生产力也能得到保持,不会如同历史上末期那样陷入一直无法恢复的局面,这无疑虎对秦国一统天下造成更大的麻烦。再有就是得到了战略重地上党郡,这对于赵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但之所以说只是延迟了秦国统一的时间呢,而非有可能翻盘。其实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国家强弱的关键,其实还是君主,东方六国之所以败给秦国,秦国的强大不如六国的自己能作死。其中赵国就是代表之一,李牧的死亡完全就是赵国自己作的。在这样的局面之下,哪怕长平之战秦国吃了一些亏,赵国占了一些便宜,但这也不是根本上的改变,再有国君作死,秦国统一天下,最多也就是被延缓,但大的趋势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