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那么大的学问为什么还要到处拜师学习?
正是因为勤学好问,孔子才成了一个大学问家,他的“不耻下问”,让他才成了一位世代尊崇的伟人。
一、大学问家——孔子被儒家尊为圣人的孔子,是一个大学问家,但孔子从来不以有学问自居,还到处拜师学习。
《论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是当时公认的博学之人,有人以为孔子素负盛名,但没想到他进入太庙后,对如何行礼和礼乐的器具等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便讥笑他并不是有学问的人,连太庙中的礼都不知道。孔子听到别人讥笑他后,却认为每件事都向别人询问正是懂礼知礼的表现,懂礼知礼之人才会如此恭敬谨慎。可见孔子把好学好问当成了礼的一部分。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春秋时鲁国有个人想拜师求学,他从老远的地方跑去拜孔子为师,见面时说,当今想求学的人很多,只可惜能当老师的人太少了!
孔子对他说,几个人在一起赶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拣那好的人去跟他学习,那不好的人我看了就改过,难道不都是我的老师吗?意思是指只要想求学,身边很多人都可以当自己的老师,应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孔子认为人人都可以当自己的老师,他也是这么做的。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这样写道: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宏、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是说圣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任何人都可以当圣人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宏、师襄和老聃等人拜师请教,虽然郯子、苌宏、师襄、老聃等人并不比孔子知道得多,但孔子还是虚心地向他们请教问题,因为在某些方面,孔子认为他们比自己懂得多。所以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学生不一定比老师知道得少,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知道得多,最重要的是向别人请教自己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