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怕李治不能顺利继位,他为儿子做了哪些努力?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而如此一个积极反省自己,善于学习的君主,却把自己的君位传给了在一众皇子中并不出色的李治,太宗的做法是否有其道理?
唐太宗可谓是一代明君,时刻关心天下苍生,积极反省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调整政策,以此谋求国土稳定,百姓康乐。玄武门之变,他有勇有谋,杀伐果断。
英雄迟暮,他也到了传位之际, 他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怎舍得将它轻易放入别人之手,也因此一直纠结于太子之位应该传于谁。
众所周知,唐太宗子女众多,足足有14个儿子。而这唯一的太子之位,众人也是对其虎视眈眈。
唐太宗心里也是早有打算,他最看好的四位皇子,分别是大皇子李承乾,嫡子李泰,三皇子李恪,最后是九皇子李治。
皇子相争,委以大任大皇子本来深受唐太宗重视,可他却听信李泰的挑拨离间之语,把心中本来压抑的野心爆发出来,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唐太宗心中痛感万分,对大皇子十分失望。
大皇子死后,最得利的无非就是嫡子李泰了,他费尽心思地讨唐太宗开心,尽力表现自己的才华见解,想在唐太宗面前留下好印象。
但他野心过大,竟然在唐太宗面前提出日后会将自己的儿子杀死让九皇子继位,唐太宗不敢将太子之位传给这样的人。
三皇子才华出众,是太子之位很好的人选。但他的生母是前朝皇室中人,血统不够纯正,唐太宗担心此事以后会落为大臣以及民众的把柄。所以经过唐太宗的再三思考,他并没有立三皇子为太子。
九皇子李治为人善良,孝顺父母,朝堂上的大臣无一不称赞他的品性纯良。饱腹经纶,才华横溢,生活习惯良好,没有不良嗜好。
李治不有意争夺皇位,与兄弟相处融洽,也是唐太宗喜爱的皇子之一。兄长们消极的竞争,皆都失势,李治无疑是最适合太子之位的人选。
唐太宗选择李治继位,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不忍心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而自相残杀。
提到唐太宗李世民,难免会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自幼学习兵法、文学,曾在雁门关救过隋炀帝。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李世民为三人中最有勇有谋者,在大臣之间信誉威望也高,这无疑给李建成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故而他处处陷害,想方设法除掉李世民。李世民怎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杀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就是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他也因此当上了皇帝。
李世民很清楚自己的皇位是怎么获得的,他不愿自己死后,自己的孩子们自相残杀争夺皇位。
他了解几位皇子的品性,倘若其他皇子坐上皇位一定会对其他人有所忌惮,不能保证剩余皇子的绝对安全。
而李治注重情意,心地善良,他坐上皇位后可保证其他皇子无性命之忧,这也是他选为李治作为太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身份对等,天时地利李治的母亲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身份尊贵,即使他只是九皇子,也不违反“立嫡”的传统。
李世民也担心李治性格懦弱,不能担此大任。故而在李治立为太子的不久,李世民就将长孙无忌、房玄龄、诸遂良等人组成一个部门去辅佐太子处理国事。
李治为人和善,在众大臣心中的威望较高,大家都心甘情愿地辅佐李治。
选择李治为太子,其实也是李世民的无奈之举,原本看好的皇子,一个个都令他失望。而李治的平庸则成为了他的优势,他行事稳重,没有恶行,而作为君主,施行仁政,利民利世才是最重要的。
综合考量之后,李世民决定立李治做为太子。
性格软弱,未必平庸李治继位后,权力受到了大臣之间的官僚组织的限制,并不能事事随愿。李治注重选举贤能,开拓科举制度,希望能选取为自己所用的贤能才子。
但官僚集团不看好他,极力制止,他没有实权,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心中难免伤怀。
这时武则天走进了他的视野,鼓励安慰他,理解他的内心抱负。
李治通过与武则天的共同谋划,逐步剥夺官僚的政权,培养为自己效力的大臣,最终顺利地剥夺了以长孙无忌为领头的官僚主义政权。
李治一直专心管理朝政,但天有不测风云,中年时期他不幸感染上了疾病,无法上朝,不得已暂时将管理政事的权利交给武则天掌管。
贡献诸多,可谓明君历史上传言李治性格懦弱,转让朝政大权给武则天,但他在历史上的贡献却被大家忽略。他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一直亲自处理政事,关注着朝廷宰相的任职情况,关注百姓的生活。
还让太子李忠参与朝政,为他日后登基做出准备,即使身体抱恙、面对着大臣和民众的流言蜚语,他也一直在尽力履行自己作为一个皇帝的职责。
他注重科举重要性,重视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科举制度的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此外他又参与了《唐律疏议》的编写,这是中国现存历史上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是我国法律管理的崭新的开端,对我国法律事业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李世民将皇位传给李治,李治本人也是压力倍增。他一直在努力做好身为皇帝应尽到职责,只不过由于权利的限制,未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远大抱负。
第二件事是临终之前,把朝中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叫到病榻前,赋以重托,希望他们努力辅佐李治。